分享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他抢玩具!》.doc
下载文档

ID:1594920

大小:20.58KB

页数: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老师,他抢玩具! 幼儿园 上学 教育 笔记 老师 玩具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他抢玩具!》   教育笔记:老师,他抢玩具!   事件背景:   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成人对孩子的要求一呼百应,宠爱和忍让溢于言表,让孩子无形中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对于刚进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孩子而言,独特的年龄特征,薄弱的分享意识,有限的自控能力,贫乏的语言交往经验加剧了他们争抢玩具现象发生的频率。   事件回顾:   我班天天小朋友活泼、开朗,小班第一学期以来,他经常和别人发生争抢玩具现象。   晨间桌面游戏时,孩子们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不一会儿,传来天天和小雅的吵闹声一一这是我的!我要玩这个!见抢不到玩具,小雅跑来:老师,天天抢我玩具!教师寻求原因:天天,有没有抢玩具?天天似乎察觉到老师知道了什么,随即抱手大哭,玩具扔满地。小雅亦大哭:我不要和他一起玩玩具!   幼儿典型性表现分析:   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一)倾听与表达内的子目标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简称Y12x3)一样,天天和小雅都是有主见的幼儿,他们能用清楚、简洁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意愿,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往往不会考虑别人的因素,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天天这种类型的孩子,抢得玩具后即会形成我得到就可以了的想法,便造成了一些幼儿之间争抢玩具、东西等的事件。   教师下一步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然而,受3-4岁幼儿年龄特征、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关心、体贴别人。   1.能力的训练   对于天天这样总是去抢别人玩具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训练来增强他们的移情能力和同伴交往策略。我们可以用交换训练、分享训练等方式来达成。交换训练时,用他特别喜欢的玩具进行训练,只能拿另一样玩具交换才能得到,无论怎么撒娇哭闹,不交换的话就不给玩;分享训练时,用他特别喜欢的玩具与他分享,然后让他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在交换、分享训练的同时,需要教给孩子物权的概念,即别人的玩具要别人同意才能玩,交换比抢更有效。   2.情绪的管理   对于存在扔玩具、哭闹、打人等行为问题的孩子,除了要进行交往策略训练(交换训练、分享训练等)以外,还需要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对其扔玩具等行为多加引导,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表现和相应的行为,多进行移情训练,如问他们如果是你摔地上,疼不疼啊?你挨了打,疼不疼呀?等等,帮助他们敢于承受没有得到玩具的失落感,并鼓励他们捡起扔掉的玩具、道歉等等。通过积极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帮助他们在交往中不断提高移情能力和同伴交往策略,让他们适应不同的环境。   3.规则的制定   游戏规则不只是教学的工具、手段,也不只是教学的候补,它有着自身的价值。在指导幼儿按规则游戏时,一方面,必须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游戏的类型;另一方面,应注重恰当地开发、提倡、应用规则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与幼儿商定区域游戏规则:游戏中不争抢。把游戏规则以图片的形式贴在区域中,幼儿在游戏时会受到墙上游戏规则的提示,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减少争抢玩具现象的发生。   4.语言的授与   喜欢听故事是学前幼儿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把教育内容含在故事情节当中,他们未必都能理解,我们可以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反复地讲在故事当中,如,小鸟对小兔说:你的雨伞借我用一下好吗?小兔对小狗说:你的故事书借我看一下好吗?让孩子知道不断重复着说类似的话,知道说这样一句话,别人能够高兴地把玩具给自己玩。在生活中,教师与家长要提醒孩子去使用这样的语言,并帮助他感受成功,让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抢玩具不对的印象。   5.成人的态度   小班(3一4岁)幼儿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抢玩具这一行为是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会频繁出现,之后会自然而然相对减少的行为。在发生争抢行为时,成人对幼儿的态度会对幼儿后续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不论是教师的一人对一个班,还是家长的一人对一人,对待幼儿行为的态度对于幼儿早期行为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孩子去抢玩具并发生严重冲突,教师、家长却不加以制止,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变相鼓励。   6.榜样的力量   爱模仿,是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是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并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家长尊重幼儿的良好愿望与积极建议,与幼儿一起协商,一起出主意,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用行动及语言告知孩子正确处理事件的策略,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同伴群体的资源,给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从发生矛盾到解决矛盾,从争抢玩具到分享合作,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情绪自控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师、家长应减少不必要的过多的指责,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友好沟通的方法,教育幼儿尊重理解别人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吧!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