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经信局工作总结.docx
下载文档

ID:1589324

大小:28.49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市经信局 工作总结
市经信局工作总结 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省级工业强市创立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突出工程建设,强化企业效劳,全力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61.94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全社会工业性投资12023.11亿元,同比增长34.8%;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8%。 一、经信工作主要成效 (一)启开工业强市创立,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1、明确创立目标。对照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5个一级和19个二级指标,确定我市至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新增规上企业400家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性投资比重达50%以上等各项重点经济目标。同时,将2023年及十二五期间主要指标分解到各镇街,并建立考核体系,全面推进工业产业提升。 2、加大措施保障。成立了xx市创立省级工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创立省级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万亩平台培育、千亿产业提升、千家企业扶强、百大工程谋划和十大机制助推等五大行动,力推我市工业强市创立。 3、强化政策引导。修订完善“1+x〞振兴实体经济政策体系,牵头制定关于推进扶工兴贸工作的意见等4个配套政策文件,为省级工业强市创立提供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上规模、综合评价机制、用地保障等政策扶持方面均实现新的突破,有力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二)加快工程建设,促进工业投资 1、重视技术改造,提高投资质量。制定出台xx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三年(2023年-2023年)行动方案,建立“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工程方案库。全市在建工业技改工程1324项,方案固定资产投资139.4亿元。其中新增工业技改工程921项,方案固定资产投资97.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79.84亿元,限上工业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达72.5%,兑现我市技改工程专项资金补助520232万元。 2、紧盯工程建设,加快投资进度。一是协助工程推进。已开工工程11项用地面积141.55亩,已竣工工程33项用地面积433.78亩,已招拍挂供地38项供地面积760.91亩,5个工程启动退出机制收回工业用地240.24亩。二是催促标准厂房建设进度。开展标准厂房建设情况调查,全市标准厂房已累计竣工29项用地978.4亩,竣工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额11亿元。在建标准厂房工程11项,用地面积257.9亩,方案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方案总投资3.2亿元;已开工2项,开工建筑面积9.45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0.28亿元。三是健全工业用地工程库。工业用地工程库现有工程377个,需要用地13785亩,组织实地考察塘下工业园区用地工程企业,对5个工业用地工程出具挂牌出让准入条件。 3、组织工程申报,争取资金支持。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技改工程申报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工程,获中央预算内投资743万元;浙江迅达汽车部件技改工程获得2023年XX省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380万元;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资金工程20230万元。列入2023年省重大工业工程实施方案工程3个和前期方案工程2个;列入2023年省效劳业重点工程1个;列入2023年第一批省技术改造重点工程方案3个,申报2023年第二批省技术改造重点工程方案5个;申报2023-2023年省“四减两提高〞重点技术改造规划工程6个,申报2023年第一批xx市技术改造重点工程13个,申报2023年xx市产业提升用地重点工程27个。 4、制定推进方案,实施小微园建设。开展小微企业生产用地用房需要情况进行调研,全市1573家小微企业要求用地9783亩或用房762万平方米。成立xx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出台xx市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实施方案、xx市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实施方法和xx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工作考核方法,提出全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创业园产业定位。到2023年底,全市争取建设3个规模超500亩的xx市级小微园,3个规模超300亩的xx市级小微园,9个规模超20230亩的镇街级小微园共15个,用地面积3730亩,建筑面积建设498万平方米。目前,我市已完成小微企业园规划布点,在建小微园面积1189亩,竣工82.3万平方米。 (三)加强用能管理,有序推进节能降耗 我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3.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4.7%,全社会能耗总量增长5.3%。 1、强化节能宣传培训。做好节能降耗日常宣传,积极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突出“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主题,举办节能展示会,发放节能手册1200本、节能宣传笔300支、节能小礼品300份,营造浓厚的节能气氛。加强节能培训,组织全市500吨标煤以上5000吨标煤以下的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参加培训127人,取得资格证书126人。 2、强势推进节能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实施节能审查工程403个、节能评估审查5个。二是强化能源监察。评选年度节能标兵2023家,完成9家“万吨千家〞重点用能企业考核,现场监察重点用能企业20家,对22家重点节能单位实施专项节能监察,共发放节能监察意见书31份,提出整改措施156条。三是引导企业开展技术节能。鼓励企业申报2023年节能工程,建立完善2023年节能工程库,对已入库的节能工程实施跟踪效劳。四是落实节能预警机制。加强与统计、电力等部门紧密联系,及时获取分析用电量增长率等关联“双控〞指标等重要数据,分阶段召开节能形势分析会。五是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确定2023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3家,目前已完成3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3、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一是建立单位用电产出鼓励机制。制订xx市工业企业有序用电分档管理方法、工业企业分行业单位电耗产出标准,按企业规模和单位电耗产出实施“五档〞分类管理。二是启动有序用电方案。适时实施分类错避峰方案,严格限制单位电耗产出低于所属行业平均水平50%以下的企业和未纳入市统计局“三库〞管理的企业或自然人用电。三是探索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和用电方案申报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关于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节能降耗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工业企业用电方案申报的通知,催促企业电产比匹配。四是协同电力部门推进农村电网改造。继续与供电、市委农办等部门联合推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完成25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创立,提前实现全市村村电气化目标。 4、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一是梳理申报淘汰落后产能工程。2家企业4万吨钢铁落后产能列入国家淘汰方案,1家企业0.25万吨造纸落后产能、1家企业1.2万吨钢铁落后产能列入xx市淘汰方案。二是开展高能耗行业专项整治。确定2023年淘汰落后产能工程,任务分解到各镇街,报批列入2023年xx市淘汰落后产能方案。三是加强淘汰处置。撤除列入国家方案和温州方案的4个企业的落后生产线及设备,淘汰钢铁落后产能5.2万吨、造纸落后产能0.25万吨,腾出用能空间6517吨标准煤。四是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政策。修订完善xx市节能降耗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充实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补偿内容。五是加强落后产能源头管理。加强对变压器报装企业的落后产能及设备审查,重点对8类高耗能行业企业的落后产能实施现场核实。 (四)狠抓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1、谋划创新产业开展。一是组织申报省级新产品和首台套。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81.5亿元,同比增长62.8%。完成省级新产品在线申报117项,立项20232项,鉴定88项。荣获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三等奖2个,申报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2个。二是申报各级技术创新工程。申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工程立项1个、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开展专项1个,列入省技术创新重点工程方案3个,列入xx市技术创新百项重点工程方案19个。三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功创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xx市企业技术中心3家,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四是深化企业产学研合作。参与北航瑞安汽车电子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组织30家汽摩配企业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对接合作,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中国南车温州产业推介会暨xx市域铁路产业合作对接会,组织26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2、鼓励小微企业上规模。一是建立企业培育对象库,入库培育对象企业200家,298家企业纳入全省小微企业培育与监测平台。二是出台扶持政策。制订关于促进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假设干意见,突破税费减免、专项资金、公共效劳、开展空间、企业减负等方面对“小升规〞的政策扶持。三是加强指导培训。联合经贸培训学校举办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3期,22023余家企业参加。完成“小升规〞数据录入企业216家,上报国家统计数为60家。 3、鼓励产业优化提升。一是树标杆重鼓励。通报表彰2023年度工业50强企业、新增及提高星级22家企业、百佳工业企业前2023名企业、税费增收突出奉献4家企业,兑现奖励税费增收突出奉献4家企业300万元。二是扶持工业产业集聚开展。制定xx市工业产业集聚开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方法,每年统筹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产品市场拓展和工业五十强企业宣传。三是开展“亩产论英雄〞专项行动。组织调查全市规上企业土地厂房使用情况,确认企业税收和销售产值数据,初步建立数据库,为建立健全企业综合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提供根底依据。 (五)促进两化融合,夯实信息产业根底 1、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一是立试点、树示范、稳步推进。开展“两化〞融合专题调研,详实掌握我市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根本情况,推荐并确认华峰氨纶、力诺阀门、博业激光等企业分别为xx市“两化〞融合示范和试点企业。二是重宣传、办培训、深度实施。在瑞安日报开辟“两化〞融合专题,宣传报道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领域的“两化〞融合典型案例。组织参加xx市经信大讲坛之“两化〞融合专题讲座、xx市服装鞋革行业“两化〞融合培训,帮助企业深度实施“两化〞融合。三是开展“两化〞融合开展水平评估。选择工业企业销售前20强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实施“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形成“两化〞融合开展水平指数,纳入工业强市(县)考核体系。 2、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开展。开展电子信息产业专项调查,初步掌握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62家总产值59亿元,机械电子和汽摩配行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组织我市电商企业参加XX省电子商务峰会,拓展电商企业创新视野,帮助企业利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深入了解电商erp、电商订单管理、物流效劳、仓库管理等软件效劳。推荐我市麦田网络智能化高精度3d打印机产业化上报2023年XX省电子信息重点产业工程。 3、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立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精心编制智慧城市创立实施方案,谋划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城建、智慧旅游等十大工程,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暨智慧城市论坛活动。参观了机器人、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节能减排、云计算、电子商务、移动教育、信息平安等、数字家庭、高端电子产品等智慧城市技术与产品以及智慧应用成果。 4、加强信息平安维护。成立市信息平安协调小组,开展针对重点领域信息系统的平安管理、技术防护、应急措施以及平安教育专项检查,组织90多人参加信息平安知识专题培训,举办通信应急演练活动。推动局政务信息化工作,更新建设经信局网站,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建设完成局内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局办公系统与党政信息内网系统无缝对接,提高公文处理速度和公文信息平安。 5、加强信息投资监管效劳。开展政府投资信息化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