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九校物理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15834

大小:424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浙江省 宁波市 物理 下期 达标 检测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比结合能越大,核就越稳定,比结合能是原子核稳定程度的量度 B.乙图中,电子绕原子运行的轨道半径是任意的 C.丙图中,原来有100个氡222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 50个 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在核裂变过程中减少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2、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以下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折射 D.内芯的折射率与外套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两个质量相同的直角楔形物体a和b,分别在垂直于斜边的恒力F1和F2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一定都受四个力的作用 B.a、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 C.F2一定小于F1 D.F1、F2大小可能相等 5、北京至上海的高铁里程约,京沪高铁“复兴号”列车提速至,使运行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个半小时指的是时刻 B.是指列车的平均速度 C.由题目信息可以估算列车在任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研究“复兴号”列车经过某一站牌的时间,不能将其看做质点 6、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C.温度是物体所含热量多少的标志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目前无线电力传输已经比较成熟,如图所示为一种非接触式电源供应系统.这种系统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可无线传输电力,两个感应线圈可以放置在左右相邻或上下相对的位置,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线圈中输入电流,B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B.只有A线圈中输入变化的电流,B线圈中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C.A中电流越大,B中感应电动势越大 D.A中电流变化越快,B中感应电动势越大 8、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等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C.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9、如图所示,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其间有水平固定的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杆,杆上套有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环,环内径略大于杆直径.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小环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则(  ) A.小环的加速度一定一直减小 B.小环可能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C.小环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 D.小环运动过程中最终速度为 10、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基态跃迁的 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光的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如果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恰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11.11eV D.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9.60eV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2分)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以后,他以O点为圆心、10.0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 NN′的垂线AB交NN′于点 B,过 C 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 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 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则该同学测得 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0,温度为270C.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V0,温度升高到570C.设大气压强p0=l.0×105pa,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VO,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14.(16分)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2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①求氢原子辐射的光子能量。 ②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1.14eV的锌板时,求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5.(12分)如图所示,三个小木块A、B、C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mA=0.1kg,mB=0.1kg,mC=0.3kg,其中B与C用一个轻弹簧固定连接,开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和B之间有少许塑胶炸药(质量不计),现引爆塑胶炸药,若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有转化为A和B沿轨道方向的动能. (1)分别求爆炸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 (2)求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分别求弹簧恢复到原长时B、C的速度大小.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答案解析】 甲图中,比结合能越大,核就越稳定,比结合能是原子核稳定程度的量度,选项A正确;乙图中,电子绕原子运行的轨道半径是一系列不连续的固定值,不是任意的,选项B错误; 丙图中,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衰变不适用,选项C错误;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不是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二者概念根本不同,当发生质量亏损时,质量只是以光子形式发射出去。故D错误; 2、A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所以内芯的折射率大.且光传播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故选A. 考点:全反射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广岛纤维及全反射的知识;要知道光的全反射必须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同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3、B 【答案解析】爱因斯坦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假说并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现象以及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故B错误;依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可知,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故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 4、D 【答案解析】 对a受力分析如图1:除摩擦力外的三个力不可能平衡,故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受四个力; 除摩擦力外对b受力分析如图2:除摩擦力外,N、、mg三力有可能平衡,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设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有:,,解得; (1)若没有摩擦力,此时b受3个力; (2)若,摩擦力向下,b受四个力; (3)若,摩擦力向上,b受四个力; 和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可能相等,但也有可能不等,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答案点睛】对A、B分别受力分析,然后分析一下除摩擦力以外的其它力,看看其它力是否有平衡的可能;若没有平衡的可能,则一定有摩擦力;若有平衡的可能,则可能有向上的摩擦力,也可能有向下的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摩擦力. 5、D 【答案解析】 4个半小时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所以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由题可知350km/h是列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B错误;不知道各段的位移与时间,所以不能估算列车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当研究“复兴号”列车经过某一站牌的时间时,列车的长度是关键,所以不能将其看做质点.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最大速度、时间与时刻及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对于相近概念一定要准确掌握它们的异同点,作到准确区分. 6、B 【答案解析】 A.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材料和质量等都有关系,则温度不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选项A错误; B.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B正确; C.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C错误; D.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材料和质量等都有关系,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高,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BD 【答案解析】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即可解答. 【题目详解】 A项: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若A线圈中输入恒定的电流,则A产生恒定的磁场,B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则B线圈中就会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但在图A输入过程中,A线圈中的电流从无到有,因此B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然而不是总会有的,故A错误; B项:若A线圈中输入变化的电流,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则B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故B正确; C、D项: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