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15662

大小:410KB

页数:1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浙江省 杭州市 高级中学 化学 下期 达标 检测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Na+、K+、MnO4-、[Al(OH)4]- B.水电离出的c(H+) =10-14mol/L溶液中:Fe2+、Mg2+、NO3-、Cl- C.加入铝能产生H2的溶液中:K+、NH4+、I-、NO3- D.常温下c(OH-)=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K+ 2、某鱼雷采用Al-AgO动力电池,以溶解有氢氧化钾的流动海水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2Al+3AgO+2KOH=3Ag+2KAl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O为电池的正极 B.Al在电池反应中被氧化 C.电子由AgO极经外电路流向Al极 D.溶液中的OH-向Al极迁移 3、米饭遇到碘酒时显蓝色,咀嚼米饭后有甜味,这说明( ) A.米饭中只含有淀粉 B.米饭咀嚼后只含单糖 C.米饭咀嚼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米饭咀嚼时淀粉发生了水解 4、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⑤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 5、下列几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如下:KMnO4>Cl2>FeCl3>I2。则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I–应选用 ( ) A.KMnO4 B.Cl2 C.I2 D.FeCl3 6、氯碱工业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负极 B.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 C.出口c收集到的物质是氯气 D.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降低 7、对于 HCl、HBr、HI,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强的是 ( ) A.共价键的极性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范德华力 D.共价键的键能 8、已知25℃时,H2SO3 的电离常数Ka1=1.2310-2,Ka2=5.610-8,HClO的电离常数Ka=2.9810-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相同浓度的H2SO3 比HClO酸性强 B.常温下,将NaHSO3溶液滴入到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HSO3-+ClO-=SO32-+HClO C.常温下,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NaHSO3溶液呈酸性 D.将pH=5的HClO溶液加水稀释到pH=6时,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会升高 9、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10、某同学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FeSO4溶液:制备FeSO4·7H2O晶体 B.将热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C.将铁粉加入热的浓硫酸中:探究铁的活泼性 D.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11、次磷酸(H3PO2)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一元弱酸,工业上常利用H3PO2和AgNO3溶液反应进行化学镀银,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 B.H3PO2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2- C.H3PO2被AgNO3氧化成了H3PO4 D.NaH2PO2、NaH2PO4、Na2HPO4均为酸式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熔化的过程中,离于键和共价键均被破坏 B.NaH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高出H+ C.CO2和PCl3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说明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1弱 13、在乙醇发生的下列反应里,存在乙醇分子中碳氧键断裂的是( ) A.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C.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消去反应 D.乙醇与O2的催化氧化反应 14、电子排布有能级顺序,若以E(n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 A.E(4s)>E(3d)>E(3Px)>E(3Py) B.E(3d)>E(4s)>E(3p)>E(3s) C.E(5s)>E( 4f)>E(3Px)=E(3Py) D.E(5s)>E(4s)>E( 4f)>E(3d) 15、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16、下列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知识的叙述,解读有错误的是 ( ) A.《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碳酸钾 B.《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中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C.《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用”中的石灰指的是氢氧化钙 D.《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中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醇酸树脂,附着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绝缘性等,在油漆、涂料、船舶等方面有很广的应用。下面是一种醇酸树脂G的合成路线: 已知:RCH2=CH2 (1)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G过程中会生成另一种醇酸树脂,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⑤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 a.1mol该物质与4mol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值,比值为1:1:1 (5)设计由1一溴丙烷制备聚丙烯醇()的流程图:________。 18、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由A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F可用于工业合成塑料,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G,以A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D、G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3)写出与G分子式相同的所有羧酸类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9、I.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佳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法 B 升华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 (1)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_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 (4)_________分离碘水中的碘。 (5)_________分离氯化钠固体和碘固体的混合物。 II.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____乙(填“>”、“<” 或 “=”)。 (2)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__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填“蒸发”或“降温”)。 III.如图装置,按要求填空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收集CO2气体,进气口为__________(填“a”或“b”) (2)若瓶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NO ②NO2 ③NH3 ④HCl (3)如果广口瓶中盛放浓硫酸,可以用作气体干燥装置,则该装置不可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HCl ②H2 ③NH3 ④CO ⑤HI 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生成lmol液态水的反应热为-57.3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1mol/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2 23.2 2 20.2 20.4 23.4 3 20.4 20.6 23.6 4 20.1 20.3 26.9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5)利用简易量热计测量室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实验精度的是(_______) A.利用移液管(精确至0.01 mL)代替量筒(精确至0.1 mL)量取反应液 B.快速将两溶液混合,匀速搅拌并记录最高温度 C.在内、外筒之间填充隔热物质,防止热量损失 D.用量程为5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100℃的温度 21、聚异戊二烯橡胶()具有与天然橡胶相似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强度、黏性和弹性等,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 ①; ②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碳碳双键时分子不稳定。 (1)A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该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和氧气作反应物,温度为110℃时除生成B外,还生成一种副产物F,其分子式为C6H6O,该物质的水溶液遇FeCl3溶液显紫色,那么物质F不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