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村卫生管理工作调研.docx
下载文档

ID:1530965

大小:23.54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卫生 管理工作 调研
XX年农村卫生管理工作调研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开展情况,不断促进我县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开展。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6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学彪带着县人大教工委、常委会局部委员和卫生局相关同志深入许家坝、大坝场、兴隆、合朋溪、邵家桥、杨家坳、三道水、宽坪、亭子-坝9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和1家民营医院,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翻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并征求乡村医生、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组织乡镇人大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根本估价 近年来,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县人民医疗卫生根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协调开展。 (一)农村医疗卫生效劳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效劳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效劳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阔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效劳网络根本实现了全覆盖。我县有县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27家,民营医院3家,村(社区)卫生室531个(已建成标准化卫生室255所),个体诊所12家,药品零售企业270多家,县乡公立医院有病床718张。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有在编人员896人(其中乡镇卫生院405人),有卫生技术人员768人(其中乡镇387人)。医务人员中大学本科137人,专科419人,中专220人;获高级职称的21人,中级职称180人,初级职称428人。根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为根底,民营诊所为补充的农村医疗卫生效劳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阔群众的就医需求,根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二是根底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各级争取中央、省、地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改厕、配置急救车等。县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 (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效劳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采取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采用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等措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效劳考评标准,并将效劳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了医疗平安,促进了医疗卫生效劳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202223年,制定下发了XX县区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考核方法,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效劳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县27个乡镇医院中,中心集镇卫生院年营业额超20230万元的,约占乡镇总数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自202223年开始在我县推行以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制定了XX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那么,相继成立了县合医局和乡镇合医站。工作中强化宣传发动,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了我县新农合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县新农合参合率逐年稳步提高,补偿方案不断优化,补偿标准稳步提升,农民群众受益面持续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5年来,农村参合率由77%逐年提高到95%,累计筹资33988余万元(其中个人筹资4989余万元)。累计就诊134.43万人次,其中住院统筹14万人次,医疗费用31874.23万元(截止2023年5月),总报补金额达17919.15万元,报补率达56%以上。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4万元调整为6万元,实行了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报补,建立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机制,完善了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表达,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根本卫生效劳均等化成效显著。县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坚持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一是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例(如对麻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及时报告。二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乡(镇)医院分别开设了肠道专科门诊,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对报告的麻疹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认真开展以“甲流〞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预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隔热门诊室,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医疗消毒药液,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三是方案免疫工作得到强化。县人民政府认真部署,强化责任,标准接种门诊建设,免疫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农村“降消〞工程的实施,县乡卫生院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放松,切实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管理系统,为妇幼保健工作科学、标准、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五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重点对水泥、砖瓦、化工等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催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如今年已经开展了全县洁具行业生产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加大对造成职业中毒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分。六是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效劳,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适时开展家庭随访。 (五)加强食品、药品平安监管,农村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在食品卫生平安方面,一是加强对从事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对食品市场的检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近3年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7000户次,罚款1万余元。此外,通过聘请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和加大对遍布全县农村的药店、村卫生室标准化药房的建设,并依法打击游医、药贩。近3年来立案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4起,取缔非法行医场所2个、人员4人,没收医疗器械120件、药品780盒,罚款1.5万元。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农村的食品、药品市场,促进了农村食品、药品的平安。 (六)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得以表达。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严格按照XX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根本药物目录(2023年版),将国家规定的32023种和省里增加的12023种药品品种作为我县卫生机构使用的根本药品。从今年3月2023起,县乡镇卫生院药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农村医疗根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本钱。药品供应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药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品采供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据测算,药品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后,使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了15%左右。为了进一步彰显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补偿机制,保证根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按照药品价额的15%予以补助。 (七)强化环境治理,农村爱卫工作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托幼机构、村寨为重点,采取上卫生知识课、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播送电视、黑板橱窗等形式对传染病的预防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阔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自202223年以来,共改厕6000余户,各乡镇集镇所在地XX县区乡新农村示范点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农村卫生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是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目前我县405名乡镇医务人员中,还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32人,中级职称只有49人,初级还占199人,489名村医中50岁以上的有178人,县妇幼中心44人中48岁以上就有28人。二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局部乡镇都因为人手紧缺,经费紧张,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造成医疗水平和效劳质量难以提高。个别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职业道德不高,乱开药方、使用过期药品、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缺编严重。按2022年全县编制总数202369人,都还差173人,永远不能满足开展的需要。目前有杨家坳乡、长坝乡、香坝乡、板桥乡、兴隆乡、亭子坝乡、思林乡、东华乡、枫芸乡等乡镇医务人员现有人员缺乏2023人。县卫生监督所缺编缺员2023余个。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据统计,县两家医院自聘人员225人,目前乡镇自聘人员有154人,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1.4‰的比例计算,乡镇卫生院目前缺编缺员在400人左右。由于人手不够,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局部医院的有关科室无法运行,设备闲置。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二)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传力度,群众难以知晓,结果“惠民〞就“会不到民〞。调研中了解到,局部遥远山区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了解,只知道乡村干部在收钱,医院药品实行零差额、妇女住院分娩实行全免费、医院药物实行根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群众知晓率就更低了,这些都影响着民心工程的落实,更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开展。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局部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效劳、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局部群众对从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理解不够,加之每年的缴费都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四)财政投入还相对缺乏。我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周边县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及其他方面的事业经费基数偏低,增加缓慢。一是乡镇医务人员同时承担着农村预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工作任务繁重,由于乡镇卫生院空编缺员现象严重,大局部乡镇卫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资临聘人员,负荷较重。二是县合医报补监督面大,全县有540个医疗报补单位(其中村卫生室489个),还加对外地住院报补的核查,行政本钱的增加,导致经费紧张。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县5000余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2300余个公共经营场所和50多所寄宿制学校的监管任务,经费尤显缺乏。三是局部医疗单位因根底设施建设经费欠账大,如文家店、三道水、县人民医院等。 (五)村级卫生室的监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村医素质的参差不齐,乡镇合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