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区农业农村年度工作总结.docx
下载文档

ID:1512073

大小:22.97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农村 年度工作 总结
区农业农村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某区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3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市、区一号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开展,促进农民增收,圆满完成了区委年初提出的目标任务, 截止12月份为止,全区预计可完成农业总产值25.16亿元,比去年23.69亿元增加1.47亿元,增长6.2%;粮食总产到达19.6万吨,比去年17万吨增加2.6万吨,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512023元,比去年4629元增加481元,增长2023.3%。 一、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一是落实惠农政策刺激农业生产。2023年,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7.1万份,入户率20230%,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6596.2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531.9万元;水稻良种补贴579.99万元,油菜良种补贴360.3万元,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42.81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800.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80万元;退耕还林现金补助143.49万元,退耕还林粮食补助1506万元;农机购机补贴551万元。国家惠农补贴工程的扩大和补贴资金的及时发放进一步刺激了农民开展农业的积极性,全区粮食作物收获总面积54.61万亩、油料作物收获面积43.36万亩,同比增长18.2%和35.8%,出栏生猪23.8万头,比去年的20.9万头,同比增长13.8%,出栏禽类2400万只,其中肉鸡2380万只,比去年的2213万只,同比增长7.5%。二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区内招聘就业,开展劳务经济。年初,我区针对农民工大量返乡回流的现状,区政府组织了四场大型的农民工就业招聘会,组织2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区劳保局、民政局、扶贫办、妇联、团委等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通过免费培训,开办春蕾班、宏志班等,多种渠道开展农民工和下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全年共培训2万人次,使我区转移农村劳动力5900人,新增城镇就业5016人,帮助下岗职业再就业162023人,均超额完成年初方案。三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2023年,上级安排我区老区建设工程14个,扶贫资金128万元,财政扶贫工程23个,扶贫资金186万元。通过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老区建设、移民扶贫搬迁等多种扶贫方式,使我区一大批村组产业有开展,设施有改变,生活有改善。 二、农业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2023年,我们把农业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开展农业的突破口,借助农业重点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农业开展。2023年,全区共申报各类农业重点建设工程25个,目前已完工工程12个,在建13个,完成投资420230余万元。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于3月份正式挂牌,按照一圈、二环、三带、四业、五区、六园的设想编制了一个占地150平方公里的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8月份,湖北咸宁森工科技产业园在区凤凰工业园正式挂牌成立,一个规划产值50亿元的华中地区最大的森工产业园区落户我区。晨鸣纸业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了2023.04万亩林地林权发证及林地流转,落实了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造林面积27343亩,其中委托造林面积17432亩,晨鸣公司自主造林面积9911亩。截止12月份,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5.5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1.5万亩,新增长防林0.8万亩,退耕还林0.7万亩,血防林0.3万亩,其它造林2.2万亩,上述成绩得到了省厅的赞扬,12月上旬,全省林业现场即将在我区召开。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淦河生态修复、南川灌区血防工程、星畈水利设施改造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11人上旬,全省水利建设现场会在咸安召开。 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开展的推动力。2023年,全区大力推进科技兴区战略,把科普惠农,科技助力新农村行动不断引向深入。巨宁公司、贺胜温氏畜禽、川玉茶业公司被纳入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双溪高支苎麻种植科技示范基地被纳入全省2023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贺胜温氏畜禽公司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企业与农户加盟捆绑式开展,2023年,全区建立禽类养殖小区14个,预计新增加盟户将突破500户,有望实现年初出栏肉鸡2800万羽的目标;金月獭兔养殖公司与区科技部门联手开展科技养殖示范户工程建设,新开展獭兔养殖户20230户,出笼商品兔2023万只。区财政和农机部门把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全年争取国家购机补贴工程资金551万元,是上年的2.7倍。有418户农民享受了购机补贴,共购进农机具达550台(套),带动农民投入资金近xx余万元。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拓展为实现今年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可持续开展,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2023年,全区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贺胜温氏畜禽),使我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达6家,新增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万山红农业生态园、桂源红酒业、国辰竹木、金桂园苗木、兴林富苗木、广祥物流、宏真米厂),使我区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达19家,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产业化经营基地70多万亩,养殖小区30多个,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7万余户,形成了2023多个专业村,44个专业合作组织,202300多个专业大户。6个茶叶、水果、禽类、水产领域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稳步提升为今年农业保增长、保开展提供了坚实根底。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在省市区各级重视支持下,我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热潮高涨。一是规划编制力度不断加大。区镇两级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和督办检查。区财政列支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全区重点乡镇集镇和村湾建设规划修编。目前已完7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和45个村庄的新村建设规划与产业开展规划编制。二是试点示范成效显著。全区确定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1个,第二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建设重点乡镇1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7个,区级重点乡镇1个,区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湾45个。配合举办中国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我区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开展了12023国道沿线和京珠北至刘家桥沿线的重点乡镇的集镇改造和村庄整治,目前贺胜、双溪、横沟集镇改造已根本完成。刘家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设正进入攻坚阶段,彭城古街1.7公里道路路基已经成型,中心景区26户房屋拆已完成21户,刘家桥至白沙51户仿古装修已完成44户,年底可望完成20230户。刘家桥景区水网改造、大叶野茶基地等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双溪桥镇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在市区大力支持下,方案投入2300万元,目前已投入近千万元,双溪大道两侧2800米下水道改造工程,已根本完工;人行道改造及管线入地工程现已开工在建,电力线路改造同期进行;临街面700户房屋立面改造工程,已完成房屋立面改造28000平方米,屋顶平改坡4000平方米,主街道绿化亮化、集镇自来水厂等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之中。三是农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区各乡镇大力推进村湾整治,编规划、建新房、改旧屋通过三改一建努力改变村容村貌,涌现出了一批卫生村湾典型。浮山旗鼓村借长江工业园区开发之机,集中拆迁还建,高起点规划,统一建设样式,建起了370户别墅新村。官埠桥镇紫坛村郭李、黄库两村湾召集村民开会发动,号召村民捐资建家园,共募集资金40余万元,通过修公路、铺晒场、改水塘、建公厕、搞绿化使村湾面貌大变样。贺胜桥镇桃林村唐角涂依托温氏养鸡,带动该组经济开展。在没有外来资金的情况下,群众不等不靠,自发捐资修通了1.6公里水泥路,并通过家家户户投劳硬化地面,集资对全组48户房屋进行搓沙改造,村湾面貌大变样。大幕乡东源村山下湾群众自订卫生公约自我管理,让旧居卫生管理井井有条,古朴整洁。 六、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 2023年,全区各级各单位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把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贯穿活动始终,使农村民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开展。人口与方案生育网络进一步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2023年2023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全区出生人口6185人,人口出生率为2023.16%。政策内出生5720人,政策外出生46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4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3.5。以双千为内容的生育文明创立活动深入开展,全区落实双千帮扶户326户,落实帮扶资金165万元,落实帮扶致富工程183个,协助落实资金360余万元。民政救灾、社会救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抵御了自然灾害影响,及时发放救灾资金249万元。农村低保扩面新增低保户xx人。结合科学开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区委袁书记的带头参与下,全区1462名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到双扶活动中,共为双扶户捐助资金250万元,帮助开展致富工程389个。交通公路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成通村公路建设282公里,改造危桥12座。能源办加大农村沼气入户和改厨、改而、改圈支持力度,全区共建成农村沼气用户1820户,同步三改1418户。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全区农村民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回忆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可喜,但仍有缺乏。主要是。农业产业化进程还比较慢,与新农村建设开展要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民增收渠道不广增收压力增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与村民期望还有差距,农村民生事业还需大量资金投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篇二:某区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3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稳固农业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增收根底,全面落实和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和调控,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新型农村,推动咸安又好又快开展。 目标任务是:2023年,全区力争完成农业总产值27.42亿元,比2023年增长9%;力争农民人均收入到达562023元,比2023年增加500元,增长9.58%; 一、加快开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民增收 1、着力构建板块农业。按照区委既既定的八大板块和五大小区开展战略,继续推进优质粮油、油茶、丰产竹木、有机水果、桂花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以温氏养鸡、神童牧业、金月獭兔为代表的特色养殖。明年确保全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45万亩;完成造林面积5.5万亩,其中优质油茶园1万亩;全力抓好桥乡新村和鄂南大竹海林业生态修复工程,把全区楠竹采伐量控制大230万支以内;继续加大对三大特色养殖业开展支持力度,扩大养殖补贴覆盖面,力争养鸡户到达202300户,出栏肉鸡2500万羽。生猪万头养殖小区到达3个,全区生猪出栏2023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户到达300户,出栏2023万头。獭兔科技示范户到达150户,养殖规模到达15万只。 2、深化农业产业化开展。大力推进以巨宁森工、精华纺织为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实国家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力争明年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上有突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5家。着力加强双溪蔬菜基地建设,加速引进外来投资,通过土地租赁或农户加盟方式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超市蔬菜种植配送基地,让基地直接联接市场。 3、积极开展新型农业效劳产业。借助温泉谷、碧桂园旅游工程给咸安带来的名片效应,大力开展以林果基地结合旅游休闲农庄为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做强做细做精乡土特色农产品加工,推动餐饮等效劳产业开展,着力打造咸宁武汉城市花园旅游品牌。 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