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折腾.docx
下载文档

ID:1505568

大小:21.8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折腾
折腾 祁顺成 [摘 要] “折腾〞一词来源于满语的音译,它有三种根本解释:对事物进行翻来覆去、反复地做和折磨的一种动作形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联系当下的教育,深感我们的根底教育真的不能再折腾了,而应该静静地教,温馨地教,人性地管…… [关键词] 折腾;教育 一、淡化行政干预,弱化政治色彩 地方政府是教育的主体,也是造成教育折腾的主要推手。如一级政府所指定的教育部署、区划调整等,都会让教育变得无所适从或随波逐流。在此,就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为例,说说政府行政力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我们周边很多县农村学校的撤并工作可谓惊天地,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农村中已经看不到一所村小学、幼儿园,所有的小学和幼儿园都集中在乡政府所在地,初级中学都跑进了县城中去。 学校的撤并,看似能促进小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些,能够有效地共享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更公平些,但很多保障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很多家长舍弃了外出打工的时机,沦为陪读一族,无形之中给家庭的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二是因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住宿、餐饮本钱剧增,更令人忧心的是,“超载车〞“黑校车〞应运而生,让孩子们辗转于乡村道路上时险象丛生。同时,初中学生过早地涌入城市,有局部孩子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定位,而偏失人生方向,走向迷途。三是空心化农村的形成。那些古老的伴随着农村学校生存的乡野文化,在学校消亡的过程中也正逐渐地被抽离、掏空,危险也继农村学校撤并、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农村老龄化之后而骤增,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变得更加剧烈。 政府的强制政策,让一所所农村小学在消失,而在学校离去的同时,那些原本由乡村学校承当的潜在责任,如传承地方文化、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也逐渐消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教化乡邑就成为一种奢谈。请看李泓冰先生于2023年05月24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有学校在,乡村的“灯〞就亮着中写道:“大量小学搬离了村庄,中学搬离了乡镇。没了活蹦乱跳的读书郎,没了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没了就近的学校,乡村的文化主心骨何处寄放?当孩子们翻山越岭奔向遥远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在城里胼手胝足打拼,祖父母那么孤守在空荡荡的村落倚门盼归,靠谁来振兴中国乡村?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都是一堆火;每一名老师,都是一盏灯,那光虽是暗淡,却明明灭灭地闪了几千年,是烛照中国乡村的一线微芒,让人温暖且踏实。〞 是啊!我们的政府应科学谋划,慎重改革,那教育也许会在平稳的开展中走向更明媚的春天。 二、淡化教育行政干预,弱化恣意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随意的调度、部署、运作、筹划,调配,调整干部,调配老师等是教育进入恣意行为的重要表达。 如开展的那些教师进城考评活动,就是典型的“欲盖弥彰〞的行为,其中隐藏的各类交易,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清楚。 又如,以教育行政推动的名目繁多的评比、验收、考核、督导和评估等,可谓是劳民伤财之举。以我们地区前期准备的一项所谓国家评估验收为例,县局先后组织召开专题的发动会、启动会、阶段攻坚会、困难解析会、限期整改会等不下20次,同时还伴随着各类督查,有乡镇自主推磨检查,有县局主管科室的例行检查,有分片评比的汇总检查,还有领导带队的“挑问题、找瑕疵〞检查……为此,学校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就忙于该项工作。每一次提供的材料近百本,可是每次检查都说问题百出,搞得学校领导、教师可谓身心疲惫。而最终验收呢?却是最根本的学籍管理资料、教育教学管理资料以及看现场,访谈师生而已,那么多的资料在专家眼内就是一堆废纸,真实的是学生的活动、师生的精气神。 再如,教育行政干预的短期行为,也是造就折腾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我们地区大约在10年前,因为某一领导承当了一项级别很高的课题,好似是“有效阅读与书法能力协调开展〞,那时候把快速阅读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考核之中,每学期都进行全员的阅读评估,每一个学生都过关,要求姿势端庄、字正腔圆,在几年试验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普通话更标准了,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硬笔字和毛笔字也是每学期必考的内容,逐校过关,学生当场书写,一份硬笔作品、一份毛笔字作品,几年时间内社会好评迭起,学生的写字功底也日渐深厚。但好景不长,三五年的时间一过,此实验就画上句号,活动也就逐渐被淡忘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功利行为,如果我们的领导能坚持下去,把实验成果长期地推广开来。我想我们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發展,这样的坚持也会成为我们地方教育的名片,一定是金灿灿的名片。可惜的是,教育行政的短期行为,让本能造福孩子一生的事业就这样夭折了。 三、淡化学校管理追风,弱化无为高耗 学校内部管理的盲目追风更是教育被折腾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目标不明确,办学思想模糊,管理随意,朝令夕改,秩序混乱,公平失衡,功利浮生,恶习蔓延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痛,对于学校本身开展来讲就是一种灾害,与之相对应的表现就是反复不停地使劲折腾,劳民伤财。 一是急躁、虚假之风的盛行。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和教育的变革,学校的执行者却不知道自己这所学校的根在哪里,灵魂是什么。而是一味地跟风冒进,大兴土木、大搞外表的装饰装潢,而忽略了教师的培养,忘却了学生开展的需求,从而把虚假的内容看成教育的核心所在,且大搞特搞这样的活动,让教师身心疲惫,让学生无所适从,最终把教育搞得一片狼藉。 二是功利主义蔓延。我们的教育真的走进了一个误区,一切都在比点数——比高考达线率,比平均分,比重点学校录取率等。这样的思想,给社会和教育本身传递了一个危险信号,可以漠视学生的身心开展,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是采用高压的政策和手段,取得高分,再高分。功利教育的阴影下,我们看到学生跳楼的惨剧,看到老师被学生砍死的悲剧……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深思,更需要慎行。 首先,要克服唯条件论。没有好条件不是我们的错,更不是我们的痛,只要愿意想方法,总会在现有的根底上有所提升,有所开展。没有好老师也不怕,只要愿意培养和学习,就一定会培养出适合这方土地的良师。没有优等生源也不是根本的痛,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能够绽放出应有的绚丽。但我们不能拘泥于条件,而被条件左右。更不能自我折腾,那会使我们原本没有多少底气和内涵的教育,变得更加苍白,更加一无是处。 其次,要静心办教育。要办好教育不是急躁能成功的,而需要扑下身子、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遵守教育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优秀的思想、理念,我们应积极地汲取,但不能跟风,更不能随心所欲地照搬而来,那样不是教育的幸事,很可能让教育沦为“邯郸学步〞。我们的坚守自己的底线,特别要看透、看清自己学校的本真,不能今天一个把戏,明天一个形式,后天又改回来,让老师们在恍惚中不知所终。这种反复的行为就是折腾,它会让教师们苦不堪言,也会让教育变成四不像。 最后,要做一个理性的校长。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此时的校长就要具备一双慧眼,看清楚教育的大趋势,把握准学校办学的切入点,科学地引领教师们勇立课改的大潮之头,安心工作,虔心学校,潜心教研,走出属于自己的灿烂前程。理智的校长能够看待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估,将它有机地融合在学校工作之中,注重从实际出发,狠抓队伍建设,关注学生素养培育,全力提升学校内涵,从而真正推动本校工作的开展。 不折腾是睿智校长的核心。他有新思维、大气魄,壮胆识,有长远的眼光,能够坚守已有的科学规划,扎实地推进,让教育能够良性开展、科学开展。 不折腾,教育就有美好的未来;不折腾,就能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气度的好校长,真教师;不折腾,一定能打造出一份真教育,好教育。 (责任编辑:刘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