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加强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481568

大小:19.41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强 社区 建设 调查 思考
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根底。近几年来,xx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较好地发挥了社区在推动经济开展、效劳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推动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管理,更好地发挥社区功能作用,近期,市民政局组建调研组,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当前我市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xx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xx市认真贯彻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方法及中共xx省委、xx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xx发﹝201x﹞26号)文件,创新效劳方式,拓宽效劳领域,强化效劳功能,扎实推进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设立社区居委会18个,管理居民185304人,其中,XX县区3个办事处设立社区居委会9个,7个镇设立社区居委会9个。社区居委会机构比照镇(办事处)直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增强社区建设的合力。 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全市社区建设领导机构、运行机制以及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完善了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机制和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 (二)加大投入,夯实根底,推动社区建设标准化运行。 一是管事有人。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社区规模,按每个社区47人的标准,明确了社区工作人员职数。2023年,18个社区通过第二届换届选举产生20236名居委会委员,其中84名专职委员,其余22名为兼职委员。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每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分期分批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效劳能力和水平。二是议事有场。采取规划选址新建、闲置资产改造、驻区单位共建等方式,通过政府以奖代补、对口帮扶、整合资金和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等措施,全市共投入社区建设资金202300多万元,目前已有16个社区办公用房到达了标准化建设要求,建成了集办公、效劳、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效劳大楼,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社区各项功能不断完善,根本实现了社区活动有阵地、居民议事有场所、群众诉求有渠道。三是办事有钱。社区人员待遇、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保障水平。相关部门委托社区承担的行政工作,依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那么,实行购置效劳。20xx年,市财政按每人每年1.8万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工作人员经费151.2万元,按每个社区3至5万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工作经费89万元,落实部门工作进社区费随事转经费28.23万元。四是效劳有网。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那么,将XX县区6个社区按照每300户左右的规模划分为12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了一名网格管理员,按照一人一格、综合履职的原那么,负责公安、综治、人社、民政、计生、城管、食品平安七项信息采集和综合效劳。网格化管理实现XX县区全覆盖,人、房、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社会效劳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以网格化管理为根底的全方位、动态式、便捷高效效劳格局初步形成。 (三)健全功能,优化效劳,拓展社区工作新领域。 各社区通过建立一门式效劳大厅、设置居民小组、配备小组长和信息员,构建起较为全面的社区效劳平台,根本具备治安防范、环境卫生、方案生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设施和条件,并经常为居民提供各项效劳。社区广场舞蹈、xx舞、健身秧歌等夜市文化丰富多彩,已成为XX县区和集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发动辖区居民,广泛开展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无毒社区等文明创立活动,组建社区安保队、普法宣传队、志愿义工队、法律援助队等群众组织,构筑义务巡逻、门栋照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帮教转化等社区治安网络和防控体系,使社区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二、目前全市社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社区建设工作由市创新办牵头负责,市创新办属非常设性领导机构,具体由市委政法委组织落实。由于市委政法委往往侧重于社区网络化管理,在牵头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方面缺乏力度。市民政局作为社区自治组织指导部门,无法进行牵头抓总。二是政府和社区职能不清。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局部职能部门对社区职责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工作重心下移,工作落实到基层,就是要将组织机构延伸到社区,把任务交给社区组织,导致社区居委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组成部门工作的操作层、落实层。一些本不该由居委会完成的事项也摊派给社区组织,社区干部每天8小时都要围绕着上级任务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依法开展社区自治。三是考核不够科学。对社区评比考核,涉及党委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导致社区的工作业绩并不取决于居民会议和居民群众的认同,而是取决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同,偏离了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方向。 (二)社区工作任务繁重。 社区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近两年来他们几乎没有双休,天天满负荷运转,已不堪重负。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各社区现承担各种工作职能和任务多达百余项,还不包括一些临时交办的工作。具体表现为五多:一是组织牌子多(20多块);二是台账资料多;三是承办保险多(2023种),多数保险是群众不愿意购置的,但因各种保险都有任务指标,社区人员苦不堪言,甚至被群众戏言为保险代言人;四是专题活动多(2023多种);五是检查考核多(20多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居委会在考核评比迎检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人员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三)社区效劳水平不高。 一是公共效劳水平有待提高。局部社区由于效劳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效劳平台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在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特别是面向弱势群众的社区救助、社区平安、社区卫生等公益性设施发育不全。二是便民效劳能力有待加强。目前,社区便民效劳规模小、层次低,综合效劳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效劳意识和效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效劳内容和效劳举措有待进一步标准。三是自治效劳质量有待提升。在建立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居民互助效劳和社区志愿效劳等方面还开展得不够,气氛不浓,量少面窄。 (四)社区党建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党支部作用发挥难。主要原因是经费缺乏,按20个党员一个支部为例,全年经费202300元,只能保证每年组织党员开展春训、庆七一2次活动。二是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和奖惩措施;三是无有效管理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屡次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收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应予以除名、开除党籍或受组织处分。但由于没有出台实施细那么,社区党组织对这局部党员无法进行有效管理,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日渐弱化。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