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化质量探析.docx
下载文档

ID:1473872

大小:21.25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于 互联网 会计 信息化 质量 探析
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化质量探析 钟宴 [摘    要] “互联网+〞模式是指基于特定行业业务活动和互联网技术的效劳模式构建,使得该特定业务活动的处理效率得到改善,特别是“互联网+会计核算活动〞的应用使得传统会计核算活动质效水平明显提升,但是受单位资金实力、信息专业技术素养、会计核算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少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质量不容乐观,出现了本钱投入缺乏、信息化技术要求过高、软件选择困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质控路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探讨“互联网+〞模式下会计信息化质量很有必要,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质量;“互联网+〞;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3. 13. 040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3〕13- 0088- 02 1      引    言 由于互联网根底设施的日益完善,再加上远程办公技术的持续开展、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科学搭建,不少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包括设计会计信息管理控制系统,应用会计信息化应用程序,搭建财务共享平台等,使得会计信息化活动效劳于各类经济单位的会计核算效率提升,信息质量明显提升。 2      “互联网+〞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互联网+〞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在各类经济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一方面,是指会计信息化的本钱投入。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调配,包括计算机设备、电子台账移动设备、程序研发费用、复合型人力资源等,使得单位进行会计信息化活动投入巨大。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财务能力差异,会计信息化活动的本钱投入差异很大,大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处理效率高且稳定性强,中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根底设施不完善。 另一方面,是指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由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性质不同,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保证会计线上和线下核算流程的对接、财务报表的无纸化编制、云端会计信息的平安性,以保证单位会计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最终推动“互联网+会计信息化〞模式的建立。与此同时,企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具有灵活性、智能化、开放性的根本要求,使得企业会计活动通过云端线上会议、自动化核算程序软件、会计云效劳平台搭建等形式应用互联网根底设施,最终保证企业会计活动的反映、监督、核算、决策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2.2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本钱高、会计信息化需求不稳定,其会计信息化活动存在些许问题。一是信息化本钱投入缺乏。由于中小微企业经济实力较弱,筹融资活动的渠道窄、时间长,不少企业针对会计信息化效劳的本钱投入缺乏,使得设备短缺、技术咨询效劳匮乏、会计信息化软件维护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难以提升。二是信息化技术要求过高。由于企业会计人员对信息化程序、硬件设备以及其他会计信息化端口的认识缺乏,再加上会计信息化的技术要求持续提升,使得经济数据录入困难、会计信息化移动设备无法维护、程序使用不熟练等现象偶尔发生。三是信息化软件选择困难。由于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效劳供给商数量不多,再加上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资本投入有限,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软件试用、软件选择、软件采购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比方,ERP系统程序选择困难,使得中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难以推进。 2.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进程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推进,具体表达为电子台账、互联网报账、公众号反响会计信息等形式的信息化建设活动,但是其“互联网+会计〞的效劳模式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是线上线下会计核算活动的衔接问题。也就是说,由于单位对线下会计核算活动的依赖性过强,单位会计信息的线下线上转换存在巨大工作量,使得会计信息化的核算效率难以提升。另一方面,是会计核算环境问题。由于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核算制度不完善,单位对互联网模式下的会计信息公开、信息共享、信息传导环节存在认识缺乏,使得会计信息的线上操作不标准,不利于单位改善自身的会计线上核算环境。 2.4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质控路径不完善 由于管理会计信息化活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较高,且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活动不单纯局限于企业经济数据的搜集和处理环节,还需要注重云計算平台中的质控活动,以保障单位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质量提升。但是不少经济单位,特别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质控路径尚未完善。一是本钱信息的质控指标不完善。由于企业尚未明确本钱管理信息的核对评价方式,企业会计信息化活动的可靠性不能科学界定,再加上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原那么难以保证,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效果难以提升。二是会计信息化的质控模块设计不健全。由于多数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进行需要搭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将企业决策支持活动、存货管理活动、预算分析活动、标准本钱管理活动、业绩评价活动纳入系统子模块中,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尽管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已经细化了五大模块,但是针对会计信息录入、反响的质控模块依然缺失,对企业会计信息化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      “互联网+〞模式下提升会计信息化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改善“互联网+〞模式下的会计核算环境 要保证会计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各类经济单位需要充分应用互联网根底设施和移动设备,通过完善信息化核算制度、健全反响机制等形式,从而保证“互联网+会计〞核算环境的科学优化。一是健全“互联网+〞模式下的会计信息化根本流程。这需要单位针对经济业务的信息采集、信息联网、信息审查和反响环节设定完整的处理流程,使得云端的会计效劳模式根本确立,从而形成事前线上录入、事中线上核实、事后线上比对决策、终结披露会计信息的根本程序,最终保证单位会计核算活动的可靠进行。例如,针对预算信息审批设计双重反响机制,使得会计主管审批端口、往期预算数据端口成为单位编制预算数据的参考依据,最终保证单位会计活动的高质量进行。二是优化“互联网+会计凭证信息〞的衔接问题。这需要单位逐步改良会计凭证信息的纸质核算模式,通过应用二维码加密和扫描技术、增加电子凭证数量,使得不必要的纸质会计凭证数量根本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会计信息的线下线上转换处理量。 3.2   科学规划会计信息化的资源投入 要保证会计信息化活动效劳于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单位需要科学规划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资源投入。一是拓宽会计信息化活动的途径选择。也就是说,中小微企业需要选择灵活性、智能化、开放性兼具的会计信息化方案,使得企业建立起信息化本钱合理、程序简易性更强、信息平安性足够的互联网会计效劳模式,以保证企业物质、财务资源的高效投入。比方,应用第三方开发的小程序进行局部会计简报的核算和反响。二是编制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支持方案。这需要依据自身“互联网+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程序、硬件特征进行技术资源规划,使得针对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定期专业培训、程序应用考察活动根本确立,从而促使企业会计人员具备科学的信息化认识、掌握信息化端口操作维护流程,最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质量的提升。 3.3   选择应用第三方研发、自主研发和定制化的会计信息效劳系统 由于会计信息化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效劳系统的完善程度,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它们都需要拓展软件系统的选择方式。一方面,单位可以选择应用第三方研发的会计信息效劳系统。例如,针对供给商数量有限的会计信息效劳系统,单位可以与软件公司进行协议探讨,以自身资源的一定投入获取第三方的信息系统研发效劳、售后效劳。比方,自主购置效劳器设施、支付研发费用获取第三方会计信息效劳系统。另一方面,单位需要探索性地自主定制會计信息效劳系统。例如,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资本投入有限的情况,企业可以依据会计信息的根本需求和特色需求设计会计信息效劳系统,使得不常用的会计信息模块得到简化设计,应用频次较高的会计信息模块得到定制设计。 3.4   健全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面对会计信息化本钱投入巨大的现状,要保证各类经济单位,特别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提升,企业就需要健全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决策需要。一是完善云计算平台的质控实时指标。这需要基于会计云计算平台的根本操作流程设定质量反响指标,将会计信息的日归集成功率、周归集成功率、自动化核算利用率、云端数据录入准确率、会计信息失真率作为云计算会计核算活动的考核指标,同时各级财务共享负责人需要依据质控指标反映情况进行至少一周一次的线上预警质询会,以便于会计云计算活动的可靠进行。二是科学设计本钱信息的质控指标。要保证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活动的应用效果提升,财务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科学完善本钱信息的质控指标,通过隐性本钱利用率、本钱信息反响采用效用、本钱信息的决策参与率等指标的设定,使得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活动构建足够完整的本钱信息质控指数,最终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质量提升。三是健全会计信息化的质控模块。尽管会计信息的各方使用者需求不一致,但是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质量要求不能降低。也就是说,质控模块作为会计信息化的互联网平台,质控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录入、线上核实、线下应用环节直接负责,使得问询财务人员、跨部门间核实会计信息、凭证扫描认证等形式的质控反响机制成为质控模块的根本内容,以保证会计信息化活动的质量提升。 4      结    论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需要“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以保证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加速升级。同时要保证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的质量提升,单位可以通过改善“互联网+〞模式下的会计核算环境、科学规划会计信息化的资源投入、健全会计信息化的质量评价指标等措施,促进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质量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于长友.“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的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20〕:165-166. [2]于宝林.“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开展及质量提高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2〔19〕:50-52. [3]舒军,王晴芳,程薇.“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开展及质量提高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3〔9〕:74-7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