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社会科学的理路有感什么是科学,坦率地讲,在阅读黄光国先生的社会科学的理路一书前我从未思考过这一问题,更不曾知道这个问题竟曾如此深入地被众多学者深入和系统地讨论过。看完此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术研究所需要的严谨和科学进步的得来不易。因为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是众所周知的科学原理,都是在学者们的深入思考和反复检验后得出的。如今科学在社会开展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历史上众多学者以其严谨、求实、不计名利的风范通过对社会开展做出的巨大奉献所换来的,而如今的我,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科学殿堂的初学者,更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珍视这得来不易的学习环境,同时以一种傲然于世的历史使命感将这一神圣的科学研究事业继承下来并力求使其得以开展,以期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对社会的开展能够做出应有的奉献。什么是科学。面对如此抽象又极具概括力的概念,想要正确地界定它是一个极度困难的命题,但是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们知道每一个学者在试图构建自己的科学哲学体系时,都试图完成这一工作,并给予了众多的解答。面对这一问题,我不仅想到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说法律是门科学。法律这样规定的科学性何在。但是就如同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开篇就指出的那样“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极少像"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一样,时许不断的被问着,而最好的解决方针就是不要急着对"什么是法律。"这样的问题给出答案〞,通过对法律领域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研究,给出一般性的答复。在此,笔者试图借用哈特先生的这一方法,从科学的功能为突破口加以分析,并试图在此根底上从一个侧面来答复“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科学具有什么功能呢。通过阅读本书,在对众多大家的观点加以总结后,笔者认为科学有如下三个功能:第一,认识事物的功能。有关“认识〞的观点有很多,在此不做赘述,仅引用笔者深为赞同的皮亚杰关于认识的观点加以说明。皮氏认为“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构建活动,源自主体第2页共20页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这一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认识功能需要具备的要素。首先需要有认识主体,这一主体必须拥有认识的能力;其次需要有认识的客体,这一客体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事物,包括物和客观存在的规律和联系,单个个体臆想中虚构的事物是无法被认识的,因为它既然不存在就无法完成认识中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