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副市长在全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471196

大小:22.20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副市长 全市 就业 农民工 工作会议 致辞
副市长在全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有关政策精神,分析研究我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刚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作了发言,对如何做好我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做好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认识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全市累计安置就业再就业41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6万人,“4050〞等困难群体再就业2.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工作纳入科学开展目标考核内容,市里连续7年与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各县(市)、区也与乡镇(办)签订了责任状,并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近几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的政策性文件,形成较为完整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为稳定就业局势,市政府责成劳动保障部门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次会议下发的关于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和促进就业的通知、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就业扶持力度。2023—202223年,全市累计为2.4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人员达2.6万人次,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吸纳下岗人员的企业减免税费、税收分别到达1583.1万元和4288.9万元。 (三)就业效劳日趋标准。主要表达在,一是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就业效劳机构通过举办“春风行动〞、“下岗失业人员进民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效劳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223年以来,仅“春风行动〞就举办113场次,促成8.51万人次成功就业。二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新成绩。建XX县区内64个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效劳中心,建XX县区外74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4695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了较为标准完整的工作体系。三是实现全市职业介绍信息共享,为实现就业效劳的全程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四)就业培训成效明显。实行培训机构招投标的方法,工作流程进一步标准,以失地农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形成了社会化、市场化的就业培训机制。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市妇联的“巾帼新农民大课堂〞,团市委的“青春创业行动〞,成为全市就业培训工作的先进典型,有效提高了培训者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 (五)农民工工作取得新进展。我市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统筹开展规划,建立了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也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形成了市xx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民工效劳网络,为农民工就业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优化了进城务工环境。去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7万人次,超额完成目标2023.6个百分点,实现有组织输出6.29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4.13万人,人均劳务收入到达4320元;全市共帮扶395户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中505人转移就业,已根本实现农村零转移贫困家庭“动态消零〞。农村养老保险45.1万人,全市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到达37万和46万人,参保率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依然存在着经济下行的压力,1-5月,进出口总额下降26.3%,局部企业效益下降,甚至有些企业倒闭、转产,从而造成了工人转岗或失业。 (二)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不够,有些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积极性不高,就业资金筹集难度较大,导致有些政策性补贴没有完全到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缺少资金来源,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三)群体性就业问题突出。目前,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交汇叠加。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全市603.3万人口中,城镇需就业人员21.3万,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1.6万,高校毕业生7.68万,复员转业军人2500人;全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约35.5万人。预计202223年全市城镇劳动力就业容量在2023万人左右,就业安置缺口11.3万人;全年农业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次,年转移就业缺口约14万人次。 (四)农民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长效机制不健全、管理效劳措施不到位、工资拖欠、劳动环境恶劣等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时有发生。在劳动关系方面,存在农民工合同签订率低、工资水平偏低、参加社会保险比例偏低、高危行业和污染企业职业病和工伤事故较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好。党的十七大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把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期,中央、省委、省政府屡次研究就业工作,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做好农民工工作、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多个重要文件。3月份,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会议,姜大明省长专门作出批示。市委书记焉荣竹、市长张建国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工作要求上来,坚持完善长效机制和建立应急措施相结合,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根本稳定。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开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总的要求是:按照科学开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培训为突破口,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强化就业效劳体系为手段,统筹抓好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促进我市就业和农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安置就业再就业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稳定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今年,国务院和省、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多个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文件,抓好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就业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通过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方法,引导企业不减员或少减员。各级政府要大力组织开展“就业伙伴行动〞,组织有关部门与企业结成就业伙伴,深入到企业送政策、送效劳。二是抓失业调控。要把失业调控摆到重要位置,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失业,实行预警、预防、调节和控制,把失业率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完善相关政策。各部门要根据济政发[202223]17号文的要求,尽快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在办事程序上要删繁就简,手续能免那么免,能简那么简。要切实用好几项补贴政策,将政策落实到城乡各类劳动者身上。要进一步积极探索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方法,人民银行要积极推动,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协调配合,力争在年内实现大的突破。四是组织专项检查。要加大政策落实的督察力度,组织好贯彻扶持政策以及就业目标完成情况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对有政策不执行的,要追究责任。 (二)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是加强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由过去主要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转变到鼓励扶持全社会劳动者积极创业,使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群体真正成为创业群体。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全面实施“职业培训特别方案〞。特别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逐步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要完善政府购置培训成果的机制,采取政府招投标的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率。三是建立健全创业的效劳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创业指导效劳平台,使创业者的效劳保障得到加强。劳动保障、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单位要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要在创业促就业中多做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良好气氛。四是积极推进创立创业型城市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立活动,要着力提升全民创业意识和能力,解决重点群体的创业难题,搭建创业效劳平台,搞好融资效劳,优化创业环境,扎实有效地推进创业型城市创立活动。省里首批确定的历下、历城和济阳3个创业型区(县),要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一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不断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到达70%以上。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力争毕业生登记失业后半年内就业率到达60%以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登记后半年内就业率到达80%以上。二是做好“双零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措施,对“双零家庭〞开展就业帮扶,确保“出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稳固“动态消零〞工作成果。三是要重点做好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农村充裕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 (四)努力构建农民工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以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以促进返乡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各类实用技能职业培训和公共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鉴定补贴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平安培训为重点,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和平安督查行动〞,稳固扩大“平安方案〞成果,争取年内实现建筑施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农民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四是以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为重点,围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在文化宣传、人身平安、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免疫规划实施督导和“共享蓝天〞行动。五是以农村地区小煤矿、小矿山、小砖窑、小作坊等“四小〞企业为重点,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超时加班、违反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规定等问题。开展农民工劳动争议处理“绿色通道〞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仲裁程序快捷和无障碍,帮助农民工实现仲裁救济权利。 三、加强领导,密切协作,进一步形成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合力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开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纳入政府考核目标责任制,形成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政府就业支出比重。特别是对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