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重点难点男女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赵丽敏世界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男人和女人共同缔造了世界,然而历史和社会却赋予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命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就象一个偏坠的天平,男人高高在上,女人低低在下,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着所谓应当有的命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妇女地位逐步提高,国际社会不再把男女平等看作是女权问题,而是人权问题、开展问题。中国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妇女成了“半边天〞,有了地位和位置,可见男女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妇女解放与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男女平等成为国家的宪法原那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早在1947年,XX县区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提出了男女平等。1950年我国公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1951年公布的土地改法劳动保障条例,1954年公布的选举法分别对妇女与男性的婚姻和家庭平等地位、土地所有权、劳动保护和政治权利1等都做出过明确规定,1954年我国制定宪法,男女平等作为旗帜写在宪法之中。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都使推动妇女开展进程大大加快。1990年国务院建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5年,国务院公布实施了中国妇女开展纲要,同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各国达成共识,形成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确定了提高妇女地位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要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一切形式歧视,并移除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和赋予妇女权力的一切障碍。〞我们党和政府以促进男女平等协调开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科学把握两开展的实现规律。在第四次世界第2页共4页妇女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开展的一项根本国策。这是对“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思想的鲜明回应,说明了中国政府与国际妇女运动开展趋势同步前进的主动愿望和坚决决心,标志着我国妇女平等事业进入了新的开展阶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二、妇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的人力资源我国有妇女6.3亿人口,占总人口的48%。毛泽东说“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事业需要妇女群众,妇女解放也只有在革命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