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14077

大小:464KB

页数:2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吉林省 白城市 第一 中学 2023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H3易液化 B. Cu既能溶于浓硝酸又能溶于稀硝酸,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氮的氧化物 C. Cu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溶于浓硫酸 D. 向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气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NH3易液化是由于含有氢键的原因,故A正确; B. Cu既能溶于浓硝酸又能溶于稀硝酸,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分别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故B正确; C.Cu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溶于浓硫酸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C正确; D.向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注意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吸水性是物质中有现成的水分子,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脱水性是物质中没有现成的水分子,浓硫酸按水的组成比,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形成水分子,浓硫酸使蔗糖炭化体现其脱水性。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A.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S>0,△H<0,△G=△H-T△S<0一定是自发反应,A正确; B.熵减小△S<0,△H<0高温下,△G=△H-T△S<0,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B错误; C.若△H<0、△S<0,则高温下△G=△H-T△S>0,不能自发进行,故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若△H>0、△S>0,则高温下△G=△H-T△S<0,能自发进行,故吸热反应不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C错误; D.△H-△T△S<0反应自发进行,△G=△H-T△S>0反应非自发进行,改变条件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可以变化为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A。 3.下列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3COO-+H2OCH3COOH+OH- B. NH4++H2ONH4OH+H+ C. S2-+2H2OH2S+2OH- D. HCO3-+H2OH3O++CO3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醋酸根离子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CH3COO-+H2OCH3COOH+OH-,故A正确; B.NH4+的水解离子反应为NH4++H2ONH3∙H2O+H+,NH4OH书写错误,故B错误; C.S2-是多元弱酸的阴离子,应分两步水解,S2-+H2OHS-+OH-,HS-+H2O H2S+OH-,以第一步为主,故C错误; D.H3O+即是H+,故该反应是HCO3-的电离,HCO3-的水解离子反应为HCO3-+H2OH2CO3+OH-,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明确盐的水解原理为解答关键,弱碱阳离子水解结合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弱酸阴离子水解结合水中的氢离子。 4.下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⑥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H4Cl与ZnCl2溶液中的铵根和锌离子会发生水解,导致溶液显示酸性,酸可以和金属锈的成分反应而除锈,故①正确;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铝离子双水解会生成二氧化碳来灭火,故②正确; ③草木灰碳酸钾中的碳酸根离子与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之间会双水解,不能混合施用,故③正确; ④Na2CO3溶液中的碳酸根水解显示碱性,磨口玻璃塞的成分中二氧化硅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硅酸钠,会导致瓶塞和瓶口黏在一起,故④正确; ⑤Al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加热促进水解,盐酸易挥发,可得到Al(OH)3固体,故⑤正确; ⑥贮存FeCl3溶液滴加几滴盐酸,可防止铁离子水解生成沉淀,与水解有关,故⑥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C.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ΔH全部是正值 D.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叫作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液态H2O为基准的,选项A错误;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 ,则CO(g)+O2 (g)=CO2 (g) ΔH=-283.0 kJ·mol -1 ,则2CO(g)+O2 (g)=2CO2 (g) ΔH=-2×283.0 kJ·mol -1 ,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选项B正确; C、燃烧热ΔH都是负值,选项C错误; D、在25 ℃、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6.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Q1 kJ·mol-1 H2(g)+O2(g)===H2O(g)ΔH=-Q2 kJ·mol-1 H2(g)+O2(g)===H2O(l)ΔH=-Q3 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 A. 0.4Q1+0.05Q3 B. 0.4Q1+0.05Q2 C. 0.4Q1+0.1Q3 D. 0.4Q1+0.2Q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n=V/Vm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体积比较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放出的热量。 【详解】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之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ΔH=-Q1 kJ·mol-1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 kJ•mol-1=0.4Q1 kJ,由H2(g)+1/2O2(g)===H2O(l)ΔH=-1/2Q3 kJ·mol-1可知,0.1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kJ+0.05Q3kJ=(0.4Q1+0.05Q3)kJ,故A正确。 故选A。 7. 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H2S(g)+O2(g)=SO2(g)+H2O(g) △H1 ②2H2S(g)+SO2(g)=S2(g)+2H2O(g) △H2 ③H2S(g)+O2(g)=S(g)+H2O(g) △H3 ④2S(g) =S2(g) △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H4=2/3(△H1+△H2-3△H3) B. △H4=2/3(3△H3-△H1-△H2) C. △H4=3/2(△H1+△H2-3△H3) D. △H4=3/2(△H1-△H2-3△H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①×-③×得⑤:S(g)+O2(g)=SO2(g) △H5=(△H1-△H3);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得⑥:SO2(g)+S(g)=O2(g) + S2(g) △H6=(△H2-2△H3);⑤+⑥得:2S(g) =S2(g) △H4=(△H1+△H2-3△H3),答案为A。 8.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⑤离子半径r(Rm−)>r(Zn−)>r(Yn+)>r(Xm+) A. ②③⑤正确 B. 只有③正确 C. ①②③④正确 D. ①②③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可确定它们的位置,然后利用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来分析解答。 【详解】①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即a-m=b-n,故①错误; ②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则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故②正确; ③Z、R为上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的离子c>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增强,即非金属性Z>R,故③正确; ④四种主族元素中X、Y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减弱,即金属性Y>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故④错误; ⑤由②可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这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⑤正确。 所以正确的为②③⑤。 故选A。 9.现有短周期元素R、X、Y、Z、T。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Z+与Y2-电子层结构相同。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Y、Z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B. 氢化物的沸点:Y < X C. T、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比R的强 D. Y分别与T、X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是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中R、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符合条件的为C、S(稀有气体除外),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为C、T为S;Z+与Y2-电子层结构相同,则Z为Na、Y为O元素。X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X为N元素。 【详解】A.Y、Z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A错误; B.常温下水为液体,NH3为气体,故水的沸点高于NH3,故B错误; C.T、R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分别为硫酸、碳酸,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故C正确; D.Y(氧)分别与T(硫)、X(氮)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弱酸性,故D错误。 故选C。 10.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φ(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m+n>p,放热反应 B. T1>T2,p1<p2,m+n>p,吸热反应 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