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下载文档

ID:14072

大小:282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吉林省 长春市 田家 实验 中学 2023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滑雪运动员以20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x=16m,t=0.50s B.x=16m,t=0.80s C.x=20m,t=0.50s D.x=20m,t=0.80s 2.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动,使风总从图示方向吹向小球P.P是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刚性金属丝下端,能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mgsinθ B.F=mgcosθ C.F=mgtanθ D.F=mg/cosθ 3.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做减速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 ) t/s v/m∙s-1 0 0.5 10 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5.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取10 m/s2):(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 6.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 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3-7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取10 m/s2)(  ) A.25 m/s2 B.5 m/s2 C.10 m/s2 D.15 m/s2 7.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1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a点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 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取10 m/s2)(  ) A. s B.(-1) s C.3 s D.2.5 s 8. 在水平面上放着两个质量分别为2 kg和3 kg的小铁块m和M,它们之间用一根自由长度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相连,铁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铁块M受到一大小为20 N的恒定水平外力F,两个铁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这时两铁块之间弹簧的长度应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2 cm B.13 cm C.15 cm D.18 cm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24分,选不全的得3分) 9. 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 ) A.A的加速度等于3g B.A的加速度等于g C.B的加速度为零 D.B的加速度为g 10.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先失重后超重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8所示 .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2时刻Ⅰ物体在Ⅱ物体前方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12.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4)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F=________m/s,小车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_ m/s2. 四、计算题(共32分) 14.(10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 动。10s末撤去拉力。该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10m/s2) 15.(10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29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g=10 m/s2) 16.(12分)如下图,质量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小车足够长,试求: (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 (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g取) 一、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C A C B B C D 二、 多项选择题 9 10 11 12 AC BCD BC BD 三、 实验题 13、 (1)B (2)C (3)B (4)0.72 0.80 (4)10或9.8 四、 计算题 14、 F=6N μ=0.05 15、 t=3s 16、 (1)t=2s (2)x=8.4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