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高中化学.docx
下载文档

ID:1390790

大小:135.66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化学试题 分类 汇编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doc 高中化学
202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23全国卷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B.将SO2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复原成Cu 【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错误,酸性:HCl>H2SO3>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O3沉淀,因为BaSO3+2HCl=BaCl2+H2O+SO2↑;D错误,溶液中该反响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CuO+H20,溶液中NH3不能复原CuO为Cu,要复原必须是枯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响为:CO2+H20+Ca(ClO)2=CaCO3↓+2HCl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此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根底,就有可能出错! 2. (2023全国卷1)12.一定条件下磷与枯燥氯气反响,假设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那么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1:2 B.2:3 C.3:1 D.5:3 【解析】设n(PCl3)=X mol, n(PCl5)=Y mol,由P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①;由Cl元素守恒有3X+5Y=(0.314×2)/22.4≈0.028……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应选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根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此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好! (2023全国2)7.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B.将SO2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复原成Cu 【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错误,酸性:HCl>H2SO3>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O3沉淀,因为BaSO3+2HCl=BaCl2+H2O+SO2↑;D错误,溶液中该反响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CuO+H20,溶液中NH3不能复原CuO为Cu,要复原必须是枯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响为:CO2+H20+Ca(ClO)2=CaCO3↓+2HCl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此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根底,就有可能出错! (2023福建卷)9。以下各组物质中,满足以下列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X,Y,Z带入又吐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中CO2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钠反响可以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2023山东卷)13.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响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响产物也相同 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解析: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A正确,因为, 与反响生成, 与反响除生成外,还生成,故B错;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响,故C错;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 答案:A (2023上海卷)13.以下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NO2通入后和水反响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其将亚铁盐氧化为铁盐,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排除A;CO2和CaCl2不反响,无明显现象,符合,选B;NH3通入后转化为氨水,其和AlCl3反响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排除C;SO2通入酸化的硝酸钡中,其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排除D。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正确理解CO2和CaCl2能否反响,由于盐酸是强酸,碳酸是弱酸,故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时,两者不能发生反响生成溶于盐酸的碳酸钙沉淀。 (2023重庆卷)8.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响比Li与水反响剧烈 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8. 答案C 【解析】此题考察物质的性质。A项,铝与热的浓硫酸反响,错误。B项,AgL胶体吸附电荷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错误。C项,K比Li活泼,故与水反响剧烈,正确。D项,P与过量的反响,应生成,错误。 【误区警示】铝在冷、热中发生钝化,但是加热那么可以发生反响,胶体自身不带电,但是它可以吸附电荷而带电。由此警示我们,化学学习的平时学生一定要严谨,对细小知识点要经常记忆,并且要找出关键字、词。 (2023上海卷)18.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响说明常温下氨气有复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分析装置图,可知氨气和氯气接触时发生反响:4NH3+6Cl2=2NH4Cl+4HCl+N2,烧瓶中出现白烟,A对;不能出现红棕色气体,B错;该反响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复原性,C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多余的有害气体,D对。 知识归纳:对某种元素来讲,其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有复原性;中间价态,那么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故此对同一种元素可以依据价态判断,一般来讲,价态越高时,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时,其复原性就越强;此题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复原性。 2023四川理综卷)10.有关①100ml 0.1 mol/L 、②100ml 0.1 mol/L 两种溶液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①溶液中: D.②溶液中: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且Na2CO3的水解程度更大,碱性更强,故水中电离出的H+个数更多,A项正确;B②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而①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根据物料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B项正确;C项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所以C(H2CO3)>C(CO32-)D项 C032-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占主要地位且水解大于电离。判断D正确。C、D两项只要写出它们的水解及电离方程式即可判断。 (2023广东理综卷)33.(16分)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 (2)反响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中的复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 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_____________. ②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解析:(1) NaOH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SO2+2NaOH =Na2SO3+H2O。 (2)S元素的价态从+4→+6,失去电子做表现复原性,故复原剂为Na2SO3。 (3)①很明显,假设3两种离子都存在。 ②参加硫酸的试管,假设存在SO32-、ClO-,分别生成了H2SO3和HClO;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假设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ClO-,否那么无;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假设紫红色退去,证明有SO32-,否那么无。 答案: (1) Na2SO3+H2O (2) Na2SO3 (3) ①SO32-、ClO-都存在 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假设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ClO-,否那么无 步骤3: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 假设紫红色退去,证明有SO32-,否那么无 (2023山东卷)30.(16)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 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枯燥的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参加过量_____,充分反响后,经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假设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解析: (1)检验SO2的方法一般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 (2) 收集枯燥的SO2,应先枯燥,再收集(SO2密度比空气的大,要从b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SO2易与NaOH反响,故D的作用是平安瓶,防止倒吸。 (3)因为在烧渣中参加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参加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除去剩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