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弘扬长征精神主持稿.docx
下载文档

ID:1366040

大小:25.86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弘扬 长征 精神 主持
弘扬长征精神主持稿 弘扬长征精神主持稿篇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决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决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沉着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那么国兴,少年强那么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弘扬长征精神主持稿篇二 翻开历史的篇章,时间定格在1936年2023月,长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在这部用血与火、苦与难、艰与险凝结成的英雄史诗里,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有太多值得我们感动的瞬间。学习长征精神,不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对于今天的我来说,发生在80年前波澜壮阔的那一幕已略显遥远,在我的生活中,长征是这样的。 小时候,长征是老师那儿听来的一个个故事。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毛主席说:“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强渡大渡河最关键的是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最关键的是渡河、跑路、过桥。可这18勇士渡的河,是以生命为代价强渡的大渡河;这18勇士跑的路,是穿着草鞋在崇山峻岭里超越人类极限的奔跑;这18勇士过的桥,是冒着枪林弹雨、难以爬越的泸定桥。长征的雄伟就在于靠着无可撼动的顽强意志,便能突破生存极限、创造人间奇迹。 长大了,长征是英烈纪念馆里的一幅幅照片。刚入伍时,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单位组织的红色旅游,从南昌到井冈山再到瑞金,当我看到一路上的英烈纪念馆中那么多年轻的照片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没有先烈们的牺牲奉献哪来我们今天的云淡风轻。长征会师的油画我们都看过,三万衣衫褴褛的红军将士突破重重险阻,最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看过的人无不为之鼓舞。但朋友们,你们可知道。那会师的人啊。已十不存一;那会师的路啊。两万五千里;那会师的精神啊。代代流传。长征的伟大就在于一路上的精神传承,终至华夏大地星火燎原、翻天覆地。 工作后,长征是身边鲜活的一个个典范。质控科xxx主任,放弃祖国安逸的工作环境、幸福的家庭生活、熟悉的亲朋好友,援助远隔万里、疫病横行的赞比亚一年多;心内科xxx主任,在酒泉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白天冒着40多度的酷暑、晚上睡在没有空调的房间,保障xxxx的身心平安;内分泌科xxx主任,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在糖尿病足治疗方法上推陈出新,造福千家万户。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一直传承的长征精神,是我们身边不朽的长征精神。长征的精神就在于不畏惧、不放弃,才成就了现在的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80年前的长征虽已定格,但长征之路永无止境。当年的红军将士靠着“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令敌人胆寒〞的血性胆魄赢得了天下,今天的我们同样有信心迎来医院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我们要像红军前辈那样,坚守远大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满怀闯关夺隘的壮志与豪情,保持攻坚克难的果敢与坚毅,听党指挥、铸牢军魂,不忘初心、继续奋斗,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主持稿篇三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1周年,随着岁月流逝,“她〞越来越有魅力“长征〞这个词语,对于我们而言,内容是熟悉的,以意识是深远的,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来时过越山谷,说不完的艰难和苦难。 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我们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虽然我们现在不用像他们一样再过那些艰苦的日子,但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他们的那种长征精神用到学习上来,用到我们生活中去,坚持走好我们的人生。 在一些人眼中,我们是平凡的,失败的,无能的,但学习差到连中学都没能毕业的爱因斯坦,对外语一窍不通的爱迪生,原来是个装订工的法拉第,做佣人的高尔基,数学一直到数华罗庚,15岁才真正致于学习的孔子等等,这些人的起点,比我们优秀吗。 在中国共产党的开展历史上,与遵义会议有着同等重要地位,并且有着惊人相似性的另一个转折点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会议同样是用和平、民主的方式更换了中央领导集体,并重新确定了方针路线,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针路线,一个在过去可能被视为背叛革命、大逆不道的方针路线。为什么会有这样开天辟地的转折。为什么会有这样历史性的会议。原因很简单,形势所迫。在遵义会议以前,红军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根据地,伤亡近十万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正是严峻的现实促使人们去重新思考,思考过去的方针路线是不是错了;去重新选择,选择一条新的符合实事求是原那么的道路。所以,我们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但我们在此之前付出了什么呢。付出了十万人的生命,付出了一个国家十年的时间。 在建国前夕,毛泽东曾经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到现在建国已经快57年了,我们的万里长征走到了第几步呢。1935年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1978年建国三十年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向我们不止一次的证明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在一个国家开展道路上的重要意义,只有有了一条正确的路线,人民才能跟着走,才能取得象长征一样的伟大胜利,象改革开放一样的辉煌成就。但历史也告诫我们,不要等失去了十万人的生命,浪费了十年的时间以后,才知道那一条道路是正确的。 第二篇:演讲稿:弘扬长征精神以下是由推荐的演讲稿范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决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决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沉着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那么国兴,少年强那么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弘扬长征精神演讲稿长征,挺起民族的灵魂 尊敬的首长、各位战友们: 大家好,我叫....,来...中队,我演讲的题目是长征,挺起民族的灵魂。 历史总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着,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猛烈的燃烧。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无数用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铁骨精魂的回忆。 1934年2023月16日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这就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然而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这群穿烂草鞋革命战士时,他不得不成认,这股头戴红星、脚踏草鞋的铁流之势是不可阻挡的。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心中那种信仰,那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精神,就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作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作为新时期下的消防军人,我们身边同样也不缺少这样的精神,我的老班长是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202223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老班长也到达了救援现场,在转移途中,他发现当别的群众都往山外撤离的同时一位老人却背道而驰的往山里赶,他连忙上去仔细询问,在得知原来老人60多岁的老伴和1岁的孙子还困在大山里时。他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并请求进山救人。获得批准后,班长与老人徙步走了七八公里才到达位于老人的家中,老人居住的平房几乎被夷为平地,几扇残墙摇摇欲坠。最后在房屋后的一块空地上,终于找到了满眼无助的刘老太和尚在襁褓中的小孩,他顾不得休息,立即背起老人往山外走。由于老班长所在的地区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灾区之一,道路崎岖险峻,再加之余震不断,情况十分危险,而老班长却不惧危险,背着老人和孩子小心翼翼的往山外走,当快要出山时,一条约50米宽的河挡住了去路,面对湍急冰冷的河水,他没有丝毫犹豫地涉水过河将救生绳牢牢栓在河对岸,然后依次将爷孙三人背过河,就这样在,往返走了三趟,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之后,终于将爷孙三人平安转移到平安地带,而老班长却因冰冷的河水刺骨导致腿部久久不能活动。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老班长心中那份信仰和精神支撑着他完成这样艰难的救援,像老班长这样的故事在我们消防部队曾经发生过无数次,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