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docx
下载文档

ID:1362452

大小:19.59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鲁迅 小说 中的 农民 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段佳玉 摘  要:鲁迅在我国的文学领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所描写的农民形象深入人心。本文中专门将华老栓、闰土、阿Q、祥林嫂等形象进行了梳理,并且这几个形象的特征都是非常鲜明的。鲁迅通过描写农民形象,表达了其意义和作用。从而让民众能够正视自己、了解阶级本质、描述困苦和打破枷锁。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意义和作用 一、鲁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民主战士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鲁迅在文学作品撰写、文学史研究、古籍校勘等方面都非常高的建树。其编撰的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著作,对我国后期的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毛主席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经典农民形象剖析 〔一〕愚昧的华老栓 在鲁迅的作品中,华老栓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其性格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但为了能就自己儿子的命,将资金大半生的积蓄都用来买“沾有革命者献血的馒头〞。华老栓固执地认为,这是可以就自己孩子命的药。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代表了当时封建社会剩余思想。对于这样的农民来说,他并不知道什么是革命者,只是从最为简朴的想法出发。从这个意义来说,充分说明了鲁迅在描写这个形象的过程中是深入研究过农民生活。而在鲁迅笔下,这个农民形象最大的特征就是愚昧。 〔二〕麻木的闰土 闰土在朝花夕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很多人也是从这个人物身上知道了“獾子〞、“捉鸟雀〞等等。可以说,小时候的闰土就是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的年轻人,经常把“迅哥儿〞挂在嘴边。但是,文中鲁迅再一次回到老家后,看到的闰土是被封建社会的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农民。对文中鲁迅的称呼也从“迅哥儿〞变成了“老爷〞,这是封建等级制度让这个原本富有正能量的人变得沉默无言。这就充分表达了闰土身上存在的麻木,对身边的所有一切都变得麻木了。 〔三〕自贱的阿Q 阿Q是人们对鲁迅认识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精神胜利法〞也是从这个人物形象中衍生出来。在文中有一段描写,阿Q被一群人打,把赌博赢的钱都抢走了。而阿Q也打了自己两巴掌,就好似自己打了别人一样,自鸣得意的就去睡觉了。而依靠作贱 自己的方式来求得抚慰的方式,正表达了这种农民形象的悲哀之处。而鲁迅就是用泼辣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农民形象,既好笑,有又可怜。本身自己就是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而通过贬低自己,从而获得心安理得。 〔四〕无力对抗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祝福中典型的农民形象,也是这部作品中非常出色的人物形象。由于受到很多不幸遭遇之后,这个人最终被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下死去了。在很多人眼里,祥林嫂的遭遇只是人们的饭后谈资,对于其的遭遇没有任何人关系。从这个角度,鲁迅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农村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祥林嫂只是受到不幸遭遇的结果,而农村压抑的思想、习俗才是真正的原因。所以,鲁迅通过自己的描写,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农民形象,并且应该正视农民。 三、鲁迅时代农民的意义和作用 〔一〕唤起民众正视自己 在国家处于动乱的年代,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正视自己,不能将自己看低。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应该拿出“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来。鲁迅将这些典型的农民形象描述出来,就希望更多的民众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从而,让更多底层民众有足够的意识来认识自己的能力、地位以及应有的尊严,这是鲁迅认真描写农民形象的重要原因。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说,通过阅读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对本国的重要作用。这才是让鲁迅的能力不会白费。 〔二〕指明封建社会阶级本质 鲁迅运用自己泼辣的描写方式,让农村中的经典形象得到宣传,从而让更多人知道农村人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中。从而以小见大,了解封建社会中的农民是最低的阶层,从而进一步说明封建社会的阶级本质。从这个意义上,鲁迅抓住了当时社会的本质,这充分表达了鲁迅作为一名文学家应有的良心。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让更多人看清楚这个世界上的本质,并且使用最为浅显的人物描写就到达了应有的目的,这是鲁迅的奉献。 〔三〕描写农民生活困苦 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中,能看出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主观色彩,鲁迅重点描述了农民的生活困苦。通过华老栓、闰土等角色表达出,这些人物出现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受到封建社會的毒害,他们也是受害者。从这个角度,鲁迅通过对农民生活细致的描写,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从而构建出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苦不堪言。这表达了鲁迅的深厚的描写功底,能让一个最为简单的农民形象,在我们这些人的眼中成为一个经典的农民形象。所以,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感觉出很不幸。 〔四〕打破农民精神枷锁 鲁迅在描写这些农民的过程中,都是在与自己老家相类似的环境中描写出来的,这就说明了造成这些农民不幸遭遇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环境。所以,在鲁迅的笔下,就能感受到希望打破农民精神枷锁。尤其是在描写闰土、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更是看出来农村形成的封建思想对农民的迫害。所以,当鲁迅将这些人物详细描写之后,就能充分看出来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农民身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精神枷锁。这也是鲁迅描述的农民形象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石高立.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贵阳师专学报,2023〔8〕:5-8. [2]阮秋娜.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2023〔4〕:17-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