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福贡县一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下载文档

ID:13609

大小:123.50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云南省 福贡县 一中 2023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云南省福贡县一中2023年-2023年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对纯碱(碳酸钠)采用不同分类法分类:①碱、②含氧酸盐、③钠盐、④碳酸盐,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假设SiO2晶体中Si原子被Al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K原子补充。当有25%的硅原子被铝原子取代时,可形成正长石,则正长石的化学组成为(  ) A. KAlSiO4 B. KAlSi2O6 C. KAlSi3O8 D. KAlSi4O10 3.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10Al+3V2O56V+5Al2O3 B. 2Mg+CO22MgO+C C. N2+3H22NH3 D. SiO2+CaOCaSiO3 4.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A. 水 B. 氯气 C. 硫酸氢钠 D. 二氧化硫 5.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 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 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 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 氮气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6.现有25 mL 2 mol·L-1Na2CO3溶液和75 mL 1 mol·L-1的稀盐酸: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到稀盐酸中 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到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是(  ) A. 均为0.84 L B. 均为0.56 L C. ①>② D. ②>① 7.下列关于反应KClO3+6HCl===KCl+3Cl2↑+2H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ClO3是氧化剂 B. H2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C. HCl是还原剂 D. KCl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 8.进行蒸馏实验时,温度计的位置应该是(  ) A. 将温度计插到蒸馏烧瓶底部 B.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高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低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相平 9.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aL Cl2和H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发现气体仍为aL。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燃烧后的气体,结果无气体剩余。由以上条件,推知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  ) A. Cl2∶H2=1 B. Cl2∶H2<1 C. Cl2∶H2≥1 D. Cl2∶H2≤1 10.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的个数比为(  ) A. 1∶2 B. 1∶4 C. 3∶4 D. 3∶2 11.下列各组溶液混合时,相互滴加的次序不同,现象也不同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12.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X为酸、Y为碱 B. 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 X为盐、Y为碱 D. 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13.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该温度下,将40 g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 A. 40% B. 28.57% C. 36% D. 26.47% 14.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2 mol氢气 B. 0.5 mol钠离子 C. 1 mol氦原子 D. 3 mol氧 15.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 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 的溶液80 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 mol·L-1 B. 6.25 mol·L-1 C. 7 mol·L-1 D. 6.75 mol·L-1 16.关于如下反应:HgS+O2Hg+S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离子反应 B. 该反应转移了2e﹣ C. Hg是氧化产物 D. HgS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17.将21.8 g 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18.6 g,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2 C. 2∶1 D. 2∶3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汞 ②浓氨水 ③氯化钠晶体 ④硝酸 ⑤干冰 ⑥蔗糖 ⑦硫酸 A. ①③④ B. ③④⑦ C. ②③④ D. ⑤⑥ 19.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体积浓度为12 mol·L-1的硝酸,加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充分反应后, 下列微粒:①、② Fe3+、③H+、④ NO、⑤ NO2,在该装置中一定大量存在的(  ) A. ① B. ①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20.在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馏烧瓶中加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 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相反 C. 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通冷凝水 D. 蒸馏完毕时,应该先停止通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21.200 mL 0.5 mol·L-1的盐酸与14.3 g Na2CO3·x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则x为(  ) A. 5 B. 6 C. 9 D. 10 2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OH-+H+===H2O B. 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O2-+2H+===H2O C.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BaSO4↓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2H+===H2O+CO2↑ 23.某学生做了如下4个实验: ①在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过量; ②在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③在含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 ④在少量盐酸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至过量。 下面4个图像,纵坐标为沉淀物质的量,横坐标为溶液中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上述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d) B. ②-(b) C. ③-(c) D. ④-(a) 2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 在此反应中,Y与R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 A. 32∶18 B. 16∶11 C. 8∶11 D. 16∶9 25.古瓷中所用颜料的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 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 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D.x等于6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氨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标准状况下,将500 L氨气溶于水形成1 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工业上常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合成硝酸的主要途径。合成的第一步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下列反应中的氨与氨氧化法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NH3===2NaNH2+H2↑ B.2NH3+3CuO===3Cu+N2+3H2O C.4NH3+6NO===5N2+6H2O D.HNO3+NH3===NH4NO3 工业中的尾气(假设只有NO和NO2)用烧碱进行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H2O和NO+NO2+2OH﹣===□  +H2O(配平该方程式)。 (3)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HNO3500 mL,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NO。固体完全溶解后,在所得溶液(金属阳离子只有Cu2+)中加入1 L 1 mol·L-1的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质量为39.2 g。 ①Cu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4)有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20 mL,加入0.25 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w(g)和Ba(OH)2溶液的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C 点混合液呈中性)。则原混合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图甲 图乙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  (填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d.氯化钙 (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  。不能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乙中的  装置(填序号)。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关闭K1、K3,K2连接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的气体必须依次通过盛有  试剂和  试剂的洗气瓶。 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尾气可用C装置处理,若尾气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  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8.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C、D、E、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试回答: (1)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要检验生成的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  、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