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麻栗坡民中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下载文档

ID:13594

大小:98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云南省 麻栗坡 2023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云南省麻栗坡民中2023年-2023年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 A.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可看作质点 B.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 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 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 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 B.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 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3.火车以76 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 A. 76 km/h是平均速度 B. 76 km/h是瞬时速度 C. 600 m/s不是瞬时速度 D. 600 m/s是平均速度 4.一个质点沿某方向做初速度为3 m/s的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t时刻开始,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为零后又逐渐恢复原值,关于质点此过程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速度和位移逐渐增大 B. 速度逐渐增大,位移先减小后增大 C.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位移逐渐增大 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位移先减小后增大 5.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越来越小 B. 加速度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 C. 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 D. 速率随时间有可能增大 6.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线可知其速度—时间的关系为(  ) A.v=(4+2t) m/s B.v=(-4+2t) m/s C.v=(-4-2t) m/s D.v=(4-2t) m/s 7.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则(  ) A. 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3倍 B. 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C. 物体A和物体B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 D. 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等 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 直铁丝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 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9.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根据数据作出F-Δx图象如下图实线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 A. 悬挂的钩码多,拉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B. 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时,读数小了 C. 有的数据不是弹簧的伸长,而是弹簧的长度 D. 所有数据都是用弹簧长度进行处理的 10.如图所示,物体在F=100 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质量m=5 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 m/s2)(  ) A. 10 N,水平向左 B. 10 N,水平向右 C. 20 N,水平向左 D. 20 N,水平向右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 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10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B.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 C.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小于c的平均速率 D.a的平均速率最大,b、c的平均速率相等 12.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定滑轮,两物体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下 B.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 C.Q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D.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13.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 A.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 B. 3 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 C.A、B两物体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t=1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14.(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C. 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 D. 在t1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 Hz) (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 (3)图乙中是连续的几个计时点,每个计时点到0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将一木板(图中未画出)竖直放置与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平行.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1)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 (2)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_______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 (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A、FB的合力F′; (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在拐弯前要减到合适的速度才能安全行驶,为了安全拐弯火车正在从180 km/h的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安全的拐弯速度为54 km/h,要求在50 s内恰好到达拐弯处,火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18.慢车以0.1 m/s2的加速度从车站启动开出,同时在距车站2 km处,在与慢车平行的另一轨道上,有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迎面开来的快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便到站停下,问: (1)两车何时错车? (2)错车点离车站多远? 19.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8 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 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0.5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g均取10 m/s2) 20.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图象由一段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求: (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 (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刹车的时间. 答案 1.B 2.B 3.A 4.A 5.B 6.B 7.D 8.D 9.A 10.A 11.AD 12.BC 13.CD 14.ABD 15. (1)BA (2)左 (3)9.72 m/s2 【解析】 (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为B、A.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所以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 (3)我们用逐差法来求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 a=m/s2≈9.72 m/s2. 16. (2)方向 11.40 (3)如图所示 (4)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F和F′相等 【解析】 17.0.7 m/s2 【解析】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因v0=180 km/h=50 m/s,vt=54 km/h=15 m/s a==m/s2=-0.7m/s2 即火车加速度大小为0.7 m/s2,方向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 18. (1)100 s (2)500 m 【解析】 (1)a1=0.1 m/s2,v=72 km/h=20 m/s, 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m/s2=0.1 m/s2, 设经过t时间开始错车, 则有:a1t2+vt-a2t2=x, 代入数据解得t=100 s. (2)由位移时间公式可得x′=a1t2=×0.1×1002m=500 m. 19.(1)6 N (2)5 N (3)0.25 【解析】(1)当物体刚开始被拉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1=11 cm-8 cm=3 cm,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弹力为:F1=kΔx1=200 N/m×0.03 m=6 N,此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fmax=6 N. (2)当物体匀速滑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2=10.5 cm-8 cm=2.5 cm,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弹簧的弹力为:F2=kΔx2=200 N/m×0.025 m=5 N, 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f=5 N. (3)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得:Ff=μFN=μmg,求得μ=0.25. 20.(1)0.6 s (2)8 m/s2  2.5 s 【解析】(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x1=12 m, 速度为:v=72 km/h =20 m/s 反应时间为:t1==s=0.6 s (2)开始刹车时,速度v=72 km/h=20 m/s,刹车过程的位移为:x2=(37-12)m =25 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有:v2=2ax2 可得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8 m/s2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刹车的时间为:t2==s=2.5 s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