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林树森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336490

大小:73.50KB

页数:7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林树森 省长 全省 水利 工作会议 致辞
林树森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22年2月24日) 春节刚过,省政府就在这里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认真总结这些年我省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水利建设和开展工作,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决心。在这次会议上,智明同志将作总结讲话,黎平同志将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与会的同志还要进行工作交流。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方向、坚决信心、明确任务,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水利建设和开展的积极因素,努力把今年的水利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开展取得新突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近几年我省水利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开展 “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开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2023年春节期间视察我省时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主线。几年过去了,盘点我们所做的工作,到底哪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开展。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作过一些分析。应该说,这几年来,我省各行各业开展均有了很大进步,为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开展历史性跨越打下良好根底的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财政支出。去年到达1358.76亿元,是2023年520.73亿元的2.6倍,今年肯定超过1520.73亿元,五年时间,头尾年增加202300亿。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到达2438.18亿元,是2023年202318.25亿元的2.4倍,今年肯定超过3000亿元,也是头尾年增加2022亿。三是低保、医保、“普九〞、农村危房改造等重大民生问题通过系统的制度安排从总体上得到根本解决。四是交通。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202322年开工建设后,去年贵阳至昆明、长沙、重庆、成都快速铁路又获国家批准立项,支撑省会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的几条骨干铁路全部纳入国家近期建设方案;县县通高速公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去年建成通车里程1188公里,是2023年的2.1倍,目前在建2023公里,预计到2023年将到达4000公里。五是水利。近几年,在中央和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水利建设的一些重要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整个水利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开展。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长期以来,我省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最大的原因就是投入缺乏。直到2023年,全省水利总投入仅为7.75亿元。为了加快水利建设,2023年下半年我们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省级财政新增1亿元用于水利建设,此后每年都不断增加水利投入。去年全省水利投入到达55.18亿元,比2023年增长了6.1倍,其中省级财政投入23.64亿元,比2023年增长了9.8倍。2023年至202322年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1亿元,是“十五〞的2.15倍。 第二,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攻坚战向纵深推进。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全力推进“滋黔〞一期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烟水配套工程、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加快实施,去年全省新增解决32023万农村人口饮水平安问题,近四年已累计新增解决744万,相当于“十五〞的1.2倍,“十一五〞规划解决120230万农村人口饮水平安问题的任务可确保完成;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2023年的0.37亩提高到去年的0.58亩,增加0.21亩,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任务。正是由于这些年我省水利条件不断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和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对有效抗旱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我省在遭遇高温干旱天气的情况下,粮食又获丰收,总产量到达1168万吨,创历史新高。去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2023%左右,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较快的年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水利等根底条件得到了改善,不仅粮食生产有了保障,而且农民可以腾出更多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种植蔬菜等大宗特色农产品,开展商品经济,增加收入。 第三,初步探索出了适应我省省情的现代水利建设新路径。针对我省地形起伏大、水渠漏失率高、渠系水利用率低的实际,202322年以来,我们按照现代水利的理念,积极推广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集约节约用水、提高水源工程利用率,促进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探索了路子。目前全省通过长距离管道集中式输水已解决220万农村人口饮水平安问题,最长输水管道到达了39公里。去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工了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这样一个贵州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支渠以下均设计为管道输水,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同时,针对我省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充足、水质优良、勘查开采本钱较低且合理开采不会造成地表塌陷的实际,我们加大了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使地下水在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322年以来全省投入资金1.2亿元,已在缺水地区勘查钻探地下水成井231口,总涌水量每天16.7万立方,提供开发利用前景较好、近期可集中开发供水的地下河60条、岩溶泉22023个,可解决180万农村人口饮水平安问题。近几年我们初步探索出的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实现水源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的路子,就是一条适应我省省情的现代水利建设之路。 近几年我省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开展,使我省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迈出了重大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民生的改善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全省水利系统广阔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奋战在全省水利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我省水利建设面临实现更大跨越的良好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建设面临良好形势,完全有可能实现更大的跨越。归纳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我省水利事业开展持续向好的态势已十清楚朗。现在大家讲到形势,都认为今年整体经济形势还不明朗,不确定因素很多,是最看不清楚、最复杂的一年。但对于我省水利建设来讲,不存在看不清楚形势的问题。从已有工作根底看,这几年来我们在水利根底工作薄弱、财力紧张的困难情况下,仍然实现了水利建设的跨越式开展,进一步坚决了全省上下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信心和决心。从水利建设面临的宏观环境看,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水利上,并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等重要文件中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这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从水利投入看,现在国家在重视大江大河水利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饮水平安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程的投入,这为大工程相对较少的我省争取中央更大支持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随着我省财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拿出更多资金用于水利建设。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中央还是省里,对水利的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此,当前我省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是十分有利的,全省上下特别是水利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形势看清,不能有丝毫动摇。 第二,我省水利建设初步进入了科学开展的轨道。科学开展观强调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我屡次讲过,对于当前我省所处的开展阶段,最关键的是实现可持续开展,因为目前我省生产力开展水平低,我们的开展即便暂时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但只要是可持续的,下一步可以调整、修正,使国民经济逐步纳入全面、协调的轨道;如果我们的开展是不可持续的,那么再全面、再协调,几年过后就不可能进一步开展了。大家都很清楚,这几年我省水利建设无论是投资、工程,还是整个思路,都是贯彻可持续开展和现代水利理念的,也就是工程设计和技术手段要科学、合理、有效,工程质量要有保障,今天做的一定要对明天有用,不能做无用功。前些年我省水利投入一年才一两个亿,投资少、工程量少,还没有条件提现代水利。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在讲现代水利,就是因为有这几年水利建设打下的根底,有持续大幅度增加的投资保障,我们加快现代水利体系建设具备了客观条件。现在大家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我们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口号,而是用来指导、衡量、考虑我们的工作。也正是因为有科学开展观的指导,我们才初步进入了现代水利建设的轨道。 第三,依法治水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最根本要求。应该讲,这几年我省在依法治水上是做了大量工作的。一方面,我们在立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制定出台了XX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方法、XX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方法、XX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管理方法、XX省水文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政府规章;另一方面,在执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通过依法征收水利规费,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而且为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提供了重要补充。尽管目前我们在有的方面还存在缺陷,特别是在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还亟需加强,包括如何尽快适应全流域水利建设管理的新要求,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这些都不影响一个既定事实,就是这几年全省上下在依法治水上已形成共识,水利事业开展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四,我省引进、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干不成。而通过实践引进、培养、锻炼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年,我省水利系统就是这样干的,通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这个大舞台,引进、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不少基层单位都引进了大学毕业生,很多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水利工作者,也积累了新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贵州做事,千万不要因为工作水平起点低就轻易放弃,只要大家认准目标,咬紧牙关,硬着头皮,把住质量,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完,整个工作水平就上去了。有了第一次成功,就会有第二次,只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就拿正在建设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来说,只要我们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把这项工程做好了,肯定可以锻炼出一支高水平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届时我们就可以把整班人马调过来投入到开发其他大型水利工程中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不仅要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更要靠事业留人,只要能让各类水利人才的事业开展有空间、有舞台,同时把教育、医疗、居住等配套环境营造好,解决他们的子女就学、家庭生活等后顾之忧,我们完全可以吸引和留住更多水利人才,以适应全省水利事业加快开展的需要。 三、科学统筹,加快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 对于构建现代水利体系的根本原那么、目标设置和内容确定,我在去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已经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希望大家继续抓好落实。在我省可供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快现代水利体系建设,关键是要系统谋划、科学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具体来讲,无非就是三件事: 第一,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水源是水利建设的根底。成都平原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有保障,仅一个2260年前修建的都江堰,水量就超过20230亿立方,而我们现在全省一年的用水量还不到20230亿立方,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所在。我省有93%是山地,每年平均有1240毫米的降雨,到底我们有多少水源可以利用,必须首先搞清楚,否那么水利建设永远摆脱不了被动局面。水源无非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对地表水而言,这是我们传统水利工作的关注重点,我们有经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系统地分析和提高认识的概念。另一个不是我们传统水利工作关注的重点领域就是地下水。这几年省里为什么要下那么大的决心搞地下水勘查。说到底就是为了找水源。省里对地下水勘查的投入是一年比一年多,202322年我们安排了2022万元,202322年安排了4000万元,202322年安排了6000万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根据我省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水资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