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马丙祥脑瘫康复的发展神经发育学理论→运动控制理论、神经重塑理论Vojta、Bobath→Bobath、PNF、Rood、运动再学习……康复理念:国际功能分类(ICF)身体功能→参与、社会、环境早期诊断,早期康复→长期康复,全面康复传统力量的训练—四肢“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20世纪90年代初,在运动员的训练中,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以稳定骨盆和脊柱、传递和衔接上下肢力量为主要功能的核心力量,在竞技体育的运动中,尤其是对于那些技术性强难度高的运动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先后提出了“核心稳定性(CoreStability)”和“核心力量”(Corestrength)的问题。“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即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竟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力源”。因此,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而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Pu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脊柱稳定性(spinalstability)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涉及3方面的问题或系统: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1989年美国旧金山脊柱研究所(SFSI)在其设计的“动态腰椎稳定计划指南”中提出了中位脊柱(neutralspine)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它是核心稳定性的最早来源。1992年,Punjabi又提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认为人体的核心稳定是一种“稳定人体系统,以使椎间的中部区域保持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能力”。“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2000年之后,核心稳定性日益受到运动医学专家的重视,Willson等人提出,核心稳定性是腰、骨盆和髋构成的复合系统预防脊柱弯曲的能力,以及脊柱在受到干扰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同时他们还认为,核心稳定性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