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文写作与作者的思想政策水平.docx
下载文档

ID:1288445

大小:20.87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文 写作 作者 思想 政策 水平
公文写作与作者的思想政策水平 一、思想政策水平的重要性 思想致策水平是决定一篇公文委量的灵魂大量的公文写作实践充分证明,一篇公文写作质量盼上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思想政策水平的上下。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我在认识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评判一个作者的写作能力,往往只着眼于他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平,而无视了思想政策水平这个关键性因素,这是很偏颇的。由于公文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承载者,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常都要以公文形式来发布和传达,具有高度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和现实的效用性,是用来指导和推动公务活动开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对作者的思想政策水平要求非常高。可以说,作者思想政策水平的上下,是衡量一篇公文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公文写出来以后,之所以不符合领导意图,不符合实际需要,有的居然改了又改,甚至推倒重来,在很大程度上说,倒不是因为写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而关键是其思想政策水平不够高:这就是说,即使你的语言表达水平较高,但是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也写不出好公文来。这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 二、提高思想政策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要实现上述要求,公文起草者首先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至少要懂得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要懂得政治经济学,要掌握一定的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在起草公文时不出现政治上、原那么上的失误或不周,才能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融会贯穿到所起草的公文中去。例如根据新华社2023年4月7日电讯,XX省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红头文件,给市直机关和各乡镇农场下达喝酒任务。明确提出全市各部门全年喝小糊涂仙系列酒的价值总目标为200万元,完成任务的按照loq奖励,完不成的那么通报批评。这件事显然是一件公然违反党的政策的典型事例,用下发红头文件的形式来部署喝酒事宜,这在全国还是一个创造,真所谓喝小糊涂仙,,办糊涂事,实乃惊天奇闻。无独有偶。2023年8月19日,针对番茄茄新品种品尝活动,明确规定区直属各部门、直属机构、乡、镇、街道办事处广阔干部职工,裂9月5日为止,每人必须购置20230斤番茄,费用由各单位自行解决。这也是与党的政策精神相违背之举,因为番茄滞销不能让公众埋单,这样做属于行政摊派。还有,某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制发的关于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宜评聘高级技术职称的通知一文开头局部讲到:鉴于目前我市高职指标十分紧张,对一些虽确有真才实学,并作出突出奉献,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这次lsquo;微调rsquo;中暂不宜办理申报lsquo;高职rsquo;手续。这一理论显然与中央的一系列文件中所规定的对虽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作出突出奉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提法是背道而驰的。出现这样的问题,难道是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xx区区委办、区政府办公室及某市职称改革办公室的有关公文起草人员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吗。显然不是,关键在于其思想政策水平的不够,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和把握上的失准。因为只有认真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真正做到吃深、吃透,才能够使我们在起草公文时做到准确无误,切合实际。为此,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尽可能地多看一些报刊和文件。报刊,是指那些党报党刊,主要是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求是杂志;此外就是那些地方性的报刊如省市级的党报党刊等等;文件,主要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市委、市政府的文件,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等等。当然,有时受到阅读范围的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条件看得到;把两报一刊和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精神掌握准确、清楚了,我们从事公文写作就有了根本的政策性依据,就能够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思想政策的准确性=而一些政策性提法的准确性,或者说是表述口径的标准性和统一性,那么是我们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尤其应当引起注意的:实践中,很多人不注意这一点,以至于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效用的发挥:铡如剜底是说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还是说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应当是后者。又如,是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是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是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政治协商制度。应当是前者。这一表述,在实践中经常被人们弄错。实际上,早在第七次全国人代会上i就有不少代表提出来过,建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下字拿掉,这样更加具有亲和性。还有,关于三讲的提法,究竟是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还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是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不少人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容易认为是前者,实际上应当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因为党中央屡次强调过把讲学习放在三讲之首的原因。再如,是说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开展,还是说促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开展,还是说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开展。应当是前者。再比方,究竟是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还是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还是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应当是中间的表述为对。还有,究竟是说德智体全面开展,还是德智体美全面开展,还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开展。关于这个问题,有其特定的历史形成的过程,最早的提法是德智体全面开展,有一段时期,文件和报刊上的表述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而党的十六大文件中的表述那么是德智体美全面开展。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提法,有时经常被我们用错。要防止这个问题,就得多看文件和报刊。又比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出现了一些新的政策性提法。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注意到,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的内涵,说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开展前景的新征程: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述细节的变化,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开展的、开放的,只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又如翻两番的提法由原来的总量改为人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22年翻一番,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22年翻两番。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翻一番的目标已提前在2023年实现。在十七大上,XX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胡有兰代表说,gdp反映出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实力,却不能表达人民在经济开展中获得的实际收益。2023年中国cdp总量排世界第四,但人均gdp却排在百名之后。将gdplsquo;翻两番rsquo;的目标由lsquo;总量rsquo;变为lsquo;人均rsquo;,表达出党将开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 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根底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3年比2022年翻两番: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还有,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经济开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未来经济开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开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此外,还有像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再比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期间与江苏代表团一起审议报告时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开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开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开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开展,2023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开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此外,还要多听听播送,多看看电视,多了解一些实事,多思考一些问题,逐步把自己的思想政策水平提到一个应有的高度。舍此,别无他法。要做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要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观察问题的角度,就是看问题的立足点,就是占位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不同。许多经验说明,掌握正确看问题的角度,学会分析、综合和归纳,是写出好公文的关键。没有思想政策水平的提高,要想把问题表达准确,表达清楚,往往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一文,其中小平同志就决议的起草问题先后九次与起草小组的同志谈话,这些谈话主要是教给大家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应该说,当时决议的形成,难度是确实是很大的,难就难在既要对左倾错误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又要坚决维护党的优良传统,维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可以说,邓小平同志以超人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高度成熟,对这些极端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历史问题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和结论。小平同志围绕解决这些重要而又复杂的历史问题所做的屡次重要讲话和谈话,站得高,看得远,引导大家站在历史的角度,从全党的利益出发,客观地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使起草的同志防止在认识上出现偏颇,给人以非常深刻的教益。正是由于小平同志在重大原那么问题上反复指导,后来又经过党内上上下下几千人讨论,起草小组20多位同志反复修改,终于写出一个非常成功的稿子,使之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文献。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材料的组织、语言的运用、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政策水平。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