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发展普惠金融的贵州实践与思考.doc
下载文档

ID:1237720

大小:56.50KB

页数:4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发展 金融 贵州 实践 思考
开展普惠金融的贵州实践与思考 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应该具有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效劳不到的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提供时机。作为西部省份的贵州,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城乡金融统筹开展任重道远,必须依靠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 普惠金融从本质上讲,是要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效劳,所有人都能以可承当的本钱获得金融效劳,有效参加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普惠金融首先表达了一种公平的理念;其次,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效劳不到的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提供时机;第三,普惠金融不应该是慈善金融,应该具有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普惠金融区别于财政转移支付及公益资助等的重要属性。 突破难点和瓶颈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人均gdp全国垫底,是全国的扶贫攻坚重点省份,也是全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瓶颈。 XX省农信社目前是贵州最大的地方金融法人机构,全省有84家行社、2400个网点、2.5万名员工。XX省农信社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大突破,与勇当开展普惠金融主力军是分不开的。2023年末,全省农信社近2022亿元贷款余额中,涉农贷款余额1720亿元,占比87%;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0亿元,占比65%以上。全省95%以上的农户贷款、90%以上的涉农贷款、70%以上的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和46%以上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都由贵州农信发放。 一是启动农村信用工程,助推“诚信贵州〞建设。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广泛开展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立活动,并主动把农村信用工程创立活动融入诚信农民建设中,既破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瓶颈,又推动了农村诚信建设,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 省联社从建设“诚信贵州〞出发,于2023年率先在XX县区XX县区创立全国第一个农村金融信用县,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信用工程创立的层次。截至2023年底,在全省780万农户中,建档农户747万户,建档面95.8%,评定信用等级农户数672万户,评定信用户641万户,累计贷款支持农户687万户,全省创立信用组51095个、信用村7557个、信用乡镇524个,创立农村金融信用县10个。 自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以来,贵州农信采取利率优惠政策,少收农户贷款利息21亿元,并采取方便灵活的贷款方式,为农户节省贷款手续费3亿元,有效降低了农民融资本钱。同时,贵州农信在全省开展以诚信社区、诚信商圈、诚信小微企业为主要内容的XX县区信用工程创立活动,在打造城乡信用工程的根底上大力营造“信用是金、信用生金〞的良好金融生态气氛,助推“诚信贵州〞建设。 二是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效劳中心,支持小微企业开展。截至2023年底,贵州农信成立95家小微企业金融效劳中心,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性贷款余额1279.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5.17%,共支持150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开展,直接和间接带动500余万人实现就业。同时,全省妇女创业贷款余额111.21亿元,支持大学生创业贷款余额7960万元,带动了近74万人就近就业。 三是实现乡镇根底金融效劳全覆盖,让农民享受便捷金融效劳。贵州农信通过设立固定网点、便民效劳点,布设atm、pos机、农信银自助效劳终端等,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根底金融效劳全覆盖,根本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架设城乡的金融效劳网络,让城乡广阔农民、社区居民、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金融效劳。 截至2023年底,贵州农信已在全省267个金融效劳空白乡镇设立机构网点,覆盖2955个行政村218万农户,实现乡乡有信用社、村村有便民效劳点,根底金融效劳覆盖率到达了100%,其中有185个乡镇便民效劳点升格为固定网点。设立机构网点和便民效劳点后,广阔农民能够方便就近办理存取款、贷款、领取低保和涉农补贴等金融业务,每年节省往返车船费到达2.3亿元;全省农信社通存通兑免费,累计为农民节省手续费达5.2亿元。同时,在城郊商贸流通区、农村遥远地区行政村或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安装农信银自助效劳终端3556台、pos机8312台、atm1290台,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捷、便利、平安的金融效劳。 四是建立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为解决农民工金融效劳缺失问题,贵州农信树立“效劳跟着农民走〞的理念,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推出为农民工量身打造的“外出创业贷款〞“返乡创业贷款〞“困难帮扶贷款〞等信贷品种,逐步创立了“效劳点+党支部+联络员+农民工〞的效劳模式,为农民工提供贴身效劳,走出了一条金融支农的新路子。在贵州籍农民工较多的广东、福建等省〔市〕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效劳中心,有序引导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贵州农信已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27亿元,涉及农户8万余户,带动近20余万农村充裕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五是推出农民工银行卡,拓宽农民工支付结算渠道。贵州农信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开通“农民工金融效劳绿色通道〞,率先在全国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效劳,持卡人可在XX省内县及县以下农信社柜台取款和查询有关情况。贵州农信为全省580万农民工提供了平安、便捷的金融效劳。 六是实现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保障补贴资金平安。XX省联社与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等部门协作,从2023年起对中央和省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采取省级通过农信社直接发放的方式,改变以往通过省、地、县三级财政逐级下拨资金,最后发放到涉农补贴农户的做法。全省农信社以“信合惠农一折通〞为载体,代理兑付涉农补贴资金,减少了涉农补贴资金兑付的中间环节,有效防止了补贴资金的“跑冒滴漏〞,保证了涉农补贴资金平安。目前,贵州农信已通过“信合惠农一折通〞累计无偿代理发放中央和省级涉农补贴资金300亿元,让全省1497个乡镇740万农户及时、平安、方便地领取涉农补贴资金。 七是成立信合公益基金会,承当社会责任。2023年,贵州农信组建XX省首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基金会,方案未来十年从利润中捐出45亿元用于贵州的教育和生态移民扶贫事业。目前,启动“信合情。同心梦――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和“诚者信合。梦圆金秋助学行动〞,支持全省扶贫开发、教育“9+3〞方案等。在“信合情。同心梦――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中,无偿资助2400万元。另外,贵州信合积极与团省委共同发起“春晖行动〞,开展了“春晖感恩教育〞“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开展〞“春晖映晚晴〞“温暖贫困母亲〞“春晖助学〞等系列主题活动。近年来,省联社共向社会捐助资金近3000万元。 纵深推进形势严峻 通过结合业务推进普惠金融效劳开展,贵州信合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开展,但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开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局部经营网点尤其是根底金融效劳薄弱地区的经营网点亏损比拟严重。贵州农信根底金融效劳薄弱地区多数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少、经济总量较低,农信社业务拓展受到严重制约,加之设立网点的固定资产、人员、运维本钱高,保本点难以到达,每年亏损近亿元,亏损情况比拟严重。 其次,自身盈利模式单一。贵州农信目前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收入来源结构极为单一。随着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必将加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随时可能推出,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随之兴起,贵州农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剧烈市场竞争,依靠传统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贵州农信整体以盈补亏的能力将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效劳的能力也将随之受限。 第三,业务开展风险较高。贵州农信以效劳“三农〞、效劳小微企业为使命,由于涉农及小企业贷款小额分散,缺乏有效抵押、担保,加之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缺乏,贵州农信承当了较高的业务开展风险,开展普惠金融的能力也随之受限。 第四,国家扶持政策不完善。例如受到人民银行贷款规模限制,头寸无法投放,大量信用评级较好的农民无法得到贷款等。 需形成多方合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开展普惠金融,这更加坚决了贵州农信继续将普惠金融事业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但是,作为西部省份的贵州,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城乡金融统筹开展任重道远,仅靠贵州农信一家之力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政府要“给力〞。各级政府应落实有关对农信社的扶持政策,并通过政府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吸引保险、证券、担保公司等机构参与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以及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供和增强农业生产和涉农贷款风险保障。 二是同业要合作。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是银行业共同的目标与责任,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信社等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农信社遍布城乡的效劳渠道,将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丰富的产品与效劳、政策性银行实惠的政策和资金等整合效劳于“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开展普惠金融注入强大“正能量〞。 三是法规要健全。目前,农信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迅速,但没有专门标准其运行开展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时只能以已有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贷款通那么等为依据。但是,面向农村地区的金融效劳有其自身特点,这些针对传统金融效劳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呼吁相关立法部门要立足于“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效劳需求的实际,充分考虑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情况,建立健全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开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普惠金融保驾护航。 第二篇:宁波通商银行普惠金融效劳的实践与思考宁波通商银行普惠金融效劳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改革的开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所有人群,对于助推城乡一体化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宁波通商银行本身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围绕如何加快普惠金融开展这一主题,从宁波通商银行普惠金融效劳的实践以及在践行普惠金融效劳中所遇到的难题,对下一步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等三方面来探究普惠金融效劳内在规律,以全面提升宁波通商银行普惠金融效劳的水平。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微创新困难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144-04 宁波通商银行的前身是原成立于1993年3月,由印尼金光集团控股的XX省首家外资银行――宁波国际银行。在XX市政府的主导下,2023年启动重组改制工作,通过引入国内13家优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股东,于2023年4月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家由外资银行成功重组改制的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国有企业为大股东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为深入贯彻监管部门关于普惠金融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等新经济形势的挑战,宁波通商银行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实践,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开展,不断提升客户效劳,为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开展做出了奉献。 一、开展普惠金融效劳的实践 宁波通商银行一直恪守效劳甬城千万家的宗旨,全面推进“向下、向小、向个人、向特色〞的“四向〞转型战略,在普惠金融效劳上开启了四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即效劳小微,助力XX市域经济升级提速的实践;全力推进个性化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效劳于“三农〞的实践;大力拓宽国际金融效劳的实践,通过推进这四大实践活动,切实提升银行普惠金融效劳的覆盖面、渗透率和便利性,大力支持了小微、涉农、民生事业等国民经济较薄弱环节的开展,并取得积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效劳小微,助力XX市域经济升级提速的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