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卫生监督保障中华食品信息网www.foods-info.com让我们努力工作以告慰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骨肉同胞!磨难时,人民更加团结!风雨中,祖国日渐强大!卫生部公布:1、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九个方面内容)2、四川省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试行)(共七章)已挂在中华食品信息网第一、抗震救灾食品卫生保障灾区的食品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内容,需要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一、抗震救灾食品卫生保障工作重点是:(一)对救援食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二)灾区原有食品的清挖整理与卫生质量鉴定和处理;(三)对灾区在简易条件下生产经营的集体食堂和饮食业单位进行严格卫生监督和临时控制措施;(四)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以居民家庭预防食物中毒为主。二、需要重点预防的食物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灾民食用已死亡畜禽肉和未很好保藏的米饭、蔬菜食品特别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需要及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二)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农药、亚硝酸盐等)引起。食入化学有毒物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停止食用毒物,及时进行催吐、洗胃、灌肠,使用特效解毒药等。如亚硝酸盐中毒给予美蓝,有机磷中毒采用阿托品和氯磷定、解磷定,砷中毒采用二巯基丙醇,条件允许时应送医院抢救。(三)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会引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该类中毒一般采取洗胃、急救和对症治疗。三、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应急处理(一)对病人紧急处理和报告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对病人及时诊断和急救治疗并向当地卫生监督和疾控中心报告,内容包括食物中毒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中毒食物。(二)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处理1.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通知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以后才能食用。2.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固体食品,可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消毒,消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