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王竞军主要内容•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述•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诊断•4、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治血管内导管的种类•中心静脉内导管•有创血压监测导管•PICC•输液港•普通周围静脉留置式套管针•血液净化治疗导管•介入治疗时植入的各种导管•ECMO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用途•1.测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估计体液多寡。因为测量中心静脉压这项用途,在台湾医院常以中心静脉压作为的CVC的讹称。•2.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3.长期肠外营养,长期抗生素注射,长期止痛药注射的给予途径。•4.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较具刺激性的药物,改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例如:胺碘酮等。•5.血液透析的管道,如血浆置换或洗肾•6.肿瘤的化疗,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药液外渗,•7.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8.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定义•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出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T≥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计算方法•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例数•CRBSI=(感染例数/总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日数)×1000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状态•在美国: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感染之一,占整个医院感染的10~20%,ICU病人有10%经历CRBSI,发生率5例次/1000天。•20世纪70年代:CRBSI发生率8%,共发生215万例。•20世纪90年代: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15亿次,中心静脉导管>500万次,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其中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尤其与非隧道中心导管相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状态•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2573例CRBSI的病死率为14%,归因分析CRBSI的死亡率为19%。•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8.2%,显著高于其他细菌引起者(P‹0.00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0.7%,显著低于其他细菌引起者(P‹0.001)。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我国VAP发生率是美国的5~10倍!•CRBSI发病率不到美国的一半!•说明CRBSI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