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隧道掘进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法及工程实例.doc
下载文档

ID:1194199

大小:5.32M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隧道 掘进 断层 破碎 施工 方法 工程 实例
隧道掘进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法及工程实例 隧道掘进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法及工程实例 ---13级土木6班刘志明1308230231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这种通过大山大河的方式被广泛的采用。遇到断层破碎带是隧道掘进的很大的问题,本文整理归纳了常见的断层处理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的工程实例分析。 关键词:隧道;断层;施工 0 引言 隧道围岩稳定是隧道掘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断层破碎带区段围岩稳定性特别需要重视。本文简单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国内几个不同的隧道断层施工实例的分析总结了隧道断层施工几种工艺。 1断层破碎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 断层交会和断层归并复合很容易引起围岩失稳, 断层的其他要素如风化程度、断层走向与隧道中线走向的夹角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也很大【1】。断层交会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大, 因为其与单一式断层相比, 明显扩大了断层的规模, 增加了断层的裂隙、空隙的密度,增大了裂隙、空隙, 从而降低了破碎岩石、角砾的胶结程度和黏着力。另外, 由于断层交会复合为不同走向断层相交, 所以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比断层归并复合还要大很多。 2 断层施工技术 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断层及其破碎带的难度特别大,是非常容易出事故的地段。在高速公路、铁路隧道等大量施工中经常面临断层的处理问题。 在隧道掘进的过程中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定位断层破碎带的位置,提前采取措施,解决或降低断层破碎段的不良影响。主要措施有: ⑴通过超前帷幕注浆固结岩体,并封堵地下水通道; ⑵施做超前小导管和超前大管棚等超前预支护措施,加固围岩; ⑶采用短进尺、短台阶的开挖方法,并预留变形量; ⑷增强初期支护的强度,并及时封闭成环; ⑸二次衬砌加强。 在施工技术上,我们需要注意几点要求: 1 超前小管棚施工      在破碎的松散的岩体中超前钻孔,打入小导管,这个小导管采用的是每根4m的长度,一端加工成尖锥形,而另一端要设置4排孔眼,这有利于小导管将浆液推进和渗入破碎岩体。为了防止浆液从其它的孔眼中溢出来,注浆前要把那些孔眼都安装止浆塞,顺序是先从两侧拱脚向拱顶。而且注浆时要把孔眼之间相隔开,不可以连续的注浆,从而达到固结效果,又能控制注浆量。      2 隧道的开挖      隧道开挖技术是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关键技术,洞口开挖可以选择机械施工,而对于洞身开挖可以选择简易自拼装台车钻眼,配以多段毫秒雷管,并在周边眼选择专用导爆管,以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对于隧道出碴,可以选择装载机,配以自卸汽车,而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选择12米长大模板台 靠椅山隧道出口右线YK147+ 230~ YK147+ 156段设计中,隧道经过的地层岩石主要为弱风化和微风化变质砂岩,厚层夹薄层块状结构,为软弱结构层,局部碎裂,易沿层理分离,完整性及稳定性较差,基岩裂隙水发育。洞顶有二条溪流通过,常年流水,小溪地表水可全部渗入洞内。开挖中,局部呈褶皱压碎镶嵌结构,断层属正断层,其间夹强风化泥质页岩,遇水软化,岩体稳定性差。拱部左半部为黄褐色不规则体,钻孔探测,有黄泥水成股涌出,判断为破碎带。地下水大量渗入洞内,日涌水量1440m3 /d左右。 3.1.2 施工方案 参考国内外类似大跨度隧道工程实例,针对靠椅山隧道断裂破碎带的特点及工期要求,在施工中,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拱部软弱体的多台阶、全断面开挖施工。上半断面在支护环的保护下,领先开挖,形成伞形结构。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下,形成预先堵水加固围岩,达到止水并在工作面周围形成一个承载壳—— 地层自然拱。 3.1.2.1小导管超前支护预注浆【2】 ( 1)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壁厚3. 5mm热扎无缝空心钢管,钢管前端呈坚锥状(尾部穿过工字钢腹板开孔孔口)管壁四周钻6mm压浆孔,尾部1m不设压浆孔,单根管长3. 8m。 ( 2)超前小导管的布置及参数: 其尾部穿过初支中采用腹板开孔的I18# 工字钢,纵向间距1. 0m,环向间距40cm,以14°外倾角布设于拱部150°范围内。 ( 3)注浆参数及压浆方案的确定。综合考虑到凝胶时间,结合岩体围岩松散程度与抗压强度、工程成本、施工操作,以往验证及现场实验,注浆决定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水泥与水玻璃体积比1: 0. 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控制为35Be,模数取2. 4;单孔注浆量由浆液扩散半径及围岩的孔隙率确定。 ( 4)止浆盘设计: 在洞内掌子面施作超前小导管的周围1. 5m范围内喷C20混凝土25cm厚,做止浆盘。采用麻丝胶泥孔口止浆。 ( 5)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 主要材料为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磷酸氢二钠; 主要机具为注浆泵( ZTGZ-60 /50型双液注浆泵) ,立式灰浆搅拌机,孔口混合器及其它设备(自制) ,孔口管及注浆管。 3.1.2.2施工效果 由量测结果知,围岩在开挖后即产生变形,随着掘进的推进,位移逐渐增大,在整个断面开挖后,曲线逐渐出现缓和,慢慢趋于稳定。拱顶下沉最大29mm,周边位移最大21mm。从变形情况可以看出,施工方案合理、科学,支护参数及时有效。 3.2 洞子崖隧道 3.2.1 工程概况 包西铁路洞子崖隧道位于陕西省澄城县洞子崖村东南侧, 西延至铁路洞子崖车站左前方。隧道为DK683 +062 ~ DK684 +385段, 全长1323m, 为双线铁路隧道, 全隧道位于直线地段, 洞内线路为5.4‰的单面下坡, 开挖最大高度为12.1m, 最大宽度为14.7m, 最大开挖断面积为143.65m2。洞子崖隧道DK683 +938 ~ DK684 +076段属杜康沟断层破碎带, 其中DK683 +938 ~ DK684 +004段为浅埋段, 隧道埋深浅、围岩较破碎, 施工中易出现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坍塌等现象。全隧道采用一个工作面由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 3.2.2施工方案 洞子崖隧道杜康沟断层地段多为断层泥砾, 岩体呈角砾松散结构, 属Ⅴ级围岩, 该断层带最小埋深为18m, 施工中易出现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坍塌等现象。施工时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 遵循“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 防止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施工时出现拱顶下沉、水平收敛等现象。 3.2.2.1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说明如下。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工艺和施工顺序详见施工工序示意图(图2)。 图1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示意图 第一步:(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导坑超前支护;(b)弱爆破开挖①部;(c)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d)施做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即初喷4cm厚混凝土, 架立20b型钢钢架和18临时钢架, 并设锁脚锚管;(e)导坑底部喷18cm厚混凝土, 施做①部临时仰拱, 安设18横撑;(f)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a)在滞后①部4 ~ 6m后, 弱爆破开挖②部;(b)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c)施做②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即初喷4cm厚混凝土, 接长20b型钢钢架和18 临时钢架, 并设锁脚锚管;(d)导坑底部喷18cm混凝土, 施做②部临时仰拱, 安设18横撑;(e)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在滞后②部4 ~ 6m后, 弱爆破开挖③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第一步。 第四步:在滞后③部4 ~ 6m后, 弱爆破开挖④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第二步。 第五步:(a)在滞后④部4 ~ 6m后, 弱爆破开挖⑤部;(b)施做⑤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即初喷4cm厚混凝土, 接长20b型钢钢架和18临时钢架;(c)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六步:在滞后⑤部4 ~ 6m后, 弱爆破开挖⑥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第五步。 第七步:(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型钢钢架施做超前支护;(b)开挖⑦部;(c)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d)拱部喷4cm厚混凝土安设型钢钢架,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八步:(a)滞后⑦部4 ~ 6m后开挖⑧部;(b)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第九步:(a)滞后⑧部4 ~ 6m后开挖⑨部;(b)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第十步:(a)开挖⑩部;(b)导坑底部初喷4cm厚混凝土, 安设型钢钢架使钢架封闭成环, 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十一步:(a)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待初期支护收敛后, 拆除18 临时钢架和临时横撑;(b)灌注(11)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及隧底填充混凝土。 第十二步: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浇注衬砌混凝土(12)(拱墙衬砌一次施工)。 3.2.2.2 双层超前小导管施工 在破碎松散岩体中超前钻孔, 打入小导管并压注具有胶凝性质的浆液, 浆液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呈脉状快速渗入破碎松散岩体中, 并将其中的空气、水分排出, 使松散破碎体胶结、胶化, 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阻水能力的固结体, 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使超前小导管与固结体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一定厚度的壳体, 在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 开挖进尺控制在1 ~ 1.5m范围内。[3] 图2 双层小导管布置及固定示意图 3.2.2.3施工效果 洞子崖隧道的施工证明, 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配合其他的沉降控制措施的施工技术, 可以顺利的通过断层破碎带浅埋段, 并能够有效地控制隧道洞内周边位移, 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对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隧道中施工的其他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3.3 六盘山隧道局部富水破碎围岩注浆治理工程 3.3.1注浆堵水施工方法【4】 六盘山隧道围岩级别为IV 级,裂隙较少,洞内涌水主要以围岩裂隙渗水为主,有少量风化裂隙水,通过监测发现涌水部位比较集中,且涌水量相对较小,注浆堵水应该兼顾功能性、可实施性、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等原则,选用单液水泥注浆,注浆材料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型号选用P·O42. 5,浆液水灰比为0. 8,采取小导管注浆,从下往上,间隔跳孔,先圈外后内圈的顺序进行,堵水流程如图3所示。注浆段长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太长容易塌孔、卡钻,且注浆效果难以保证; 太短则会导致止水盘厚度与注浆段长之比增大,使钻孔重叠过多而影响注浆效率。 图3 小导管注浆堵水流程 3.4永连公路分水岭隧道断层破碎带 3.4.1溶洞处理方法[5] 因溶洞处在隧道左墙脚, 且规模不大, 为保证施工质量, 经多方案比较, 确定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为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先用喷锚加固不稳定地段, 搭好安全防护平台, 防止落石伤人。 3.4.2大变形段处理方法[6] 因k25 +200 ~ +230段初期支护变形破坏严重, 并且部份地段已无二衬空间, 必须对初期支护进行处理, 处理方案如下:先对大变形段补孔注浆, 待围岩基本稳定后, 再分段拆除初期支护,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拆除, 以减轻爆破震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为防暴露面过大造成塌方, 拆除进尺为一榀工字钢距离(0. 6m ), 并将初期支护钢支撑连接到连梁上, 保证初期支护墙脚稳定, 防止围岩继续变形。 4 结语 通过这次课外阅读的过程,我认识到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断层及其破碎带的难度很大、是非常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所以对于那些施工人员来说,是必须要谨慎小心,并提前做好可以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都能及时处理好的准备。我国目前面临着大量的隧道工程,如果技术人员做不到技术熟练、精准的话,就会影响交通不能顺利的通行,给人们出行带来不方便。 5文献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