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职工安全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184103

大小:23.25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职工 安全 思想 状况 调查 思考
关于职工平安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煤矿企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职工平安思想危机日益凸现,职工平安思想矛盾的不稳定因素在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平安隐形事故环发,职工的平安思想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畸形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给职工家庭带来的悲惨遭遇,令人担忧。令人视之心惊胆寒。因此,要遏制各种危机,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顺应企业平安生产需要,行之有效的方式和硬性手段,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做好职工的平安思想工作,研究透彻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平安思想状况的根底上,落实好煤矿“天〞字工程指令,排查平安隐患根源,超前思维,不断探索职工平安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职工平安思想现状调查 从煤矿的平安生产工作现状看,总体上说,职工的平安思想是健康向上的,呈良性开展的。但是,个别职工在平安思想上,仍然存在者“只要产量,不要平安,只要效益,不要质量〞的惯性,此与国家平安生产政策法规指令精神是有差距的,与各级党组织的平安生产工作部署和要求是背道而驰的。集中反映在: 1、个别职工心存侥幸的思想没有彻底根治。现实工作中,怕麻烦,图省事,做“逍遥车〞的现象偶尔有之。诸如:省力蹬勾头、搭车;省事不敲帮问顶,使用撅顶道;疲劳爬皮带,偷工减料早升井等。记得2023年6月21日18时,某矿某区副班长李某和验收员在掘进头看线时,被顶板中部的一块长1500mm、宽700mm、中间厚400mm、两头厚150mm的矸石推倒,造成重伤事故。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存侥幸思想,没有按规程施工,正确使用好平安设施所致。 2、个别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对平安工作认识不够。文化素质偏低的负面影响,致使局部职工在接受平安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时,不能学以致用,不能从正面了解国家平安生产政策法规的内涵,领悟透煤矿平安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可能迅速从事故阴影中走出,即使能够走出来,也是暂时的。时隔不久,平安思想仍在云宵,从而阻碍矿井正常的和谐开展,平安开展,稳定开展,科学开展。再如:某矿某区在2023年6月21日的顶板伤人事故后,全区职工对平安生产工作没有引起高度警觉,认真吸取教训,又接连发生了文盲孙某的搭车摔伤、新工人程某的推车挤伤和赵某的锤伤手指等轻伤事故。 3、个别职工为了私利麻木生产的行为没有得到遏制。矿山平安生产法明确规定,当平安与生产出现相互抵触情形时,定位以平安为主,只有保证平安的前提下,才能生产。又因煤矿平安生产管理者,天天讲平安,时时讲平安,教育广阔职工先平安后生产,不平安不生产,不能因小失大等。可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个别职工,甚至于个别班组长,还是为了眼前利益,为了自身收入,违章蛮干,违章指挥,视平安于不顾,让“隐患老虎〞再次袭击人类,搬运和谐社会创立工作的绊脚石而伤害自己。今天,笔者仍然不想剥开一些煤矿过去所发生伤亡事故的伤痕,回首那惨不忍睹的场面。但是,平安生产工作必须面对现实,求真务实。从多年的煤矿事故发生经过分析看,其内在主要因素是为了抢产量,赶进尺,为了一己私利,麻木生产,想急于求成完成任务,“三违〞现象所致。殊不知,这些事故的发生,给煤矿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永无宁静的痛苦。 4、个别职工的自卑心理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一些职工的主人翁自豪感随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失落。局部职工的自卑感、压抑感代替了往日的荣耀感和自豪感。在五六十年代,煤矿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很强,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无上荣光。但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煤炭行业的职工收入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于是,个别职工没有真正领悟到“不要问企业给了我什么。只问我为企业做了什么。〞内涵,再加上一些平安思想工作者从正面进行教育,进行引导力度不够,某些程度上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错误观念,从而使得个别职工感到在煤炭企业工作有进错了门感觉,在同其它好的企业相比时,只横向比好的,不纵向比差的,只比收入,不比奉献。由此而来,他们整天混时占岗,天天期盼着“天上掉下馅饼〞的自卑心理更加严重。再加上市场经济就是以效益论英雄,对亏损企业的职工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煤矿职工也就难免会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了。 5、个别职工对全面治理“三违〞现象仍有错觉。全面治理“三违〞现象是近年来各级党组织为了实现企业本质平安,以人为本,制定的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公众性、系统性措施。从实施初期看,其效果十分良好,为平安工作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煤矿工人的惯性工作法看,总认为“偶尔性违章〞是不可防止的,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不被逮个正着就不算违章,甚至个别职工还做起了“三违两面人〞。当平安管理部门抓得紧时,他们遵章作业;事故发生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关于职工平安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 失和痛苦之后,出于对伤者的同情、思念,他们标准操作。反之,任凭管理者怎么苦口婆心说教,仍然“我行我素〞。再就是对发生“三违〞现象后的梦想特别严重,总认为只要是为了产量,为了多进窑,对小集体的眼前利益有利的,即使发生了“三违〞,也有单位领导出面讲情,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是可以化解的。 综上所述,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不良平安思想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改革中存在的某些失误,也有职工平安思想观念上的偏见;既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又有职工平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既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职工认识上的局限;既有平安政策法规上的问题,也有现实中的环境因素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方面的影响。 二、对职工不良平安思想的调适措施 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重新调整,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在新的平安工作硬性运行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职工平安思想最为活泼,极易形成一些逆向型的平安思想文化心态。应该说,这是社会现实在职工平安思想中的客观反映,但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不良平安思想文化心态不能得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会积淀成社会开展中的阻力,进而影响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影响和谐社会创立工作。因此,我们作为煤矿企业的一名平安生产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的平安心理调适措施,通过硬性管理、逐个排除、突击检查、文化整合、自我调控、环境影响、舆论引导、真情感动等措施,使职工彻底排除平安思想上的心理障碍,迅速走出平安思想中的矛盾误区。 ——平安硬性管理。长期的煤矿事实告诉人们,平安工作是煤矿企业重中之中的大事,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推行平安硬性管理手段是当前一个时期的平安工作管理法宝,也是今后煤矿企业平安管理者的必要举措。平安硬性管理手段是指不管是什么人,多么高的职务级别,只要他们触犯了煤矿平安生产法规,形成了违章指挥事实,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直接损失,危及到职工的生命平安,就必须按照法规条款革职查办,进行相应的经济处分,严重的决不包容,必须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制裁。对于那些“习惯性违章〞人员,只要发现或者逮着,就必须严肃处理,并严格执行好过“八关〞教育制度,防止过“八关〞走过场,好似聋子的耳朵——摆设现象发生,情节严重的同样移交制裁。对于那些为“三违〞人员讲情的,只要产量,无视平安的,只要进尺,不要平安的个别平安管理人员应从重处分,适时引咎辞职,就地免职。 ——隐患逐个排除。一个普通煤矿工人的平安格言告诫我们,“隐患不除,平安难保,隐患不除,事故环发〞。因此,在煤矿企业平安、生产、质量标准化等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平安检查部门、工会组织的群众监督机构和团委青年监督岗位优势,不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平安隐患逐个排查,并进行针对性的跟踪督导和复查,决不让隐患过夜。对于那些不按时整改,期内整改不合格的单位,除停头停面处理和工资绩效加重考核外,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换岗或者撤职处理。此点笔者从某矿的顶板事故案例分析中发现,某矿轨道上口由于顶板压力大,造成顶板破碎裂缝,前期的喷浆脱层,有危及职工生命之平安。把勾工屡次建议个别领导和相关部门,要排除此隐患,但就是无人问津。直到事故发生后,才进行处理。看到此处时我确实为之惊颤,不仅反问自己这样的处理有用吗。刹那间,脑海中再现小品中所说的“悲哀〞场面。 ——实施突击检查。实施平安动态检查,全面推行质量标准化工作动态达标,是确保企业本质平安,构建和谐XX县区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多年来的煤矿工作经验证明,平安突击检查做法是成功的,是有效的。可从目前的平安检查方式看,是否违背了“突击检查〞的宗旨。从现时的平安小分队检查看,几乎都是通知在前,检查在后;准备在前,假象在后。因此,笔者呼吁,各级平安监督检查机构,应迅速落实平安、生产、工程质量标准化等工作突击检查制度,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在同行业、同部门中进行同标准监督检查,在同一起跑线上,全面进行突击检查,使矿井步入正常的运行轨迹。 ——进行文化整合。面对改革攻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分配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一些职工在分辨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要消除这些心理矛盾就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职工的心理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职工平安思想和行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平安培训实效,按照不同的年龄段、知识面、业务操作点,充分发挥文化在职工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影响、同化和整合作用,从而使职工开阔视野、顺应趋势、调整心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与开展的潮流中。此点笔者在提高外联工综合素质迫在眉睫调研一文中阐述很透。 ——注重自我调控。职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平安思想反映,都可以从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职工平安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引导职工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其方法: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调适。主要是把握好职工平安思想脉博,及时抑制职工的消极情绪、情感,消除工作中的单调乏味,保持职工对工作的兴趣,让职工循序渐进地工作。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碍的调适。注意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职工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职工在情感爆发时,进行适度渲泄和放松(工会组织应利用娱乐活动进行调剂),让职工有张有驰,生活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完善职工的个性心理,对职工进行信念、信心教育,帮助职工养成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四是焦虑心理的调适。在企业普遍进行内外互替的过程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但要帮助职工克服过度的焦虑感,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和公平竞争的条件。 ——优化企业环境。职工平安思想不仅会受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职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企业环境会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企业环境会使职工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企业应通过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标准的要求对职工进行长期的影响,使职工逐渐适应群体的要求,促进职工个体行为与群体趋向保持一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者公正廉洁,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职工群众团结奋进、正气上升、人际关系和谐,那么,职工也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即使是一个落后的职工在这个集体里也是很容易变好的。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必然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势必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矛盾,发生思想上的混乱。舆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舆论通过传播能引起职工的心理变化,形成心理压力,约束每个职工的言行。正确健康的舆论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而错误的舆论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言行。企业一定要以工作的舆论优势,对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给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职工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