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贸易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1159595

大小:20.15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贸易 发展 现状 制约 因素 对策
贸易开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近年来,中国效劳贸易继续呈现增长的良好势头,效劳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附加价值较高的效劳产品收入有较大增加。但是,由于历史及国际经济格局的现状短期内还不能有所改变等原因,中国效劳出口还缺乏竞争力,效劳产品的档次还较低,提高中国效劳贸易的国际地位及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努力,还需在要较长时间通过改善各种制约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的不利因素才能到达更高开展水平的目的。 1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的现状 纵观全年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状况,中国效劳贸易开展有令人幸喜的方面,也有较多缺乏的方面。 1.1令人欣喜的方面: 1.1.1中国效劳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效劳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2023年效劳贸易收支总额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上年提20高4个百分点;效劳贸易收支总额与gdp之比为7%,与上年根本持平。2023年,我国效劳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八位和第七位,占全球效劳贸易出口和进口额的3.2%和3.8%。而我国效劳贸易出口和进口占全球效劳贸易出口和进口额1990年为0.7%,0.5%;2022年为1.99%, 2.38%;2022年为2.51%3.0%,中国效劳贸易的增长与在世界效劳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1.1.2中国效劳贸易的结构在进一步改善。2023年,高附加值效劳行业在效劳贸易总额中占比略有上升,计算机信息效劳、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合计占效劳贸易总额的12%,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信息效劳顺差增长4.6倍,广告和宣传工程顺差增长25%,咨询工程逆差6亿美元,同比下降33%。 1.2缺乏方面: 1.2.1效劳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开展。2023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9万亿美元(包括货物与效劳贸易)其中货物贸易总额为1.7万亿美元,占89.93%;效劳贸易总额为1928.32万亿美元,占2023.2023%。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4%,效劳贸易同比增长22%,效劳贸易的增长慢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货物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升至第3位,而效劳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为第7位。 1.2.2效劳贸易结构单一,传统效劳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作为效劳贸易收支的主要来源,旅游占效劳贸易总额的30.22%、运输占效劳贸易总额的28.72%和保险占效劳贸易总额的4.86%,旅游、运输和保险合计占效劳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而高附加值行业中通讯效劳,金融效劳仅分别占效劳贸易总额的0.78%和0.54%。贸易差额的结构也不合理,旅游项下顺差96亿美元,是最大的效劳贸易顺差工程,运输、保险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逆差分别为134亿美元、83亿美元和64.3亿美元,位居效劳贸易逆差工程的前3位。 效劳贸易伙伴高度集中。我国效劳贸易收支的前十名伙伴国家(地区)占我国效劳贸易收支的3/4。其中,效劳贸易收入来源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澳门。 2制约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的原因 2.1中国效劳业落后制约了效劳贸易开展尽管中国效劳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效劳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而言,中国效劳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兴旺国家的效劳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到达了72%有些开展中国家的比重也到达了64%(巴西),而同年中国的这一比重只有33.2%,2023年也只到达39.4%,2022年至2023年一直徘徊在40%左右。 中国效劳业落后直接导致效劳出口缺乏竞争力,从而造成中国效劳贸易开展滞后于货物贸易。中国效劳业落后是与中国经济开展水平相对等的,经济开展水平相对较低必然导致较低水平的效劳需求。 2.2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不利于中国效劳贸易开展。 国际分工及其格局的形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 1、生产力的开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开展。 2、国际生产关系制约了国际分工开展的方向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格局由生产力先进国家决定,水平分工在现在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该格局首先符合先进国家利益,后进国家也可能取得一定程度收益,但与先进国家的收益比是不对称、不平等的。而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特征之一:先进国家主要从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而后进国家那么集中于产品的生产,它强化了分工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这种分工格局中,兴旺国家对开展中国家有掠夺性与强制性,开展中国家只有被迫迎合这种分工格局才可能获得开展时机,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开展中国家效劳贸易滞后是正常的。 2.3人力资本投入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信息取得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人力资本造成各国效劳业生产技术及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为以各国效劳业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为根底的效劳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间效劳贸易)奠定了根底--亚产业间贸易。 其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导致效劳的生产通常存在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效劳业中相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内效劳贸易)成为可能--亚产业内贸易。 再者,从需求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与收入高度相关,收入与需求密切相连,效劳需求量的放大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成为效劳贸易量扩大和贸易模式多元化的推动力。 3促进中国效劳贸易开展的对策 3.1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中国效劳业比较优势。 我国效劳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这既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但是从长远开展看劳动密集型效劳由于缺乏高附加价值,竞争剧烈,缺乏利润的获取力。当代世界效劳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业比较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效劳业竞争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同时,应分阶段、有重点地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开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效劳业,使效劳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有重点地开展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效劳业,优化效劳业内部结构;效劳业的增长方式实现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为手段,解决效劳业人员的结构性短缺。效劳出口的开展路径应该是由以劳动力密集型效劳出口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效劳出口为辅,到两者并举,最终到以技术知识密集型效劳出口为主、劳动力密集型效劳出口为辅。 3.2建立和谐均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当今这个全球相互依赖的世界上,更为均衡的经济秩序,将使所有的国家受益。当代有2/3的人生活在低开展和越来越落后的国家里,有1/4的人营养不良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系统是岌岌可危的。更为均衡的秩序致力于弱化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致力于资源分配、资金流动、市场分割和利益共享方面,促成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更加公平合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无论是兴旺国家还是开展中国家提供从全球化中获益的时机;应当以诚信为根底,以此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应当以合作为途径,各国之间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兴旺国家应该做出更大的让步以促进开展在国家效劳业的开展,从而为开展中国家效劳贸易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应当以开展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促进,走可持续开展之路,促进开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优化。 3.3制定和完善效劳贸易立法。 由于许多效劳业如运输、通讯、金融、保险与医疗、教育等部门涉及一个国家的根底结构;同时开展中国家存在着效劳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因此,一方面致力于振兴我国效劳业并积极推进出口,另一方面对国内新兴效劳业予以一定的保护。按wto规那么建立我国效劳贸易竞争规那么开展效劳贸易,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效劳贸易总协定和wto规那么的法律法规。 3.4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效劳业市场秩序。 首先,要加强效劳根底设施建设。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效劳业根底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效劳业进行投资,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效劳手段,提高效劳质量和效劳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效劳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大力推进效劳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效劳领域的应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第三,要改善效劳供给。打破国家对一些效劳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效劳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效劳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