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农村承包制度目前弊多利少农村承包制度目前弊多利少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形成,是不易改变的,小人物一旦失势,也会用他的思想作指导办自已的事,大人物一旦具有号召力,肯定用他的思想来决策国家大事,实现理想。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他在走城市道路失败后形成的。邓小平的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从与刘少奇开始,到江西农场的那条小路上的构思,就根深蒂固的形成了。所以,当他从第一代领导人到做第二代领导人后,他的这种思想就成了当今中国农村的国策了。亿万农民从共产党手中接过土地,便开始自己的作业。毛泽东主席是农民的儿子,同时又是大学问家,他深知农民的苦难,中国上千年的自然经济,一家一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分散在土地上,象散沙经不起巨大的风浪,自然灾害就能使农民倾家荡产。于是他写了组织起来一文指导刚刚帮助共产党打江山的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金光大道〞。他说封建统治者统治农民的方法,就是将一家一户的分散在土地上,这是私有制存在的根底。毛泽东不光是打仗带兵的行手专家,写出如论持久战等军事专着,指导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但在种地上,他也胜人一畴。他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于是村村修水渠、打深水井、修建水库。为战胜自然灾害,做了非常牢固的设施,他信“人定胜天〞,中国人“尽舜尧〞。他深知刀耕火种的牛耕不是使农民摆脱贫穷与困苦的长久之计,他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于是广阔农村有了东方红拖拉机代替牛耕马拉。韶山的煤油灯曾熏过他的鼻孔,在他的指引下,户户通电,村村有发电机组。农业要高产,全靠肥当家。他指出了“农业八字宪法〞,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他让农民平整土地,便于机械化耕作。于是,相配套的工业也诞生了,如化肥厂、机械厂等,配合农业生产。而干部经常深入农村从事具体的生产工作,为农民主谋献策。至今,农业战线的好旗帜,河南的小刘庄、南街村,江苏的华西村、天津的大邱庄等仍然是他老人家创立的经济体制的典范。第2页共7页我们中国人集体失去了记忆,毛泽东时代创造的辉煌,是同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周边布满了敌对势力,还要还债,后来宣布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国人多么自豪。可能有人提出吃不饱或发粮票布票,我们可以想想:新中国刚成立,国内需清反,又进行了对内对外战争,苏联在北陈兵百万,美国越南放枪,老蒋大叫反攻大陆。毛泽东一边建设,一边对外保卫领土与中国的尊严,一边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