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093077

大小:20.61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安 现役 部队 依托 国民教育 培养 国防生 思考
关于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的思考 关于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 培养国防生的思考 。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借鉴国外以及军队和武警部队成功经验、积极顺应时代开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部队质量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于推进公安现役部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安现役部队国民教育国防生思考 国防生,即军队依托地方高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是军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干部的一种重要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酝酿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并开始国防生试点工作,到202223年全军和武警部队接收的国防生数量已占生长干部年度补充量的40%,根本实现军地通用专业的军队技术干部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然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在公安现役部队至今还是空白。本文根据全军和武警部队国防生培养工作实践,结合公安现役部队实际,就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的可行性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的必要性 (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近年来,公安部紧抓现役部队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并不断加大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警工作的力度,干 部队伍知识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现役部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的是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适应部队建设开展的需要,相当一局部干部缺乏高科技知识,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欠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进一步提高部队院校培养干部质量的同时,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部队干部的力度,不仅要接收入警大学生,还要通过培养国防生选拔干部,拓宽干部培养渠道,从根本上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适应部队建设开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加速部队质量建设的需要公安现役部队所担负的边防保卫、灭火抢险、平安警卫等任务都是经常性的工作,与军队不同的职能使命决定了其具有“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特点,这对干部队伍的数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实施科技强警,加强部队质量建设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虽然近年来,公安现役部队加大了从地方院校招收大学生入警的力度,使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了改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公安现役部队新的使命,诸如反恐维稳、抢险救援、海外维和等任务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做保障,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公安现役部队又好又快开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被军队和武警部队实践证明的部队干部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我们借鉴,也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三)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解决干部培养工作存在问题的 需要 客观的讲,近年来公安现役部队干部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存在的缺乏,如:部队院校培养层次还不高,还不能满足部队建设开展的需要;对在职干部的培训不够,95%以上的干部只能通过函授提高自身的文凭,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用不大;接收的地方入警大学生干部良莠不齐,军政素质不高,还有的入伍动机不纯,把部队当作就业的“跳板〞,导致人才流失。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一方面,可以拓宽干部培养渠道,缓解部队院校培养压力,从而加强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另一方面,与入警大学生相比,国防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军政训练和淘汰选拔,具有更加过硬的军政素质,能够选拔出真正愿意献身国防且部队需要的人才。 二、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的现实条件 (一)军队和武警部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军队和武警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到现在已有117所普通高校签约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培养国防生。2023余年来,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有关部委和四总部先后制定出台了选拔培养国防生的一系列文件,使这项工作逐步进入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通过2023余年的实践,在培养合格国防生的探索中,全军各大单位逐步实行了国防生4年在地方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到军队院校加学1年军事课程的“4+1〞模式,海军、空军还试行了国防生先在地方大学学习、后入军校学习的“2+2〞、“3+1〞等联合培养模式,武警部队那么在复旦大学首创了“入学即入 伍〞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有效提高了国防生的第一任职能力,缩短了他们到部队后的适应期,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地方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根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开展,教育资源比较丰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完全能够为公安现役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大批的优秀人才。而且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建立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制度普遍持欢迎和支持态度。特别是与军队和武警部队签约的院校都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门类齐全的学科,经过多年的摸索在对国防生的招生、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提供了坚实的根底。 三、公安现役部队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的主要措施 (一)确立培养目标,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公安现役部队的性质和任务实际,应确立“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知识储藏深厚,军事素质根底扎实,作风纪律要求严格,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国防生培养目标,使其在文化知识上优于军校学员,在军政素质上高于入警大学生,成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在培养规模上,应根据部队干部编制和各专业需求确定招收数量和选择签约院校,坚持少而精,切忌贪大求全;在培养专业上,应突出部队急需的计算机、法学、汉语语言文学、外语、财务、临床医学等军地通用的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可采取4年在地 方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到部队院校加学1年军事课程的“4+1〞模式,或者“3+2〞模式;在签约院校上,应尽量选择那些已经与军队或武警部队签约培养国防生且成效明显的院校,这些院校更有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 (二)建立选拔体系,严把国防生“入口〞关 由于公安现役部队招收国防生的规模有限,具体到各个总队的每个专业数量就非常少,因此应在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现役干部处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并统筹协调公安现役部队国防生的招生方案、选拔、培养等工作,由边、消、警各部队或总队成立国防生选培办,驻院校具体负责国防生的选拔和日常的管理、教育及训练。对于国防生的选拔,应严把“三关〞,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学生招收进来。一是要严把报考动机关。要遵循宁缺毋滥原那么,在面试过程中,应把考生是否具有牺牲奉献思想作为重点来考核,面对面地向考生提出一些能够反映其思想动机和态度的问题进行考察。对于了解国防和军队并主动报考的,优先录取;对于被动选择的,酌情选拔;对于纯粹为了缓解经济或就业压力、或者处于好奇想体验军旅生活,把部队当作“跳板〞的,严格把关。二是要严把身体素质关。要严格按照入伍体检的标准进行体检,对于体检不合格的考生,无论其他方面如何优秀或有何社会背景,都应坚持原那么予以淘汰。三是要严把学习成绩关。在录取过程中,不但要看高考总分数,还要看单科成绩,特别是外语成绩,如果根底不好,不仅影响其它相关科目的学习,甚至拿不到学位证书,不符合部队接收大学生入伍的根本条件。 (三)健全各项机制,加强国防生的教育管理 国防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是依托培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国防生的培养质量。首先,要建立协作培养机制。要制定具体的制度规定理顺依托培养关系,确立地方大学为主体作用和驻校选培办为帮补作用的地位,依据总部颁发的国防生军政训练方案,结合公安现役部队和地方大学实际、专业特点和军事训练条件等,双方统一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确保文化课与军政训练课程比例设臵合理,时间安排恰当,确保国防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军政理论和军事技能;同时要统一协调创造军事训练条件,解决好怎么训的问题。其次,要建立国防生日常管理制度。根据部队条令条例、院校相关规定和国防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国防生日常管理制度,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并通过到部队实习锻炼,了解部队实际情况,培养国防生良好的军人作风,以适应部队工作生活的需要。再次,要制定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由公安部现役干部处牵头组织,成立由地方大学、相关部队院校、各部队选培办相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统一制定课程标准,统编相应教材,建立统一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淘汰制度,完善淘汰学员管理方法,针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实行全程淘汰,提高国防生的培养质量 实行淘汰制不是给国防生“设门槛〞、“使绊子〞,而是要把更多的国防生培养成部队需要的高科技专门人才,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全程淘汰,让国防生时时有危机感,在压力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扬长避短,通过比、学、赶、帮、 超,到达多人受教育的成效。在实行全程淘汰的过程中,应做到“三个结合〞:一要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把学习成绩、训练成绩、获奖情况等有条件量化的内容进行量化,增强标准性。在公正客观的根底上,对国防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等做出定性的评价;二要坚持静态性考核与动态性考核相结合。除了对国防生已经到达的水平进行考核,还应对个体进行动态性考核,对其进取程度或转化趋势作出判断;三要坚持不定期淘汰与定期淘汰相结合。对违法乱纪、影响恶劣的学生及时淘汰,对已明显丧失培养价值的学生随时“劝退〞;定期淘汰主要集中在学期结束或训练结束时,根据全面考核或单项考核结果进行考核淘汰。 参考文献: [1]刘志文.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战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3. [2]刘敢新,杜俊容.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2223(4):149-152. [3]庆承松,武国剑.建立约束淘汰机制,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j].江淮论坛,202223(6):187-189. [4]钱海志,史洪强.做好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j].资政天地,202223(5): 15.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