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刘可钦与主体教育读后感初读刘可钦的刘可钦与主体教育一书,没有华美的词藻,没有亮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却无法拒绝一种感动,为那平实中的温暖,为那平淡中的坚守,为那平和中的智慧,亦为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什么是教育。那就是一个成人做了有利于孩子开展的正确的事情。〞刘可钦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虽然通俗易懂,却不可谓不深刻。我想,这便是一位教师在多年的历练与反思之后对教育最平易最贴近心灵的追问。是啊,任何良善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开展。对待孩子,刘可钦是老师,是慈母,是朋友,又是引路人。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闪光点的活生生的个体,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与关爱。无论是爱画画却不爱数学的小然,数学课上偷看小人书的丁丁,创造有减法的加法表的小飞,还是年龄太小跟不上大伙的雯雯,先天缺乏行走困难的小兵……在刘可钦笔下,他们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重要。“爱是什么。爱就是要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当学生迟到的时候,她从不会批评,而是说:“你瞧,我们都在等你呢。〞“我们都在为你担忧呢。〞检查学习效果时,她很少说:“不明白的请举手。〞而是让“听明白的点点头〞、“完成任务的笑一笑〞……刘可钦就是这样用她的全部能量小心呵护着孩子们的自尊,认真聆听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声音,用无限的信任与宽容诠释着她对爱的理解。她总是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好、能学好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作为老师,其全部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为每个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思考、选择、创造、展示的时机,帮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正确的我〞。以前曾感到教育家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是那么的神圣,似乎就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特的理论的人,而刘可钦是那么的真实,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行。她也曾和我们一样无奈:孩子对指令也居然无动于衷,任意闹着;教师在一边也手足无措,却不知道怎样让他们安静下来;学具成了学生的玩具,第2页共2页他们用小棒拼成了美丽的图案;她的班里也有小兵那样的特殊生、也有不喜欢数学的小然、也有年龄小的雯雯……而不同的是她比我们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爱心,才使数学走进了每个学生的生命、才有了许多学生成功的喜悦,她用爱收获着爱。如果我们在不知所措之后,也能静下心来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去考虑每一个学生、去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使我们的教育不再有盲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