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1074576

大小:23.70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镇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交流 材料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xx镇充分利用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工程和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这一契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产富民的路子,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科学谋划,明晰思路促开展 (一)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近年来,xx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开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202300多万元,先后完了方家畈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农村根底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工业经济开展迅速,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全省卫生乡镇,是xx市唯一夺得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楚天杯〞的乡镇。今年,xx镇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xx村被xx市、xx等5个村被xx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我们在这样良好的根底上,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把握先发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近亿元的国投xx、xx土地整理和省投xx高产农田示范工程以及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落户xx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三改一建〞、环境整治等多个工程资金落户xx。三是抓住省“百镇千村〞工程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开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 (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开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xx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根底、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那么,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xx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原创网站:知音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23年)为打根底阶段,主要是抢抓国投和省投土地整理工程和高产农田工程(1亿元)以及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工程(600万元)机遇,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从各方面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好头、起好步。第二阶段(202223年-202223年)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xx、方家畈、xx、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202223年-202223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202223年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开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2023年-2023年)为深入提高阶段,努力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三)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开展目标。到202223年,全镇社会口径工农业总产值到达2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57,其中农业产值到达5亿元、年均递增2023.8;粮食产量稳定在6.7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6060元,年均递增8.3;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到达50以上;城镇化水平到达4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到达2023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到达98以上,60以上的村到达xx市级卫生标准;20230的村级主干道到达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60以上的村到达文明村标准;20230的村到达“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效劳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开展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今年初,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了xx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3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经镇委、镇政府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 (二)开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助农增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一是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关庙山米业、施杨工贸、永隆米厂、福星油脂、清明湖珍珠养殖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引进一个投资过2023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工程。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九龙仙米〞、xx西瓜、xx白鹅等农业品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开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着力建设以“九龙仙米〞品牌为主的6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以“双低油〞为主的6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以宝通农庄为龙头的6万头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以清明湖珍珠养殖场为龙头的3万亩优质水产基地、以xx白鹅、土鸡养殖为龙头的2023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以袁码头岗地开发为主的1万亩绿色林果基地,着力提高优势板块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三是切实抓好品种改良,提高种养效益助农增收。大力开展优质畜禽养殖业,力争全镇年饲养白鹅202300只以上的户到达20户、总饲养量到达20万只,年饲养土鸡、鸭202300只以上的户到达20户、总饲养量到达80万只;大力开展优质生猪养殖,力争全镇年出栏202300头的户到达20户、总量到达8万头;大力开展优质稻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20230;大力开展优质水产,优质品种覆盖率到达80以上。四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助农增收。重点围绕“一盏灯〞、“一口池〞、“一张表〞、“一根针〞的“四个一〞工程,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力争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达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本钱降低15以上、农业增长科技进步奉献率提高2023个百分点以上。大力推广水稻、棉花、水果、生猪等优良品种,力争全镇良种覆盖率到达20230;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模式技术,力争高效模式种养面到达90以上,稻鸭共育、稻田养鱼开展到2022亩,猪沼鱼、猪沼果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开展到5000亩。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效劳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加直接的技术效劳。到202223年,全镇开展3个新型农业技术效劳组织,培育科技示范户202300个,辐射带动全镇90以上农户。五是搞活二、三产业,开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坚持工业兴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开展以化纤纺织、机电建材为主的的特色工业,建设好关庙山化纤纺织工业园,力争五年内全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到达12家,年提供税收到达202300万元以上,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开展商业和效劳业,到202223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开展到700家,就业人员达2022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到达40以上。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那么,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到202223年,组建种养专业协会6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23个,开展经纪人800人。六是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开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到202223年,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到达2023000人,打工收入到达1亿元。 (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安定祥和的农村居住新环境。一是加快根底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扎实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到达“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面硬化9条主灌渠、50公里,硬化末级渠系400公里,做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硬化通村公路64.2公里,全镇所有村通水泥公路,镇级列养公路20230硬化,逐步形成“田成方、渠成行、水电路三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农户分组集并率达60以上,改水、改灶、改厕户到达80以上。二是加快开展农村教育卫生和福利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切实稳固“普九〞成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人口和计生根底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到达98;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福星工程〞,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到达98以上。三是抓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从而 化民怨、顺民气。四是加强依法治镇,防止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人民调解等职能部门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在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六是抓群防群治,确保社会治安长治久安。 (四)文化为魂,倡导科学致富、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气。一是把农民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力争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到202223年,全镇农村干部和80以上的农民都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开展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深化农村“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立活动,引导广阔群众发扬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争创新型农民、文明家庭、文明新村、信用户、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倡树文明新风。二是大力开展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所有村通有线电视,播送电视宽带网综合覆盖率到达95%以上。三是大力开展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5年后全镇培育科技文化中心户500户,其中xx市级50户。四是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事业。着力挖掘开展xx楠管、唢呐、锣鼓、彩莲船等传统农村特色文化,每年推出1-2个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五)以人为本,建立高效运作、民主公开的农村组织建设新机制。一是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经过五年努力,使全镇各村组织活动阵地建筑面积均不低于200平方米,到达“根本场所适用、根本设施完备、根本制度标准、根本功能健全〞的标准,切实把村级组织阵地建成干部的效劳中心、村民的活动中心和群众的议事中心。二是以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改良作风,加强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三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深入开展争创“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再创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力争3年内60的村、5年内80的村到达“五好村党支部〞的要求。五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立活动,推进民主管理,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保障群众的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制订并落实村民自治章程,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六是健全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实行支部工作标准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三、周密组织,狠抓落实保开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一是层层成立机构。镇委、镇政府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领导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由村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本村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选派了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5个xx市级试点示范村担任第一副书记,切实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镇村共同组建23个工作队,深入千家万户,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全镇共拉横幅21条,办专栏23个,印发宣传资料1.2万份,举办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2批次,广阔群众以主人翁姿态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