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孝老爱亲模范事迹.docx
下载文档

ID:1056746

大小:21.94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孝老爱亲 模范 事迹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 (二) 大家好。我是来自政工科的陈欣,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志,父母眼里,他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妻子眼里,他是一个相敬相亲的好丈夫;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好父亲;他就是我局退休老干部刘永柯,刘老今年66岁了,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家庭、医院他两点一线,一跑就是一年多。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他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在他心里,赡养双亲,让他们安度幸福晚年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他三岁时,正赶上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岁月,因为生活贫困,家里揭不开锅,被逼无奈的母亲含着泪,卖掉了家里仅有一只可以换钱的母鸡,带着他去投奔当兵的父亲,先是步行,再乘汽车、又换火车、再坐轮船,那时的交通并不兴旺,为了往前赶,有时候在一个车站一等就是一天,困了,他不敢睡,怕睁开眼睛后再也看不到母亲;饿了,他不敢叫,只是默默地啃着包袱里的干粮,从河南商丘到上海不到一千公里路,他们娘俩整整用了半个月。十五天里,他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只是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襟。一路上,他看到最多的是母亲瘦弱的身影和泪水朦胧的眼角。旅程再苦总会有终点,父母在才有家的温暖,一家人在上海的团聚,让幼小的他在心里早早的烙上了家的印记。 作为家里的长子,从小目睹了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他立志要为这个家庭分担,所以参军、提干、转业、工作,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为了帮父母减轻生活的压力,他把提干后每个月30元的工资留下5元,剩下的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们读书,转业回到洪湖工作后,他也这样坚持着,直到年幼的弟弟读完学业。 岁月催人老,父母双亲到了古稀之年,他自己也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为了更好照顾两老的生活起居,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他把家里进行了装修,设立了专门卫生间,铺了木质地板,购置了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添置了新橱柜,把两老接了过来。为了不让两老为生活操心,买菜、做饭、收洗,他一人全部承担了下来。每天早上,他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法为两老改善饮食,他从清淡、营养的角度出发,不停的变换着食谱。今天早上如果是稀饭、包子,那明天肯定会换新的把戏,一日三餐端到床前,两年多的时间,从没间断过。为了排除老人心中的寂寞,他有事没事就坐在那里,说话、唠嗑,逗两老开心,虽说也是60多岁的人了,但在父母面前,笑起来却像个孩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病康之别。自父亲患上老年帕金森综合症开始,老刘的心情就变得有些沉重,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眼看着父亲的手脚渐渐的不听使唤,身子也一天比一天僵硬。一个月、两个月,父亲的病情日趋严重,最终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刘老抚慰着伤心的母亲,天天伺候在父亲身旁边,为老人家喂药、喂饭、换衣服、擦身子,精心呵护。但是孝心并没有换回父亲的健康,老 人家还是因肺癌感染被紧急送进XX县区人民医院重病监护室进行抢救。让刘老没有想到的是,老父亲这一进去就是一年多,其中屡次接到病危通知,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刘老做了最坏的打算,却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请来武汉协和医院的专家为老人会诊,买来白蛋白为父亲提高免疫力,只要是有助于老人健康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老人家因为不能吞咽,他把三餐做好的饭菜放进料理机打成浆,按时送到医院,这一送就是一年多。除了时刻关心老父亲的病情,他还要照顾在家的老母亲,不仅是生活上的关心,还要进行心理上的抚慰,为了让老母亲宽心,他请来和母亲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聊天解闷。看着母亲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怕出意外,他专门请了保姆来照顾母亲。没承想,85岁高龄的母亲最后也因肺癌问题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从此,刘老的脸上的笑容少了,疲倦多了。医院、家庭,两点一线,做菜、送饭,风雨无阻,他像上班一样遵守时间。每当深夜的 铃声响起,刘老的心里就是一颤,他知道,两老的病情又恶化了,急匆匆赶到医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就这样,刘老为了父亲母亲,还在日夜忙碌着。 和谐社会孝为先。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66岁的刘老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他用平凡的小事让小区的人们口碑载道,用孝心和爱心树立孝老、敬老的模范。 第二篇:孝老爱亲模范事迹孝老爱亲模范事迹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 她——是丈夫心目中的贤内助,她——是女儿眼中值得骄傲的母亲,她——是得到百姓认可的一名称职的村官,她——更是常挂在公婆嘴边赞不绝口的好儿媳,她就是xxxx市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农村女性——xxxx。 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不用振耳发聩的表白,无需豪言壮语的抒发,她只以一个典型东方女性的心态,默默无闻地做着她应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这就是好儿媳xxxx的写照。 丈夫说她是好妻子 xxxx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从小勤奋懂事的她,被爸妈视为掌上明珠,高中毕业后在爸妈的鼓励下连续三年参加高考,终因三五分之差而名落孙山,无缘进入高校深造。一九八五年嫁给xxxx镇毛群村李明俊,公婆性格开朗,纯朴热情,家境虽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九八六年,公公因搞工程亏本,欠下了四五万元的工人工资,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笔巨大的债务,考虑到接近婚龄的弟弟尚未成家,xxxx跟丈夫商量,决定将家中前年刚建的三间新房全部让给弟弟,夫妻俩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和父亲的四五万元债务搬出家门,东拼西凑,搭起了一个冬不能避风,夏不能挡雨的石棉瓦屋,一家三口住了进去。夫妻俩进过厂,打过工,做过生意,没日没夜地拼命挣钱。自己再穷,也不能抵赖父亲欠下的那笔债务,那是人家打工的血汗钱啊,经过三年的辛勤劳作,甚至变卖了娘家陪嫁的家具,终于还清了父亲欠下的工资款。一位即将退休的办案人员感慨地说:不简单啊,办案几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深明大义的好儿媳啊。历经那么多磨难,遭受那么多坎坷,xxxx从没对丈夫、对家庭没有一句怨言。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妇和睦相处,最大的秘决就是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他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务,夫妻平等对待,相互通气,共同磋商决定。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家中日常琐事、培养女儿等,从不让丈夫操心,全由xxxx一人承担,让丈夫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女儿也成家了,夫妻俩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新房盖了,家具买了,汽车有了,日子也越过越火了,丈夫李明俊深有感触地说:我能有今天的开展,多亏了我有一个聪明能干、贤惠善良的妻子啊。 女儿说她是好母亲 xxxx的女儿xxxx出生于一九八五年冬天,女儿从小淘气好动,从小到大,女儿就没有让她省过心。自打女儿进了幼儿园,她每天早起伺候女儿洗漱吃饭,晚上陪女儿看书做作业,进入高中后,女儿住校,她隔三差五地就要去学校与老师沟通,了解女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直到女儿到南京上大学,她还定期不定期地去学校与班主任联系。xxxx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鼓励她勤奋学习,同时要养成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尊敬老师、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女儿遇上不愉快的事情,她就以朋友的身份,跨越代沟,与女儿谈心,引导女儿走出困境。女儿走上工作岗位后,xxxx谆谆告诫女儿对待工作,再难也要坚持,对待名利,再好也要淡泊,挫折面前,再差也要自信,金钱面前,再多也要节省,对身边的人,再冷也要热情。如今女儿也成为一家地产公司的管理人员,初创业绩,于前年结婚。从小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尽贤尽孝,嫁到婆家的女儿,得到了公婆亲友的一致好评,女儿的婆婆对xxxx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找到这么个知书识理,孝顺懂事的儿媳妇是我们全家的福气啊。 女儿跟同事们经常说起。我从小生性叛逆,妈妈是我的良师益友,要不是妈妈的正确引导,教育有方,哪有我今天的结果啊,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自豪。 邻居说:她是位好姐妹 困境中走出来的xxxx夫妇,时刻不忘那些携手并肩、互帮互助的乡邻们,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关系和睦,营造了一个一人有事,大家相帮的气氛。二十多年如一日,和睦相处,从未发生一次争吵。作为基层妇女工作者,xxxx对妇女的维权更是十分关注,村上一位妇女因受丈夫的打骂,离家出走,xxxx配合镇妇联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将这位妇女劝说回家。同时打 叫回了她在外工作的女儿,一起做她爸爸的思想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对夫妻尽释前嫌,和好如初,相亲相爱,再也未发生过夫妻争吵、家庭暴力。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位儿童的父亲因故离家,孩子的母亲常年在外打工,这位孩子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为了确保孩子身心不受伤害,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xxxx主动与这位儿童结对,当起了社会妈妈,辅导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生活,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品,添置衣服七年之久,直到孩子的爸爸妈妈回来。 xxxx地处的毛群村离集镇较远,不管谁家有个急事难事,只要找到她,不管是寒风冰冷的冬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二话不讲,随即去办。乡邻们说,xxxx为人随和,待人厚道,比我们亲姐妹还要亲。 公婆说她是好儿媳 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公公兄弟四人,老祖母随三叔生活,而三叔一家人都在外打工,作为这个家庭的长孙媳,照顾老祖母的担子全由xxxx一人承担过来,老太太田里的生活由她承担,老太太身体不适,她为她寻医问药,端茶送饭。xxxx6年老祖母身患绝症,整整六个月,xxxx一直陪伴在老祖母的身边,为她梳头洗脸,洗澡擦身、倒尿盆,每天变着法子为老太太调剂口味,投入了全身的精力,花费了不少的财力,没有跟哪个叔叔和兄弟去计较,让老太太安详地走完最后一程。老祖母临终的时候拉着xxxx的手,发自肺腑地说道:孩子啊,我们家孙子娶了你,是我们这个大家族的福啊。xxxx2年冬天,xxxx的婆婆因骑车不慎将腿摔断了,当时丈夫和弟弟、弟媳都不在家,在乡邻们的帮助下,将婆婆送到了医院,那时候xxxx三院还没有电梯,身体羸弱的xxxx背着比她重的婆婆从一楼背到三楼,再从三楼背到一楼,来回屡次,累得浑身是汗,但没有让婆婆受到一点痛苦,见到的都问婆婆:她是你女儿吗。婆婆自豪地说:是我儿媳妇。路人发出了由衷的感慨:真不容易啊。 到了换季的时候,xxxx就为公婆买好换季的衣服,公婆需要零花钱,她随手就给,从不问他们用于何处,经常买来老人喜欢吃的食品,老人遇上不顺心的事,总是向儿媳倾诉,xxxx总是笑笑抚慰他们:什么也别去计较,天大的事有我们呢。你们年轻时吃的苦太多了,好好安度晚年吧。 弟弟妹妹也都成家了,二十多年了,兄弟、妯娌、姑媳之间从未红过脸,谁家有个大小事,都是找哥嫂商量,弟弟妹妹们都是亲切地称大嫂为姐姐,他们由衷地说:大嫂对我们百般呵护和谦让,她就是我们的亲姐姐呀。婆婆逢人总是自豪地介绍:我是xxxx的婆婆,xxxx就是我儿媳呀。 她——传承了中华的传统美德,以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谱写了人间的至孝真情。她的作为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了美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了内涵。她——热爱家庭、无私奉献;她——忠于爱情,尊老爱幼;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她——温柔贤惠,情操高尚,她——就是最美儿媳xxxx。 xxx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