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香港特区建筑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借鉴.docx
下载文档

ID:1056082

大小:17.63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全管理论文 2023 安全管理 论文 香港特区 建筑 探讨 借鉴
香港特区建筑平安管理的探讨与借鉴 [摘 要] 近年来,香港特区的建筑业平安状况有了长足进步,由于香港的开展既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先进 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因此,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对内地的建筑平安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主要从香港政府部门(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工务局)对建筑平安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职业平安健康局、绿十字会等)对建筑平安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探讨,总结香港特区在建筑平安方面的成功做法,最后对内地的建筑平安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职业平安与健康 平安管理 绿卡制度 绿十字会 劳工参谋委员会 1 前  言 香港的开展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香港政府在建筑平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平安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曾撰写香港特区建筑平安的过去和现状一文,总结了香港自开埠以来有关平安的法规和香港经济的开展历程,讨论了香港现阶段的平安管理理念。笔者现从政府对建筑平安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两方面,探讨其建筑平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国内的建筑平安工作提供借鉴。 2 香港政府对建筑平安的管理 2.1 与建筑平安有关的政府部门 香港政府的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与建筑平安关系密切,其组织关系大致如图1所示:          2.1.1 劳工处 劳工处是政府执行劳工法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及协助雇主遵守劳工法例,确保香港履行国际劳工协议,并负责提议制定劳工法例。 劳工处包括劳资关系、就业效劳、工作平安与健康、雇员权益及福利和部门支持效劳等五项主要职能。其中与平安有关的职能主要是工作平安与健康和雇员权益及福利两方面,具体的职能又细分为:①加强现场平安的立法;②为提高建设平安,开展平安立法的补充及修订工作;③按照法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标准确定平安培训的提供及标准;④协助建立平安管理系统;⑤促进建设平安与健康;⑥调查严重的或致命的意外伤害事故,并对类似的事件提出预防建议;⑦对平安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建议;⑧提供有关建设平安和健康方面的建议。 劳工处设有与建筑平安有关的4个科室: 劳工视察科,主要担任视察工作,以规管在所有行业雇用儿童事宜的雇用儿童规例,规管在工业界雇用青年事宜的雇用青年(工业)规例、强制雇主为雇员投购工伤保险的雇员补偿条例第IV部及禁止在香港雇用非法入境者的入境条例第IVB部等; 锅炉及压力容器科,负责执行锅炉及压力容器条例(香港法例第56章),以确保压力容器在操作方面的平安; 雇员补偿科,主要协助因工受伤或患上职业病的雇员,根据雇员补偿条例、肺尘埃沉着病(补偿)条例等条例的规定获得补偿; 职业平安及健康训练中心,为公营和私营机构的人员免费提供与平安有关的训练课程。雇主可派其雇员参加这些课程。 除此而外,在劳工处的组织结构中专门设置了直属于劳工处长的职业平安部与职业健康部,该局部别提供职业平安效劳和职业健康效劳。 (1)职业平安效劳包括:①通过视察工作场所,执行职业平安健康条例、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以及该等条例的附属规例,以确保有关平安、健康和福利的各项规定得以遵从;②调查意外事故,并就如何减少在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向雇主和雇员提供意见;③在设计和布置厂房及工作场所,以及推行厂内和工作场所内的平安方案各方面,免费向工厂/工作场所拥有人提供意见;④提供支持效劳,向市民群众灌输平安意识,从而在雇主和雇员当中培养平安文化,让他们承担自我规管的责任,依循职业平安约章引入平安管理的方法;⑤开办职业平安及健康训练中心,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负责职业平安及健康的人员提供训练。 (2)职业健康效劳负责预防职业病和推广职业健康,其,主要工作如下:①就公众在健康和卫生方面所遇到的职业健康问题,如预防由工作场所引致的职业病,提供咨询效劳;②进行实地调查,以确保工作场所有关健康及卫生的各项规定得到执行;③执行与职业健康及卫生有关的法例;④调查可能染上职业病的个案,并替有关人士进行诊治;⑤为申请工伤补偿的雇员办理销假;⑥举办展览和讲座,以提高职业健康的意识。 总之,监督与效劳并存,劳工处除了提供优良的效劳之外,还通过工厂视察等制度对各个工作场所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惩罚违规的企业。 2.1.2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也是政府的直属部门,主要是以政府业主的身份管理政府的公共工程,并对建造业进行检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与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有关的法律咨询。 该局与平安有关的职能主要有:①说明政府合同中的建设平安政策;②说明工程部的建设平安指南;③准备和更新建筑现场平安手册;④维护现场事故统计、报揭发布和监控承包商执行现场平安的数据库;⑤组织和联合组织平安鼓励活动;⑥对承包商执行平安措施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管制。 这些职能分别由其下辖的建造业检讨部、工务政策部、方案及资源部、行政部、法律咨询部等来完成(请参见图1)。 2.1.3 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关系 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务部门对建筑平安工作的侧重和方向是有所区别的,劳工处负责劳工平安与健康方面的全部职能,而工务部门作为政府业主,进行政府工程的建设,相当于社会的一般工程业主,必须执行劳工处的所有有关平安与健康的规定,对政府工程的平安与健康负责。同时,作为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其公共工程牵涉国计民生,对平安与健康的要求更高。因此,工务部门在满足劳工处一般的平安与健康要求之上,自行对平安与健康政策作出更高的规定,采取更多的平安管理措施,以到达更高的平安水平,对一般的社会工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当然,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制定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仅仅适用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所承担的政府工程,并不能强制实行于社会一般工程。因此,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职能实际上并没有相冲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补充的地方,例如,劳工处的许多管理措施可以先在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中试行,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经验也可直接供劳工处在制定新的管理措施时参考。 2.2 政府部门对建筑平安的管理 劳工处作为全香港劳工平安健康的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平安是工作重点,其在建筑平安方面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对内地的建筑平安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1 绿卡制度 近年来,香港开始实施的绿卡制度。对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平安与健康水平和技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绿卡〞又称“平安卡〞,由香港建筑业训练局统一颁发,工人接受并通过平安培训后可获得此卡。这项制度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工人必须持有绿卡,否那么他将被拒绝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规定,建筑公司不得接收没有绿卡的工人,否那么公司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工人在工作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了工人在平安与健康方面的素质,改善了平安施工状况。为了保证这个制度的执行,并监督建筑公司的行为,劳工处采用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各个公司进行检查。 2.2.2 工人注册制度 工人注册制度是香港特区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的一个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建筑业的所有工人进行注册编号,记录其经考试所评定的技术水平,在意外工伤事故发生后,对工人的伤亡情况等资料进行记录,以方便数据的统计、整理,也有利于工人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平安事故的呈报就比较方便,遗漏和瞒骗的现象也会减少。 2.2.3 平安宣传活动 香港政府在平安与健康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有关平安的各个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一是分发各种各样的小册子,其内容有的是政府下属部门的职能介绍,有的是某个社会团体的介绍,还有的是平安本卷须知的和简单的危险防范措施介绍。二是张贴宣传海报,主要由职业平安健康局提供,在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三是开展平安活动,例如,职业健康日、职业平安健康周活动、全港职业平安与健康常识问答比赛。四是实施职业平安健康大使方案,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积极示范作用,到达深入社区传播职业平安健康理念的目的。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与平安有关的电视教育片、音像资料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大加强了香港居民的平安意识,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平安与健康舆论环境,对建筑公司重视平安、促进平安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3 其他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除特区政府外,香港社会还有许多依法设立的机构从事促进建筑业平安的工作,具体如图2所示。          3.1 职业平安健康局 职业平安健康局成立于1988年,其目标是“致力成为香港卓越的职业平安健康机构,确保香港每一位在职人士均可以在平安及健康的环境下工作〞。 职业平安健康局的工作包括推广宣传、教育及训练、参谋效劳、国际联系、调查及策略研究、提供信息,以及促进政府、雇主、雇员和专业及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 职业平安健康局还向市民提供职业平安健康信息,除一般宣传工程之外,职业平安健康局每年均有特定主题的推广工程,宣传不同工作类型的职业平安健康的信息,以加强其渗透力。 职业平安健康局的主要经费来源为雇员补偿保险征款,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