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柱筋偏位处理方案 .doc
下载文档

ID:1047014

大小:20KB

页数:1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柱筋偏位处理方案 2023 年柱筋偏位 处理 方案
柱筋偏位处理方案 一、发现问题 地下室根底混凝土浇筑后,发现负二层局部柱预留钢筋有偏位现象,偏位尺寸主要在20mm以内,个别柱筋偏位较大,超出20mm。标准允许偏差:轴线8mm,钢筋保护层5mm,共计13mm,即但凡偏差超出13mm的柱主筋均不符合标准要求,均需进行整改。 二、原因分析 柱钢筋骨架固定不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偏位未及时进行放线校核,现场质量监督不到位等。 三、整改措施 针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如下: 采用人工调整复位方法,把钢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弯,再按1:6的斜度调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径钢筋与偏位柱筋点焊或绑扎,作为加强筋。弯折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柱须保证弯折段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故放线时应在柱预留钢筋根部向外放大30mm,放大头的高度要超出弯折平直段40mm,复位后的局部按原设计尺寸放线支模。 与柱筋同直径、同规格柱筋与柱筋点焊装修地面6:1-1 第二篇:柱筋偏位处理方案坑园卫生院一层框架柱主筋偏位整改措施 一、发现问题 地下室顶梁板砼浇筑后,发现一层柱预留钢筋有偏位现象,偏位尺寸主要在20mm以内,个别柱筋偏位较大,超出20mm。标准允许偏差:轴线8mm,钢筋保护层5mm,共计13mm,即但凡偏差超出13mm的柱主筋均不符合标准要求,均需进行整改。 二、原因分析 柱轴线放线有偏差;柱模板搭设支撑不牢;柱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在节点处梁柱钢筋交叉,梁钢筋就位时把柱钢筋挤歪了;浇注砼时振动不当,把纵筋骨架振松;人为踩踏、来回泵管的拖拉,现场看筋不到位等。 三、平安隐患 柱主筋偏位在工程中常会遇到,但不可无视。从施工角度考虑,会影响柱子定位和柱模板支设;从结构角度考虑,会影响局部柱主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易被锈蚀,粘结锚固不够,钢筋不能充分受力。 五、整改措施 1、采用人工调整复位方法:柱主筋偏位没有超过其保护层厚度20mm时,把钢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弯,再按1:6的斜度调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径钢筋与偏位柱筋点焊或绑扎,作为加强筋。 装修地面柱筋与柱筋点焊与柱筋同直径、同规格61:-1 与柱筋同直径、同规格植筋偏位筋浸冰水湿毛巾包裹(焊接时)4 -3- 第三篇:柱筋偏位处理方案中东城市广场综合体一层框架柱主筋偏位整改措施 一、发现问题 地下室顶梁板砼浇筑后,发现一层柱预留钢筋有偏位现象,偏位尺寸主要在20mm以内,个别柱筋偏位较大,超出20mm。标准允许偏差:轴线8mm,钢筋保护层5mm,共计13mm,即但凡偏差超出13mm的柱主筋均不符合标准要求,均需进行整改。 二、原因分析 柱轴线放线有偏差;柱模板搭设支撑不牢;柱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在节点处梁柱钢筋交叉,梁钢筋就位时把柱钢筋挤歪了;浇注砼时振动不当,把纵筋骨架振松;人为踩踏、来回泵管的拖拉,现场看筋不到位等。 三、平安隐患 柱主筋偏位在工程中常会遇到,但不可无视。从施工角度考虑,会影响柱子定位和柱模板支设;从结构角度考虑,会影响局部柱主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易被锈蚀,粘结锚固不够,钢筋不能充分受力。 四、预防措施 1、严格按钢筋绑扎工艺标准进行施工,钢筋应绑扎牢固。柱箍筋下料制作的控制,制作柱箍筋时,一定要保证箍筋里皮尺寸。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垫块采用梅花点式分布。 3、在楼面模板上画上柱截面边框尺寸线,柱主筋用两个箍筋分别在楼面标高处和楼面上500mm处固定,根据已放好的柱截面边框线,将楼面处的那个箍筋(定位箍)与梁筋焊接固定。 4、浇筑混凝土前,详细检查柱筋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固定措施是否牢固可靠。 5、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振动不当,把纵筋骨架振松,防止来回泵管的拖拉。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整钢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偏位。 五、整改措施 1、采用人工调整复位方法:柱主筋偏位没有超过其保护层厚度20mm时,把钢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弯,再按1:6的斜度调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径钢筋与偏位柱筋点焊或绑扎,作为加强筋。 -1 与柱筋同直径、同规格柱筋与柱筋点焊装修地面61: 2、采用植筋方法:柱主筋偏位大于其保护层厚度20mm时,在柱框内相同的延伸线上种植同规格的钢筋,处理步骤如下: (1).构造要求。钻孔直径应大于所植钢筋直径4㎜,钻孔深度应不小于10d。 (2).钻孔后,应先用空压机或手动气筒彻底吹净孔内碎渣和粉尘,再用丙酮擦拭孔道,并保持孔道枯燥。 (3).植筋胶液的调制和注胶方法应严格按胶粘剂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必须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胶粘剂)。胶粘剂中严禁使用乙二胺作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严禁掺加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响性稀释剂。 (4).在孔中注入胶液,应立即插入钢筋,并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插,直至到达规定的深度。然后对植筋进行固定,直至硬化。 (5).与该植筋对应之偏位筋,切除时应预留适当长度,沿根部外表剔除混凝土,将柱外局部钢筋打弯并埋到楼面里,余下局部调整后与新植钢筋搭接焊;其焊点距基材混凝土外表应大于15d,不小于200mm,且在焊接时应采用冰水浸湿毛巾包裹植筋外露局部的根部。 -3 第四篇:柱筋偏位处理措施柱钢筋偏位处理措施 编制依据 gb50204-2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010-2022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1-2022建筑抗震设计标准jgj18-96 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107-202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一、柱钢筋质量存在的问题 砼浇捣完毕后,工程部在经过轴线测量放线检查发现局部柱竖向钢筋存在定位偏移的现象,个别柱筋严重偏出柱边线。钢筋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刚度缺乏,在浇筑砼的过程中产生歪斜,造成个别构件连同竖向钢筋单向倾斜或偏移,梁柱节点模板位置不准确或模板不垂直,同样会产生钢筋偏位现象。 2、梁柱节点内钢筋密集,柱筋被梁筋挤歪,造成柱上端伸出的主筋偏位,排列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剪力墙上部水平钢筋或柱子上部定位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砼时,各竖向钢筋受冲击而出现不规那么的移位。 4、砼浇筑时,单方向下料将剪力墙或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钢筋移位。 5、在绑扎框架柱箍筋时,没搭设脚手架,而直接攀扶在已绑好的箍筋上绑扎上部柱箍筋,造成独立柱主筋骨架扭曲,给模板系统增加了附加力,尤其钢筋直径较大、箍筋密集时,严重影响模板的垂直度和几何尺寸,造成钢筋偏位。 二、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宜在现浇砼楼面上预埋12的钢筋头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多用。 2、在梁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框架柱、暗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并与梁的箍筋电焊固定,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mm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砼时不会发生偏位。 3、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技术交底,浇砼要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和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减小对钢筋骨架的冲击力,从而到达防止柱筋偏位的目的。 三、钢筋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针对现场钢筋偏位情况,为了减少对剪力墙、柱等结构受力部位的影响。我工程部建议对钢筋偏位质量缺陷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钢筋位移不大于1d时,位移钢筋仅做1:6校正即可;(d为钢筋直径) 偏移量≦d时 2、钢筋位移大于1d且不大于2d时,采用搭接绑扎时,位移钢筋校正后,在上层钢筋搭接时适当调整上层钢筋位置即可消除位移;如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机械连接,位移钢筋按1:6校正后在其钢筋设计位置加相同直径拐筋与主筋搭接,拐筋长度为40d+200mm;如以下图: 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机械连接且d﹤偏移量≦2d时 3、钢筋位移大于2d且不大于50mm,在位移钢筋根部向下剔凿混凝土100mm深,从混凝土底做1:6校正,校正后用水将剔凿界面冲洗干净后用混凝土将坑浇振填平;如以下图: 2d﹤偏移量≦50mm时 4、钢筋位移大于50mm或位移钢筋在截面外,宜采用植筋补强的方法,从混凝土底做1:6校正的措施后再辅以植筋补强。植筋需钻孔,深度为15d,植筋直径小于柱筋一个级别,长度为一个搭接长度。植筋采用植筋胶。如以下图: 50mm﹤偏移量或位移钢筋在截面外时 注。此工程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柱纵筋偏移质量问题都据此措施进行整改。 第五篇:柱筋偏位处理措施墙柱钢筋偏位处理措施 编制依据 gb50204-2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010-2022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1-2022建筑抗震设计标准jgj18-96 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107-202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一、柱钢筋质量存在的问题 砼浇捣完毕后,工程部在经过轴线测量放线检查发现局部柱竖向钢筋存在定位偏移的现象,个别柱筋严重偏出柱边线。钢筋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刚度缺乏,在浇筑砼的过程中产生歪斜,造成个别构件连同竖向钢筋单向倾斜或偏移,梁柱节点模板位置不准确或模板不垂直,同样会产生钢筋偏位现象。 2、梁柱节点内钢筋密集,柱筋被梁筋挤歪,造成柱上端伸出的主筋偏位,排列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剪力墙上部水平钢筋或柱子上部定位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砼时,各竖向钢筋受冲击而出现不规那么的移位。 4、砼浇筑时,单方向下料将剪力墙或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钢筋移位。 5、在绑扎框架柱箍筋时,没搭设脚手架,而直接攀扶在已绑好的箍筋上绑扎上部柱箍筋,造成独立柱主筋骨架扭曲,给模板系统增加了附加力,尤其钢筋直径较大、箍筋密集时,严重影响模板的垂直度和几何尺寸,造成钢筋偏位。 二、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宜在现浇砼楼面上预埋12的钢筋头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多用。 2、在梁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框架柱、暗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并与梁的箍筋电焊固定,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mm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砼时不会发生偏位。 3、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技术交底,浇砼要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和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减小对钢筋骨架的冲击力,从而到达防止柱筋偏位的目的。 三、钢筋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针对现场钢筋偏位情况,为了减少对剪力墙、柱等结构受力部位的影响。我工程部建议对钢筋偏位质量缺陷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钢筋位移不大于20mm时,位移钢筋仅做1:6校正即可; 偏移量≦20mm时 2、钢筋位移大于20且不大于50mm时,位移钢筋按1:6校正后在其钢筋设计位置加相同直径拐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