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区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1012710

大小:18.4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县区 农业 发展 建设 经验 交流 材料
县区农业开展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一、主要做法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开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开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开展指明了开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平安。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播送、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开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开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阔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平安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开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根本到达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2023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到达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2023。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平安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开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缺乏,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开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开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效劳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开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缺乏,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开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平安;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平安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开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开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开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化。通过再宣传、再发动,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开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杆燃烧率,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第5页 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