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公共政策比较随着毒品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国际社会对毒品问题政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毒品问题政策是“三个减少”,即减少需求、减少供给和减少危害,分别对应于预防教育模式、毒品战争模式、疏导与限制模式。1预防教育模式预防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舆论宣传和政策措施,影响毒品的消费环节,遏制毒品的消费需求。首先,建立禁毒宣传和预防劝告的机制,改变潜在吸食者的心理状态。具体而言,就是要重视预防毒品的使用,特别是降低年轻人使用毒品的比例。第二,科学地利用收戒期,对于已经吸食毒品的人员,要对其加强矫正,减少其继续吸食毒品的可能性或心理需求。在我国,针对不同的戒毒模式,如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药物戒毒等,有不同的隔离期,短的1—3个月,长的达3年。第三,积极开展心理矫正治疗。通过研究探索矫正心理成瘾的治疗方法,力争使戒毒人员在所期间减轻对毒品的心理依赖程度。第四,加强戒毒意志的训练。戒毒人员戒毒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当毒瘾发作,戒毒人员控制不了自己的意志,继续行程毒品偏好。戒毒场所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不断强化戒毒人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提高戒毒人员对毒瘾的抵制能力。在长期以来毒品问题比较严重的美国社会,存在一种偏见,认为青少年沾染毒品主要是因为对于毒品的无知。但是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部分青少年在成长期的叛逆心理促使其背弃成人社会所强加的道德和价值标准,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信、学校教育失败、好奇心较强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选择吸食毒品来显示对于社会和家庭的背离。从实证结果来看,虽然,迄今为止美国尚缺乏科学的研究结论证明这些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减少毒品使用的有效性,但是部分研究表明效果是存在的。除了预防性的教育措施外,对于现实的毒品使用者更为有效的措施是矫正。如短期的药物治疗、低依赖性毒品的替代方法、社区协作的矫正模式等。如果毒品吸食者能够坚持参与这些项目或矫正措施,明显能够减少毒品使用。但是,长效的矫正措施仍然比较困难。图一采用宣传教育模式对毒品销售数量和价格的影响宣传教育模式的公共政策对毒品经济的影响如上图所示。通过宣传教育,使毒品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左侧平移,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焦点也向左下方变动,带来毒品价格的降低和毒品销售量的减少。2毒品战争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比较典型的是深受毒品之害、毒品犯罪现象比较严重的美洲国家,在这些国家政府往往动用执法机构以外的各种社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