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委书记在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编.docx
下载文档

ID:1002374

大小:25.27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市委书记 2023 创建 全国 文明城市 总结 大会 讲话 精编
在创立全国文明城市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23年12月18日) 市委书记王小平 同志们、朋友们: 三年矢志奋斗,一朝梦圆怀川!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我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四的优异成绩被正式命名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焦作的最新实践成果,是我市开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成功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得益于新开展理念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阔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回忆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总结弥足珍贵的创立经验,庆祝来之不易的出彩成绩,发动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把文明城市创立持续引向深入,书写加快建设全面表达新开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绚丽新篇章!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在全国文明城市创立工作中付出艰辛努力、作出无私奉献的全市广阔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朋友们!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最美丽的风景,总在逐梦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实,永远属于执着的耕耘者。 当我们把岁月的时钟拨回到2023年初,面对重塑政治生态的艰巨任务、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创立全国文明城市,以此作为凝聚全市合力破困局、开新局的有力抓手,作为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转型开展的重要载体,誓举全市之力干成之。三年多来,我们攻坚克难、破冰搏浪,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我们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此时此刻,当我们回望来时路,往事历历在目,万般感触涌上心头。 三年多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创立之路。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创立工作的“指南针〞和“定盘星〞,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的创立理念,构建了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党群联心、效劳联动的创立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带群建促创立的新路子。5万余名党员、近百万群众在党旗指引下,投身波澜壮阔的创立一线,而创立成果也最大程度地惠及了全体市民。创立以来,我们共改造提升城中村、棚户区54个,农贸市场18个,背街小巷161条,老旧小区859个,受益群众超90万人。我们相继建成苏蔺、府城两座水厂,98万群众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我们让利于民,将近90%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群众,就地安置在总干渠附近的城市黄金地段,让他们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又不远离故土。 三年多来,我们聚焦提升颜值、修养气质,走出了一条精致品质的创立之路。以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为目标,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心灵寄托。创立以来,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公园城市〞,北部山区生态复绿71.5平方公里,南水北调绿化带华美蝶变,大沙河涅槃重生,苏蔺体育公园、沁泉湖公园以及60余个“口袋公园〞星罗棋布、点缀全城,中心城区绿地和生态水面面积较2023年分别增加1.03万亩、0.64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4平方米。我们新建改建主次干道96条,全面消除建成区内14个黑臭水体,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我们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PM10、PM2.5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城市环境大为改善。现在的焦作,山青、水秀、天蓝,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三年多来,我们着眼以德育人、以文化人,走出了一条春风化雨的创立之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城市创立,先育“文明人〞,再建“文明城〞,使城市充满道德滋润、向善力量和文明之风。创立以来,我们大力宣扬全国道德模范谢延信、维和英雄申亮亮、人民功臣程传信、最美导游韩滨、优秀共产党员李志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最美医生〞赵童、“二次出征〞靳双周等先进事迹,把一个典范树成一面旗帜,让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市。我们倡树文明新风,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景,全市39万“小红帽〞“红马甲〞志愿者如同一粒粒“文明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文明已经成为焦作最靓丽的城市底色。我们弘扬诚信文化,“白求恩式好医生〞赵飞琴开出1毛9良心药方,被媒体称为“良心医生〞,“守信荣耀、失信可耻〞的观念在焦作深入人心。 三年多来,我们围绕转型升级、创新开展,走出了一条统筹协调的创立之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比翼齐飞〞的要求,以新开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开展和文明城市创立。从2023年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到2023年学成都佛山,拉开建设全面表达新开展理念示范城市的帷幕;再到2023年学徐州扬州,吹响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冲锋号。一路走来,我们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思路的大创新、开展的大突破。2023年全市GDP达2761.1亿元,是2023年的1.3倍,实现了年均7.5%的中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23年的6∶58∶36.1优化为2023年的5.4∶53.6∶4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2023年提高12.2个百分点。2023、2023年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考核,我市分别位居第二、第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2023、2023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获得国务院督查鼓励表彰。 三年多来,我们叫响一线锻炼、一线成长,走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创立之路。把文明城市创立工作作为锤炼干部队伍作风的“主战场〞、锻造干事创业精神的“炼钢炉〞。创立以来,我们实行市级领导分包街道、区级领导分包社区(城中村)、市(区)直单位分包老旧楼院制度,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带着全市党员干部冲上创立攻坚一线。我们探索“一线锻炼工作法〞,三年多来选派2100余名优秀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接受锻炼,连续打赢了几场大仗、硬仗。在今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我们1天之内,就抽调14名新提拔县处级干部和8467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抗疫一线;仅用14天,就对全市1826个村、149个社区、2000余个楼院、37.8万人次开展了两轮“见面式〞“拉网式〞排查。危难显本色,烈火炼真金。现在的焦作干部,已经重拾干事创业激情;当前的焦作,已经彻底走出昔日的政治生态阴霾。 星光不负赶路者,岁月不负追梦人!2023年成功创立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今年成功创立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12月10日国家卫生城市开始公示……这一连串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全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重塑,是焦作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多来云帆沧海,三年多来长风破浪,一个头角峥嵘、风华正茂的焦作已在眼前!一个渐入佳境、引人入胜的焦作已在眼前! 同志们、朋友们! 星霜荏苒,往事如歌。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曾留下过最温暖的瞬间;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总是带给我们最多感动。 从2023年3月9日创立全国文明城市拉开帷幕,到今年11月20日正式命名,我们携手走过了1353个日夜。1353个日夜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却因为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的拼搏奋斗,被赋予了更为辽阔而深远的意义。 1353个日夜会永远铭记住那些不忘初心、忠诚履职的人。在三年多的创立历程中,最贴近群众、工作任务最吃劲的是一线基层干部。解放区城管局六中队中队长张少杰,把一岁三个月的儿子送回老家让父母照看,自己和队员们奋战在创立工作的最前线,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再次见面时,幼子已经认不出这位年轻的父亲。山阳区丰收社区党群议事会主任张太明,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党员,他凭着一腔热情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改造,仅用7个月时间就把原来设施老旧、脏乱无序的落后社区,改造成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明星社区,成为全市创立工作的一张名片。马村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全国,在母亲身患重病期间,仍然坚守在创立一线,未能到床前尽孝。中站区春晓社区党支部书记牛晓岚,拒绝腱鞘炎手术,忍着疼痛坚持把辖区内99处违建全部拆完。示范区城管局局长张亚楠,在沁泉湖施工现场右腿摔伤骨折,仅住了一天院就坐着轮椅重返工地,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实现了如期开园目标。正是这样一群人,在平凡的岁月里,用行动践行初心,用坚守诠释忠诚,书写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岗位的人生华章。 1353个日夜会永远铭记住那些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人。在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中,有一支队伍叫做征迁干部,他们走尽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以担当实干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焦作干部的精神风貌。解放区征迁干部王大青,连续两个多月吃住在村里,顾不上看望80多岁的老母亲。端午节那天,她忙着给征迁户送粽子,忘记了老母亲还在等她回家。第二天,老母亲提着粽子找到村里,见她就说:“大青,你没空看我,我来看看你。〞山阳区征迁干部李胤铮是一名女同志,一次入户沟通时被群众一巴掌甩到脸上。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噙着泪说:“我知道你们现在不理解,等住上更好的房子、有了更美的生活环境,你们一定会理解的!〞征迁队伍中,有一支由11名干部组成的“草帽队〞,他们每人一顶草帽,风里来、雨里去,既是流动的“搬迁队〞,又是抢着干脏活累活的“效劳队〞。谁家有事,只要在门口招招手,他们就二话不说主动帮助。他们经常大中午蹲在墙脚,啃着馒头,就着矿泉水,为的就是能够随叫随到。正是靠着2000多名征迁队员的劳苦奔波,我们才得以在短短4个月内动迁群众4008户1.8万人,拆迁176万平方米,完成了搁置8年之久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铸就了“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 1353个日夜会永远铭记住那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人。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3万多名医护人员全员在岗、坚守一线,16名援鄂医疗卫生队员一夜成军、驰援武汉,彰显了怀川儿女的大爱大勇。援鄂医疗卫生队员赵童,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徒手掏粪石,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孟州市疾控中心朱云彩,在即将退休之际毅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在全市率先向特定人群发放中药方剂预防疫情,父亲去世也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示范区交警大队许庆丰,在我市“南大门〞担当疫情防控检查重任,奋战将近一个月,又主动请缨参加省公安厅援鄂工作队,在鄂奋战43天,展示了抗疫行动中的最美“警色〞。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平凡英雄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勇敢逆行,他们用肩膀扛起了我们的岁月静好,用双手描绘出文明之城该有的模样。 1353个日夜会永远铭记住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他们是任劳任怨的环卫工人、是不辞辛苦的公交司机、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是点亮自己温暖别人的志愿者,他们日复一日小心呵护着这座城市,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砥柱。市政公司路灯所石治国,为确保焦作的夜空灯光璀璨,曾经整整三个月坚守在工作岗位,妻子因病住院没有时间照料,女儿考上大学也没有去送行,被市民形象地称作城市夜晚的“掌灯人〞。28路公交车司机郭爱萍,从事驾驶员工作十多年,脸上永远洋溢着不知疲倦的笑容。她是盲人的眼睛、老人的拐杖、外地人的向导、乘客的贴心人,把十米车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被群众亲切地称作“微笑天使〞。“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张冬香,带着一群平均年龄61岁的退休老人组建红色宣讲团、老党员合唱团和“冬香好妈妈〞红色调解队,像一股红色暖流,带动2.2万余人次参与文明城市创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正能量。 1353个日夜会永远铭记住那些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人。东于村退休老教师苗文莲,在即将迎来95岁生日之际,得知自己家的房子要拆迁。老人深明大义,决定提前过生日,并且要求生日庆祝一切从简,让家人集中精力整理家具,做好搬迁前的准备工作。儿女们不理解,可老人却说,“我过生日是小事,跟公家的大事比,算啥〞。恩村二街征迁户柳小孬,在自家房屋即将拆迁前,单独坐在已经搬空的老院里发了一天呆,拆迁队员们问他:“回老房最后再坐一会儿,留个念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