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市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报告2023年,全市供销系统紧紧围绕“凝心聚力谋开展,联合合作兴三农〞这条主线,着重在组织体系创新、社有经济转型升级、效劳网络深化完善、重大工程推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2023年,全市系统实现总经营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商品销售总额20234亿元,增长33.3%;实现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0.3%。一、以创新“新网工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为农效劳水平1、创新开展了农资供应效劳模式。一是大力开展直供直销。全系统8家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994个供应点,实现商品销售近5.8亿元;与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签订农资直供合同121份,覆盖面积近4万亩,送货上门效劳800多万元。在海宁开展了农资零差价供应效劳和农药包装物回收试点工作,在桐乡开展了农资供应“十统一〞效劳,市社还牵头组织开展的“全市供销社春耕支农惠农效劳‘两区’活动〞,都受到广阔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二是全面推行“田保姆〞式效劳。全市供销系统开始尝试开展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田机械化作业等多种农业效劳。全年对76家农业生产单位开展测土施肥配方效劳,效劳面积扩大到20万亩,供应肥料近2300万元;投放700余台(套)各类农业机械开展机械化耕地、插秧、收割和烘干等农业社会化效劳;与农户签订水稻统防统治合同3400多份,覆盖面积21万多亩;向农户提供种子种苗覆盖面积3.5万余亩。三是直接参与“两区“经营。通过租赁、参股、控股等多种手段,直接参与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市系统拥有粮食生产功能区4个、面积4976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6个,面积1320232亩,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健全完善了农产品流通效劳体系。一是健全了农产品流通效劳体系。全市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展示展销中心、平价商店等为主要平台,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和直销配送等为主要模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联动的农第2页共5页产品流通效劳网络。全年供销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到达20232.2亿元,同比增长36%,交易量已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涌现了“天天农展会〞、桐乡绿色农产品配送等一批农产品流通效劳品牌企业。二是完善了日用消费品网络。全市供销社依托龙头企业,配合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开展连锁配送业务,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净增151个、经营总额4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26%。三是建设了一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