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蜗牛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夹具座钻孔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栏目:合同范文发布:2025-02-07浏览:1收藏

夹具座钻孔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篇:夹具座钻孔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夹具座的工艺规程及钻、攻2-M8螺纹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目录

序言…………………………………………………………………1

一.零件分析 ……………………………………………………2

二.工艺规程设计…………………………………………………3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基面的选择传 ……………………………………………4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 夹具设计 ……………………………………………………26

3.1问题的提出………………………………………………26 3.2定位基准的选择…………………………………………26 3.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26 3.4定位误差分析……………………………………………26 3.5钻套的设计………………………………………………28 3.6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29

总 结………………………………………………………………31 致 谢………………………………………………………………32 参考文献 …………………………………………………………33

序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夹具座的工艺规程及钻、攻2-M8螺纹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第 1 页

一、零件的分析

夹具座共有八组加工表面,现分述如下:

1.320155面

2.105两侧面及32025面 3.6-Φ9孔、6-Φ13 4.32038面 5.32067面 6.6-M8螺纹深20 7.2Φ6锥孔 8.2-M8螺纹

第 2 页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15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受到冲击性载荷,采用这种材料零件的强度也能保证。由于零件成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砂型铸造,采用机械翻砂造型,铸造精度为2级,能保证铸件的尺寸要求,这从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夹具体零件材料为 HT150,硬度选用260HBS,毛坯重约1Kg。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采用砂型铸造,机械翻砂造型,2级精度组。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对毛坯初步设计如下:

1.320155面

320155面,表面粗糙度为Ra0.8,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4,知铸件机械加工余量Z=5.0mm.粗铣 单边余量Z=3.0mm 半精铣 单边余量Z=1.5mm 精铣 单边余量Z=0.4mm 磨削 单边余量Z=0.1mm 2.105两侧面及32025面

105两侧面及32025面,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4,知铸件机械加工余量Z=3.0mm.3.6-Φ9孔、6-Φ13孔

6-Φ9孔、6-Φ13孔的尺寸不大,采用实心铸造。4.32038面

第 3 页

32019面,表面粗糙度Ra0.8,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4,知铸件机械加工余量Z=3.0mm.粗铣 单边余量Z=2.0mm 半精铣 单边余量Z=0.5mm 精铣 单边余量Z=0.4mm 磨削 单边余量Z=0.1mm 5.32067面

32067面,表面粗糙度Ra1.6,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4,知铸件机械加工余量Z=3.0mm.粗铣 单边余量Z=2.0mm 半精铣 单边余量Z=0.8mm 精铣 单边余量Z=0.2mm 6.6-M8螺纹深20 6-M8螺纹深20,螺纹尺寸不大,采用实心铸造。7.2Φ6锥孔

2Φ6锥孔,尺寸不大,采用实心铸造。8.2-M8螺纹

2-M8螺纹,螺纹尺寸不大,采用实心铸造。

9.其它表面均为不加工表面,砂型机器铸造出的毛坯表面就能满足它们的精度要求,所以,不需要在其它表面上留有加工余量。

2.2 基面的选择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第 4 页

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的加工而言,粗基准的选择对后面的精加工至关重要。为保证工件上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则应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所谓重要表面一般是工件上加工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因此,夹具座以32067的槽作为定位粗基准。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3 制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在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下来。

方案一 工序01:铸造 工序02:人工时效

工序03: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55面 工序04:铣105两侧面及32025面 工序05:钻6-Φ9孔、扩Φ9孔到Φ13 工序06: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9面 工序07:粗铣、半精铣、精铣32067面

第 5 页

工序08:钻、攻6-M8螺纹深20 工序09:与件3配作2Φ6锥孔 工序10:钻、攻2-M8螺纹 工序11:磨320155面 工序12:磨32038面 工序13:去毛刺 工序14:检验至图纸要求 工序15:入库 方案二

工序01:铸造 工序02:人工时效

工序03: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55面 工序04:铣105两侧面及32025面 工序05: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9面 工序06:粗铣、半精铣、精铣32067面 工序07:钻6-Φ9孔、扩Φ9孔到Φ13 工序08:钻、攻6-M8螺纹深20 工序09:与件3配作2Φ6锥孔 工序10:钻、攻2-M8螺纹 工序11:磨320155面 工序12:磨32038面 工序13:去毛刺 工序14:检验至图纸要求 工序15:入库

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在于钻6-Φ9孔、扩Φ9孔到Φ13加工

第 6 页的先后,孔加工之后为后面工序的加工提供了定位基准,简化了夹具设计,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故采用方案一,具体的加工路线如下 工序01:铸造 工序02:人工时效

工序03: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55面 工序04:铣105两侧面及32025面 工序05:钻6-Φ9孔、扩Φ9孔到Φ13 工序06: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9面 工序07:粗铣、半精铣、精铣32067面 工序08:钻、攻6-M8螺纹深20 工序09:与件3配作2Φ6锥孔 工序10:钻、攻2-M8螺纹 工序11:磨320155面 工序12:磨32038面 工序13:去毛刺 工序14:检验至图纸要求 工序15:入库

2.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01:铸造 工序02:人工时效

工序03:粗铣、半精铣、精铣320155面 工步一:粗铣320155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第 7 页

ap3.0mm,d06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ap3.0mm

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fz0.2mm/齿,则

ns1000v1000125663r/min d60按机床标准选取nw=675r/min

vdnw1000606751000m/min127.2m/min

当nw=675r/min时

fmfzznw0.24675540mm/r 按机床标准选取fm500mm/r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l320mm,l13.0mm,l23mm,则机动工时为

tmll1l2320332.415min nwf6750.2工步二:半精铣320155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 ap1.5mm,d060mm,v125m/min,z4。

第 8 页

2.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ap1.5mm

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fz0.2mm/齿,则

ns1000v1000125663r/min d60按机床标准选取nw=675r/min

vdnw1000606751000m/min127.2m/min

当nw=675r/min时

fmfzznw0.24675540mm/r 按机床标准选取fm500mm/r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l320mm,l11.5mm,l23mm,则机动工时为

tmll1l23201.532.404min nwf6750.2工步三:精铣320155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 ap0.4mm,d06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第 9 页

1)决定铣削深度

ap0.4mm

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fz0.2mm/齿,则

ns1000v1000125663r/min d60按机床标准选取nw=675r/min

vdnw1000606751000m/min127.2m/min

当nw=675r/min时

fmfzznw0.24675540mm/r 按机床标准选取fm500mm/r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l320mm,l10.4mm,l23mm,则机动工时为

tmll1l23200.432.396min nwf6750.2工序04:铣105两侧面及32025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双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 ap3.0mm,d08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第 10 页

切削工时:l320mm,l11.5mm,l23mm,则机动工时为

tmll1l23201.531.014min nwf16000.2工步三:精铣32019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 ap0.4mm,d06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ap0.4mm

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fz0.2mm/齿,则

ns1000v10001251592.3r/min d25按机床标准选取nw=1600r/min

vdnw10002516001000m/min125.6m/min

当nw=1600r/min时

fmfzznw0.2416001280mm/r 按机床标准选取fm1200mm/r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l320mm,l10.4mm,l23mm,则机动工时

第 11 页

tmll1l23200.431.011min nwf16000.2工序07:粗铣、半精铣、精铣32067面 工步一:粗铣32067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 ap2.0mm,d010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ap2.0mm

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62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fz0.2mm/齿,则

ns1000v1000125398.1r/min d100按机床标准选取nw=375r/min

vdnw10001003751000m/min117.8m/min

当nw=375r/min时

fmfzznw0.24375300mm/r 按机床标准选取fm300mm/r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l320mm,l12.0mm,l23mm,则机动工时

第 12 页

tmll1l23202.034.333min nwf3750.2工步二:半精铣32067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 ap0.8mm,d010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ap0.8mm

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62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fz0.2mm/齿,则

ns1000v1000125398.1r/min d100按机床标准选取nw=375r/min

vdnw10001003751000m/min117.8m/min

当nw=375r/min时

fmfzznw0.24375300mm/r 按机床标准选取fm300mm/r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l320mm,l10.8mm,l23mm,则机动工时为

第 13 页

tmll1l23200.834.317min nwf3750.2工步三:精铣32067面 1.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 ap0.2mm,d0100mm,v125m/min,z4。2.决定铣削用量 1 为

tmll1l23200.234.309min nwf3750.2工序08:钻、攻6-M8螺纹深20 工步一:钻6-M8螺纹底孔Φ6.8 选用6.8mm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3.1-6)

由《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查得f机0.28mm/r

Vc查16m/min(《切削》表2.15)n1000Vc10007.5r/min351.2r/min D6.8 按机床选取n=375r/min VcDn10006.837510008.(0m/min)

基本工时:tll1l2203.43min0.2514min nf3750.28总的工时:T=6t=1.509min 工步二:攻丝6-M8深20

第 14 页

选择M8mm高速钢机用丝锥

f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p,即f1.25mm/r

Vc机7.5m/min

n1000Vc10007.5r/min341.2r/min D8 按机床选取n=375r/min 基本工时:tll1l2200.63min0.0503min nf3751.25总的工时:T=6t=0.302min 工序09:与件3配作2Φ6锥孔

1、加工条件

加工材料: HT150,硬度200~220HBS,铸件。

工艺要求:孔径d=6mm。通孔,精度H12~H13,用乳化液冷却。机床:选用Z3025钻床和专用夹具。

2、基本工时:tll1l2190.63min0.0482min nf3751.25总的工时:T=2t=0.096min 工序11:磨320155面 工件材料:灰铸铁HT150 加工要求:磨320155面

机床:平面磨床M215A

刀具:砂轮

量具:千分尺(1)选择砂轮

第 15 页

见《工艺手册》表4.8—2到表4.8—8,则结果为

WA46KV6P350×40×127 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白刚玉,粒度为46号,硬度为中软1级,陶瓷结合剂,6号组织,平型砂轮,其尺寸为350×40×127(D×B×d)(2)切削用量的选择

砂轮转速为N砂 =1500r/min,V砂=27.5m/s

轴向进给量fa =0.5B=20mm(双行程)

工件速度Vw =10m/min

径向进给量fr =0.015mm/双行程(3)切削工时

tm 2 L b Zb k1000 v fa f

《工艺手册》

式中L—加工长度,L=320mm Zb——单面加工余量,Zb =0.1mm

K—系数,1.10

V—工作台移动速度(m/min)

fa—— 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轴向进给量(mm)

fr——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径向进给量(mm)3201101.10.051.291min tm 

100010200.015工序12:磨32038面 工件材料:灰铸铁HT150 加工要求:磨32038面

机床:平面磨床M215A

刀具:砂轮

量具:千分尺(4)选择砂轮

见《工艺手册》表4.8—2到表4.8—8,则结果为

第 16 页

WA46KV6P350×40×127 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白刚玉,粒度为46号,硬度为中软1级,陶瓷结合剂,6号组织,平型砂轮,其尺寸为350×40×127(D×B×d)(5)切削用量的选择

砂轮转速为N砂 =1500r/min,V砂=27.5m/s

轴向进给量fa =0.5B=20mm(双行程)

工件速度Vw =10m/min

径向进给量fr =0.015mm/双行程(6)切削工时

tm 2 L b Zb k1000 v fa f

《工艺手册》

式中L—加工长度,L=320mm Zb——单面加工余量,Zb =0.1mm

K—系数,1.10

V—工作台移动速度(m/min)

fa—— 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轴向进给量(mm)

fr——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径向进给量(mm)3201101.10.051.291min tm 

100010200.015工序13:去毛刺 工序14:检验至图纸要求 工序15:入库

第 17 页

三、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有老师分配的任务,我被要求设计工序10:钻、攻2-M8螺纹的夹具设计,选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

3.1、问题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攻2-M8螺纹,生产批量:中大比量,钻、攻2-M8螺纹与其他面没有任何位置度要求,设计时主要考虑效率上。

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以加工后的Φ9孔和320155的端面作为定位基准进行定位。

3.3定位元件的设计

本工序选用的定位基准为二孔、一平面定位,所以相应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应是一面两销。因此进行定位元件的设计主要是对一面两销进行设计。

3.4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1、由于本道工序主要完成工艺孔的钻孔加工,钻削力。由《切削手册》得:

钻削力 F26Df0.8HB0.6 式(5-2)钻削力矩 T10D1.9f0.8HB0.6 式(5-3)式中:D10.5mm

T1010.51.90.200.81740.646379Nmm

2、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 由Nf1f2KF

第 18 页

其中f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f1f20.2

5F=Pz+G G为工件自重 N

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 [s]=3.5~4 取[s]=4 得 120MPa

F3551.4N f1f2s

s4FH2dc22.8 满足要求

1.34Ndc215MPa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3.5:定位误差分析

(1)移动时基准位移误差jy

jyd1D1X1min(式5-5)

式中: d1 ———— 圆柱销孔的最大偏差

D1 ————圆柱销孔的最小偏差

1min ————圆柱销孔与工件Φ9孔最小配合间隙

代入(式5-5)得: jyd1D1X1min=0.019+0-0.015 =0.004(mm)

第 19 页

(2)转角误差

dD1X1mind2D2X2min tg1

2L(式5-6)

式中: d1 ———— 圆柱销孔的最大偏差

D1 ————圆柱销孔的最小偏差

1min ————圆柱销孔与定位销最小配合间隙

d2 ———— 削边销孔的最大偏差

D2 ———— 削边销孔的最小偏差

X2min ———— 削边销定位孔与定位销最小配合间隙

其中:X2min2(LxLgX1min)2 则代入(式5-6)得:

tg0.01900.0150.01500.010.0000622

247则: 0.00006219

3.6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本工件采用圆柱销定位,通过圆柱销和工件的过盈配合来固定工件,通过一削边销防止工件转动,这们工件被完全定位。这样操作更加简单,迅速,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总体来说这套夹具是非常不错的。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装配图附图如下:

第 20 页

夹具体附图如下

第 21 页

总 结

课程设计即将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它对我们来说受益菲浅的,通过这次的设计使我们不再是只知道书本上的空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实实在在的设计,使我们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设计的步骤和要领,使我们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更好的更熟练的利用我们手中的各种设计手册和AUTOCAD等制图软件,为我们踏入毕业设计打下了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使我们认识到了只努力的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好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同学们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的辛勤指导,使我们学到了好多,也非常珍惜学院给我们的这次设计的机会,它将是我们毕业设计完成的更出色的关键一步。

第 22 页

致 谢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收益不小,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和良好的基础。但是,查阅资料尤其是在查阅切削用量手册时,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和重叠,由于经验不足,在选取数据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的指导老师每次都很有耐心地帮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我遇到难题时给我指明了方向,最终我很顺利的完成了课程设计。

这次课程设计成绩的取得,与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每次都放下他的休息时间,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他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指导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第 23 页

参 考 文 献

1.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艾兴、肖诗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4年

2.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4年

3.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

4.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一汽制造厂职工大学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年

5.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10月

6.机械制造工艺学,郭宗连、秦宝荣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年

第 24 页

第二篇:毕业设计--夹具模版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课题: 偏心轴承夹具设计

系(部):

机 械 工 程 系

专 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 级: 机自3082 姓 名: 周 润 之

学 号: 1204083095 指导教师: 王 甫

2011 ~ 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机自3092 学生:葛日龙 一:设计题目:

螺纹球形轴工艺设计 二:设计内容:

设计螺纹球形轴加工工艺,用数控车床加工;

根据要求,选择机床、刀具、夹具、毛胚,编写加工程序。加工零件。

绘制加工工艺图 制作加工工艺卡片 三 原始文件

规定设计要求的图纸一张

四:完成日期:2012 年 2 月 28 日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签发

目 录

前言…………………………………………………………………………………1 摘要(包括关键词)………………………………………………………………1 第1章 概述………………………………………………………………………1 1.1零件图的分析……………………………………………………………11 1.2 机床选择分析……………………………………………………………1 1.3夹具选择分析……………………………………………………………3 第2章 选择工艺方案....................................................6 2.1 分析加工对象 ……………………………………………………………… 4 2.2零件工艺性分析…………………………………………………………6 2.3制订夹具设计方案…………………………………………………………6 第3章 定位误差确定……………………………………………………………14 3.1 定位误差分析和确定………………………………………………………14 3.2 定位元件设计………………………………………………………………1 3.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14 3.4 定位误差的校核……………………………………………………………1 第4章 夹紧力确定…………………………………………………………………1

4.1 工件夹紧力的分析…………………………………………………………1 4.2 夹紧装置的设计……………………………………………………………1 4.3 夹紧力的计算………………………………………………………………1 4.4 夹紧力的校核………………………………………………………………1 第5章 定位元件的设计……………………………………………………………

1(这些由学生自己设计而定,有的可以有,有的可以没有)5.1 机架设计……………………………………………………………………1 5.2 钻模板设计…………………………………………………………………1 5.3 定位盘设计…………………………………………………………………1 5.4 可换钻套设计………………………………………………………………1 5.5 定位销、开口垫片及垫片设计……………………………………………1 毕业总结……………………………………………………………………………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附录一(夹具零件图纸)………………………………………………………………21 附录一(夹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卡)……………………………………………………21

叫学生按照这个目录搞,内容可以自行加减,大约30页左右纸即可。图纸要拼起来要有一张A0图纸大即可。

这里的内容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请自行根据情况更改,目录大致按照这个,自行调整。

按照这个目录来,内容是拼凑的,参考一下。

前 言

毕业设计是我院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对所学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注意加强专业知识的广度,积极吸纳新技术,体现了应用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次毕业设计之我通过在毕业工作前的这次综合性训练,使我在下面几方面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通过本次设计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冲压弯曲工艺过程设计及模具设计过程的基本方法,合理选择、使用和维护冲压设备,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见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的能力。

(2)分析零件工艺了解并运用冷冲模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在冷冲压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

(3)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冷冲模的训练,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能设计出高效,经济合理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模具的能力。

(4)掌握基本技能训练得到提高,如分析计算,绘图以及合理的选择符合零件加工要求好的方法。

(5)提高了我在模具设计中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学校这次毕业设计对我三年来所学是专业课程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本人将表示真诚的感谢!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围绕着该零件所设计的偏心轴承夹具,是钻床专用夹具。夹具的材料为Q235,精度等级为自由公差,即IT14级。可换钻套的材料为45钢,表面渗碳。本设计说明书是以正确的参数、表格和插图对夹具进行解析和参照,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设计说明书。本偏心轴承夹具的设计是先对其进行工艺分析、计算,然后再以计算的数据及参考夹具国家标准画出装配草图、零件图等等。由于该零件的外形结构可视为圆形,钻模的构造应该选用带分度装置的回转式钻模; 该夹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生产效率高,精度一般,操作方便及易安装和维修,可以更换钻套、钻模板、定位盘、开口垫片和定位销。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简单,使用时工件与定位盘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且要保证机架与定位盘的润滑度,夹具寿命较低。

关键词:

通用性、经济性、可行性。1.

第三篇:钻床夹具毕业设计(本站推荐)

前言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工业是制造农业机械、动力机械、运输机械,矿山机械等机械产品的工业生产部门。机械制造是国民经济的装配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或现代化的程度,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制造过程中工艺水平的高低。将设计图样转化成产品,离不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因而它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保障。离开了它,就不能开发制造先进的产品和保证产品质量,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

夹具设计是每个机械类学生必须完成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对我们所学专业的一个测试,也是对我们学生做的一次具体的、重要的考验。此设计密切结合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已检测我们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同时在设计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设计中需要得一些相关资料,共同探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进了同学之问的友谊,加强了与老师的知识探讨.

作为机制专业的学生不能以学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满足,如果不懂的运用他们,学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毫无用处。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本次设计的实践,通过本次设计是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力加强,对于今后的生产实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是我们受益匪浅。本设计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点评、指正。

目录

前言········································································1 1.设计任务书·····························································3 1.1设计任务书····························································3 1.2目的····································································4 2.钻床夹具设计过程·····················································5 2.1定位方案设计与定位分析············································5 2.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7 2.3对刀及引导装置设计·················································8 2.4加紧机构设计·························································9 2.5夹具体设计··························································10 2.6精度分析计算························································10 3.绘制夹具总图·························································11 4.绘制夹具零件图·······················································11 5.夹具操作动作说明····················································12 6.设计心得体会·························································13 7.参考文献·······························································15 8.致谢····································································15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书

如图1所示,设计加工一直径为φ30h7的轴上2个直径为15H7的孔,两孔的距离为150H13。φ15H7孔对φ30h7外圆的垂直度公差为0.1mm/100mm,φ15H7孔对φ30h7外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其他表面均以加工完毕。(中批量生产)

图1 1要求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产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工艺性好 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量生产。4)使用性好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应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5)经济性好

1.2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方面的知识,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设计计算过程,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关键词

钻套 V型块 圆柱削

2.钻床夹具设计过程

机床夹具的种类结构虽然繁多,但它们组成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作用是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

2、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作用是将工件压紧夹牢。

3、对刀或导向装置:确定刀具相对于定位元件的正确位置。

4、连接元件:确定夹具在机床上正确位置元件。

5、夹具体:夹具体是机床夹具的基础件。

6、其他装置或元件:指夹具固特殊需要而设置的装置和元件。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以下优点:

①能稳定的保证工作的加工精度,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②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夹具装夹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减少辅助工时,提高生产率。③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所以我们决定设计钻床的专用夹具加工此工件。

2.1定位方案设计与定位分析

机械加工时,为了使工件的被加工表面获得规定的尺寸和正确位置要求,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家具中有正确的位置过程,称为定位。用来确定生产对象(工件)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叫做基准。根据机械原理,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自由度。放在空间的物体都有六个自由度。工件的定位,就是使得工件占据一致的正确的位置,实质上就是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在分析工件定位时,通常是用一个支撑点限制工件的 5 一个自由度,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撑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工件的自由度限制真确了就可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1)自由度的分析(图2)

为保证加工轴上轴Φ15H7孔的距离及孔与端面的距离,则要限制Y轴的移动。保证两孔与轴线的垂直度,则需限制X、Z轴的移动。为了保证两孔的对称度,则需限制X轴的移动,所以综上所述所设计的夹具在加工时应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即:X、Z轴的移动,X、Y轴的移动。2)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

由于所设计夹具是用于加工实心轴上的两孔,且两孔有一定的距离,一孔与端面有距离要求,所以应当以轴的外圆面与轴的一端面定位。而又考虑到夹具必须限制X、Y轴的移动,所以初步拟定以一长V型块与一支撑钉来限制这几个方向的自由度。

分析:由于X、Z轴的移动X、Y轴的移动,而Y轴的转动没限制,所以此定位属于不完全定位。

由于一个长V型块能够限制四个自由度,即:两个方向的转动与移动,即这把Z轴的转动也限制了,但是所加工的轴上的孔为通孔,所以限制了Z轴移动也不会影响加工,不影响加工精度。

由上述分析可得,用一长V型块和一支撑钉定位是可行的。

图2 2.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能否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取决于道具与工件的相互位关系。当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用调整法加工件时,各个工件在夹具中所占的位置并不一致,各个工件的不一致性必然引起工件相对刀具之间的位置变化,加工后,个工件的加工尺寸必然大小不一,形成误差。这种只与工件定位有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用ΔD表示。

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各个工件位置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有二:一是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二是定位基准的位置变化。

(1)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加工尺寸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用ΔB表示。

(2)基准位移误差: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和最小配合间隙的影响,导致各个工件定位基准的位置不一致,从而给加工尺寸造成误差,这个误差称为基准位移误差,用ΔY表示。ΔD=ΔB+ΔY ΔY=δd/(2sinα/2)

本设计课题是加工轴上的两个孔,由于两孔间有一定的距离要求所以应当考虑定位误差。我们是用一支撑钉去限制Y轴方向的移动,所以应当考虑此方向上的定位误差。又由于加工这两轴是一次装夹同时加工两孔,所以它的定位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所以ΔB=0, ΔY=0, ΔD=ΔB+ΔY=0。因为△Y<1/3*0.63(0.63为孔间距离的公差),所以定位误差符合要求符合。2.3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

本课题设计我们采用GCr15钢作为钻套材料。GCr15是一种最常用的高铬轴承钢,具有高的淬透性,热处理后可获得高而均匀的硬度。耐磨性优于GCr9,接触疲劳强度高,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抗蚀性,冷变形塑性中等,切削性一般,焊接性差,对白点形成敏感,有第一类回火脆性。

由于课题要求此工件中批量生产,所以用可换的钻套较为合理。为了钻套能和好的固定在钻套支架上,所以在钻套的一边开了一个缺口。并用一个M16的螺钉去压紧钻套。

钻套主要尺寸由《机床夹具零、部件》国家标准 GB/T2263 — 80、GB/T2265 — 80。(后附零件2图)

钻孔加工时,钻套外径为φ30mm g6;内径为φ150mmH7。钻套端面至加工面的距离取 25mm。先选用φ14.8的麻花钻进行钻削并钻通,再用φ15的铰刀铰削。这样可以达到所加工孔的要求(Φ15H7)。2.4夹紧机构设计

参考夹具资料,采用铰链氏夹紧机构来夹紧工件。如图3所示:

图3 1 工件压紧横梁 2 螺母 3拉紧螺杆

打开1工件压紧横梁和3拉紧螺杆,把工件放在压紧横梁下面。放下1压紧横梁,打上3拉紧螺杆,使拉紧螺杆穿过压紧横梁右端的槽,然后拧紧2螺母。从而使1压紧横梁压紧工件。

此种夹紧装置可以快速的装夹工件,并使工件可以得到所需的夹紧力,也不会工件的装夹位置。这样就提高了生产效率。由图可知压紧横梁中间开了V型槽,这可是夹紧力均匀,使工件能很好的与下V型块接触保证了加工精度。横梁上的V型块也可以用来压紧不同尺寸的圆柱,符合了设计要求。

2.5夹具体设计

根据课题的要求及综上所述的分析,我们决定用一长V型块作为夹具体。我们设计V型块总长为400mm,宽和高都是150mm。这么大的尺寸可以用来加工此种类的零件,加工两孔距离为120-360mm。同时这么大的实体尺寸很适合工人的操作,通事此夹具体全由45钢制造,所以有一定的重量不必再设计夹具体与钻床的链接机构,可以由工人直接用手拿住进行加工。这样就使加工更加的简单。同样由于夹具体有那么的大小,经过计算与分析可得,可以加工两孔距由120mm到360mm的轴。

同时为了方便排除加工时的铁屑,我们特意在V型槽底端开了一条宽度为10mm排屑槽,此槽可以让加工出来的铁屑更容易的排除,同时也提高了加工的精度。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此夹具体不仅结构合理,通用型也很强,同时加工容易。满足课题要求。

2.6精度分析与计算

由课题设计要求可知,加工孔的位置要求为:

1)φ15H7孔对φ30h7外圆的垂直度公差为0.1mm/100mm。2)φ15H7孔对φ30h7外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位置精度(δk1=0.01mm,δk2=0..10mm)校核如下。①影响位置精度δk1的因素有三项: △k1=0.01mm/100mm △A+△T=0.02 mm/100mm △T=(0.034-0.014)mm/48mm=0.042/100mm(铰刀尺寸为φ15 时的歪斜)按概率法计算得

√(0.01/100)2 +(0.02/100)2+(0.042/100)2=0.044/100mm<δk1 故其夹具的精度较低。

②影响位置精度δk2的因素有两项:

△T1=0.03 mm(铰套中心对V形块标准圆柱的对称度)△T2=0.034-0.014=0.020 mm(铰刀与铰套的配合间隙)将误差合成得

√0.032+0.0202=0.030mm<δk2 由上述分析及公式的计算 √△D2+△A2+△G2+△T2≤δk 此夹具加工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3.绘制夹具总图

根据已完成的夹具结构草图,进一步修改结构,完善视图后,绘制正式夹具总装 图。(附图1)

4.绘制夹具零件图

(附图2)5.夹具操作动作说明(与装配图说明)

(1)挡块体的安装

先用挡板紧固螺钉3把挡块体2紧固在夹具体1上,再把定位螺杆6装进挡块体,调节到适当的加工距离,然后用螺母5紧固。(2)钻套支架的安装

先把11紧固双头螺杆的一头装进10支架压紧铁块中,再把10支架压紧铁块装进1夹具体的T型槽中。然后把12钻套支架下的孔穿过11紧固双头螺杆并与T型槽配合好。最后装上5螺母,并拧紧。(3)支架的安装

此安装与(2)步骤相同,这里不再重复。(4)钻套的安装

先把7钻套的下端φ30g6配合到12钻套支架上φ30H7的孔。在转动7钻套的缺口并对准紧固螺钉的螺孔,然后把8钻套紧固螺钉拧紧。(5)工件的装夹

打开13工件压紧横梁和15拉紧螺杆,把工件放在压紧横梁下面。推动轴靠紧到6定位螺杆,然后放下1压紧横梁,打上15拉紧螺杆,使拉紧螺杆穿过压紧横梁右端的槽,然后拧紧5螺母。从而使13压紧横梁压紧工件。(6)加工操作

把夹具体放到钻床的工作台上,移动夹具体使7钻套上端口对准钻头。先用Φ14.8钻头钻通加工轴,换上Φ15的铰刀加工孔。(7)把工件取下来加工另一个工件。(8)一个工作日完后,清扫夹具体。

6.设计心得体会

1)目标完成情况: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设计达到了预想的成功,由于条件的限制没能加工出成品,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2)存在不足:

一是对钻床的不熟悉,二是在公差与配合方面的知识所学较少。3)程序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主要困难:学院图书馆相关资料有限。

解决方法:在互连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与有关公司联系落实加工 4)总结和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使用机械制图的方法,加深了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由于时间仓促,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夹具部分不够全面,效率不高等等,都是对工艺基础不熟练,对相关认识缺乏造成的。在实践过程中李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不断的摸索来弥补自己在机械制作方面的差距。

与同学讨论我们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

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首先从课程设计本身来说,是对我们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巩固,回想课程设计刚开始时,全无思路,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我来说,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我把这学期学过的专业课书籍又看了一遍,并且又请教了老师和同学,来了设计灵感。其次,课程设计也锻炼了我们大家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是两眼发黑,什么思路都没有,但是大家却懂得团结协作,虽然每个人的设计内容都不同,但是思路都是大同小异,所以大家各自去 13 查阅资料,而且是分别查阅不同的资料,最后大家汇总,拟定出每一个人夹紧方案,和夹具形状,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第三,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能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虽然我们的设计内容都是很简单,但是这其中也不乏创新能力的体现,比如我们有的同学的加工位置不再同一轴线上,是分布在圆周上,按照以前的经验就是利用分度装置,但是我们同学却设计了一个新颖的夹具,这是对我们创新能力的最好的锻炼方式的体现。

这次课程设计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这一段设计路程,虽然我收获了许多,但同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自己知识有很多漏洞,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急需提高等。以后在这些方面我要重点改正。我很感谢这次课程设计,同时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们对夹具设计的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他把我们从枯燥的理论知识中解放了出来,是我们发现了这其中的乐趣,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道路。

7.参考文献

[1].兰建设.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黄云清.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刘晓年.机械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隋明阳.机械设计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启平主编王振龙.狄士春副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版)[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启平主编.机床夹具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7].李旦.邵向东.王杰等.机床专用夹具图册[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8.致 谢

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夹具课程设计。我们花费的时间很长,因为这是同学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虽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做的十分的努力。这次我们终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了,这对同学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很有好处。同学学会了对于不同的待加工工件设计不同的夹具,对于夹具的各种标准件都学会了如何查标准件手册、如何使用它们。这些都是因为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完成的。谢谢老师。

第四篇:钻床夹具毕业设计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钻床夹具的设计

Drill Fixture Design

课题名称 钻床夹具的设计 课题性质

设计类

班 级 机械082 学生姓名 饶永可 学 号 810403017 指导教师

娄天祥

导师职称 讲师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钻孔这道工序设计一套夹具。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根据所给零件图的尺寸和结构,设计适用于这个零件的夹具。要求适用在摇臂钻床,钻出零件图中的6.5的孔。要求保证孔通过轴心,并保证轴向尺寸精度。

三.计划进度:

第8周 下发任务书,并查阅相关资料;

第9周,完成夹具的方案设计,并画出原理图;

第10-11周 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并写出论文草稿; 第12周 完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完成论文; 第13周 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1、装配图和零件图

2、论文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年 月

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

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内容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摘要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钻孔这道工序设计一套夹具。本工序是为圆柱工件加工φ6.5H9 的单孔,其结构是一个阶梯轴。

根据该工件的形状我们可以确定定位面是圆柱表面,因此选用V形块来作为其定位元件。夹紧时选用半圆压板和两螺栓的组合达到对工件夹紧的目的。在根据其精度要求确定钻模板的位置,因为该工件加工的是φ6.5H9单孔,所以据其精度要求可选用固定钻套来引导刀具对其进行孔加工。其连接元件用螺柱和螺钉对其进行部件的连接。由于是小批量生产,这里选用固定钻模,用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在工艺性方面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使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关键字:固定钻套 定位元件 加工精度 连接元件

ABSTRACT In various machine processing components needs corresponding fixture, this topic is for a specific part in radial drill drilling this procedure designed a set of fixture.This process is for cylindrical workpieces processing phi 6.5 H9 single, its structure is a step axis.According to the workpiece shape can we establish positioning surface is cylindrical surface, therefore choose v-shaped blocks as its positioning components.Clamping choose when semicircle linking piece and two bolts of combination of clamping workpiece to the purpose.In according to its accuracy requirement determine drill template position, because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is phi 6.5 H9 pucker, so according to its accuracy requirement can choose fixed drilling sheath to guide tool for its hole processing.The connecting components with studs and bolts of its components of connection.Because be small batch production, here choose fixed drill modules, used to guarantee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accuracy.We design special jig to can satisfy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accuracy requirement, considering the reasonable positioning scheme, suitable dimension and toleranc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rough the necessary precision analysis in the aspects make this fixture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processing, assembling, testing and maintenance.This fixture in use.it aspects to

operate, energy saving, safety, reliability, scraps discharge also convenient and, when necessary, set up scraps discharge structure.Through drilling fixture design manufacture, further consolidate and learn basic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to get comprehensively.Learn to access and collect technical data, by us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ability, 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design idea and the rigorous work style.Keywords: Fixed drilling sheath

positioning components processing precision

connected components

第一章 绪论

1.1钻床的发展趋势

钻床系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非凡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钻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1)台式钻床:可安放在作业台上,主轴垂直布置的小型钻床。

(2)立式钻床:主轴箱和工作台安置在立柱上,主轴垂直布置的钻床。(3)摇臂钻床:摇臂可绕立柱回转、升降,通常主轴箱可在摇臂上作水平移动的钻床。它适用于大件和不同方位孔的加工。

(4)铣钻床:工作台可纵横向移动,钻轴垂直布置,能进行铣削的钻床。(5)深孔钻床:使用特制深孔钻头,工件旋转,钻削深孔的钻床。

(6)平端面中心孔钻床:切削轴类端面和用中心钻加工的中心孔钻床。(7)卧式钻床:主轴水平布置,主轴箱可垂直移动的钻床

钻床相关标准与其他金属切削机床相关标准大体相同,其专用标准有:GB6477.4-86《金属切削机床术语钻床》,GB2815-89、JB/T5763-91《钻床联接尺寸标准》,GB9461-88、JB/Z108-89《摇臂钻床参数及系列型谱标准》等,出口产品不得低于一等品。

主要生产厂家有:中捷友谊厂、沙市第一机床厂、宁夏大河机床厂、鲁南机床厂、保定钻床厂等。钻床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欧、美、非洲及港、澳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

1.2钻床夹具的概述

钻床夹具:用干各种钻床(镗床组合机床)上的夹具,又称钻模,镗模。主要目的保证孔的精度(位置)。要想对钻床夹具有深刻的了解,就要先知道钻床夹具的特点。1.2.1钻床夹具的特点

在一般钻床对工件进行空加工,多具一下特点: 首先是刀具本身的刚性比较差。钻床上所加工的空多为小尺寸的孔,其工序内容不外乎钻、扩、铰、锪或攻螺纹等加工,所以,刀具直径往往比较小,而轴向尺寸比较啊,刀具的刚性均较差。

其次是多刃刀的不对称,易造成空的形位公差。钻、扩、铰等孔加工刀具,多为多刃刀具,当刀刃分布不对称,或刀刃分布不对称,或刀刃长度不等,会造成被加工孔的制造误差,尤其是采用普通麻花钻钻孔,手工刃磨钻头所造成的两侧不对称,极易造成被加工孔的孔位偏移、孔径增大及孔轴线的弯曲和歪斜,严重影响孔的形状、位置精度。

再有就是普通麻花钻头起钻时,孔的精度极差。普通麻花钻轴向尺寸大,结构刚性差,加上钻心结构所形成的横刃,破坏定心,使钻尖运动布稳定,往往在起钻过程造成较大的孔位误差。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种中,往往要考操作工在起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人工矫正控制孔位精度,而在大批生产中,则需依靠刀刃结构的改进和夹具对刀具的严格引导解决。

综合以上孔加工特点,钻床夹具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工件相对刀具的正确加工位置的严格控制问题。在大批量生产中,为有自傲解决钻头钻孔的精度不稳定的问题,多直接设置带有刀具引导的钻模板,对钻头进行正确引导和对孔位进行强制性限制。尤其是对箱体、盖板类工件的钻孔,往往要同时有多支钻头一次性钻出众多的孔,为保证加工孔隙的位置精度,一定要通过一块精确的模版,把多个孔位由引导限制好。这种用来正确引导钻头控制孔位精度的模版。专业化、高效生产中的钻床夹具,通常具有较精确的钻模版,以正确、快速地引导钻头控制孔位精度,这是钻床夹具的最主要的特点。所以,习惯上又把钻床夹具称为钻模。为防止钻刃破坏钻模板上引导孔的孔壁,多在引导孔中设置高硬度的钻套,以维持钻模板的孔系精度。

对钻床夹具的类型要有一定的认知。1.2.2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钻床加工中对不同的加工工件所选着的夹具体液是不同的。因此根据经验人们总结了以下不同工件加工的主要夹具。它们主要是:

1.固定式:夹具与机床上位置固定不变,用于立钻,摇臂钻加工大件等 2.回转式:用于同一圆周上的孔系加工。它包括立轴、卧轴和斜轴回转三种基本型式。

3.移动式:钻模移动,用于加工同一表面上的多个孔中小型工件

4、翻转式:钻模板转动一定角度,用于加工不同表面上的孔,翻转点力,5、盖板式:没有夹具体,模板盖在工件上加工

6、滑柱式:升降钻模板的通用可调夹具 根据不同工件的加工,因此我们也要对钻模由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选择。

1.2.3钻模类型选择

钻模类型多,在设计时,要根据工件的形状、重量、加工要求和批量来选型:被钻孔径>10mm,或加工精度较高时,宜用固定钻模。不同表面上的孔,总G<100N,

夹具座钻孔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篇:夹具座钻孔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
点击下载
分享: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