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蜗牛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

栏目:合同范文发布:2025-02-06浏览:1收藏

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

第一篇: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汇编

中华医学会

2003 10

重庆

目录 专题发言

新世界的妇科腹腔镜手术„„„„„„„„„„„„„„„„„„郎景和 Laparoscopy –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elix Wong 腹腔镜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认识、变化及发展趋势„„„„„„„„周应芳 内窥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 ┉┉┉┉┉┉┉┉┉┉┉┉ 姚书忠

腹腔镜下各种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及评价 „„„„„„„„„„骆一凡 微型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薛翔

关于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几个相关的问题„„„„„„„„ 林秋华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 冷金花,郎景和 卵巢肿瘤腹腔镜治疗的有关问题 „„„„„„„„„„„林俊

Laparoscopic surgery during pregnancy(妊娠期间腹腔镜手术)„„阮邦武

妊娠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阮邦武 盆腔炎的腹腔镜处理„„„„„„„„„„„„„„„„林金芳 各种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术式比较及评价„„„„„„„„夏恩兰

宫腔镜适应症、禁忌症的认识、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 段华 子宫畸形的内镜治疗„„„„„„„„„„„„„„„„李奇龙 妇科恶性肿瘤与内镜„„„„„„„„„„„„李光仪

腹腔镜手术的基础研究 ┉┉┉┉┉┉┉┉┉┉┉┉┉┉┉┉┉┉ 王世军,崔恒 盆底结构松弛的腹腔镜手术„„„„„„„„„„„梁志清

腔镜技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 王永来,栾南南 妇科手术性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 ┉┉┉┉┉┉┉┉┉┉┉┉ 刘彦 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和对策„„„„„„„„„„卢美松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 申爱荣 妇科内腔镜手术与热损伤 ┉┉┉┉┉┉┉┉┉┉┉┉ 杨延林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与麻醉安全„„„„„„„„陶国才 妇科窥镜手术中护士角色简介„„„„„„„„陈小燕

Nursing Role in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Leung Ching-han 妇科腹腔镜现况与前景 ┉┉┉┉┉┉┉┉┉ 史常旭 大会发言

A1 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 ┉┉┉┉┉ 沈铿,彭澎,杨佳欣 A2 腹腔镜下标准鞘内子宫切除86例临床分析 ┉┉┉┉┉ 黄凤英,方小玲,林秋华 A3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8例临床分析 ┉┉┉┉┉ 封全灵,申爱荣,边爱萍 A4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阴道顶端悬吊术80例分析 ┉┉┉┉┉ 朱丹阳

A5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57例分析 ┉┉┉┉┉ 段华,夏恩兰,赵艳

A6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挖除126例 ┉┉„„┉┉┉ 陈勇,梁志清,徐惠成 A7-1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 ┉┉┉┉┉徐惠成,梁志清 A7-2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 ┉┉┉┉┉ 梁志清,熊光武,徐惠成,何畏

A8 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03例 ┉┉┉┉┉ 姚书忠,黄建昭,陈淑琴 A9 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 张巧玉,梁志清,熊光武 A10 两种不同方式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张凤兰,高卉 A11子宫切除术三种途径的临床评估„„„„„„„„„„ 朱兰 郎景和 刘珠凤

A12 4180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适应征及卫生经济学初步分析 ┉┉谭先杰,郎景和 A13 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式选择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 ┉┉┉┉ 华克勤,林金芳,朱芝玲 A14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探讨 ┉┉┉┉┉ 李斌,楮黎,刘陶 A15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手术期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卫生经济学研究 ┉┉┉┉ 李华军,郎景和,冷金花

A16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李文,刘彦,金志军 A17 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 方小玲,黄凤英,林秋华 A18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 李文,刘彦,金志军

A19开腹及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的探讨 ┉┉┉┉┉ 梁旭东,王世军,富琪 A20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与开腹疗效的比较 ┉┉┉┉ 孙笑,周应芳 A21 腹腔镜与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疗效比较 ┉┉┉┉ 韦成厚,姚书忠 A22 经腹腔镜手术(体外法)切除卵巢良性畸胎瘤 ┉┉┉┉┉ 杨清,王永来,王玉,张静 A23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175例 ┉┉┉┉┉ 邓锁,卢美松

A24 卵巢畸胎瘤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 王爱芹,周应芳 A25 腹腔镜手术中卵巢良性畸胎瘤破裂临床分析 ┉┉┉┉┉ 刘晨,赵彦,崔恒

A26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安全性探讨 ┉┉┉┉┉ 刘栋擎,姚书忠,黄建昭 A27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Ovarian Dermoid Cysts at Liverpool Hospital„Jenny Bin Shao A28腹腔镜手术中发现的非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 A29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208例分析 ┉┉┉┉„„┉ 王素敏,石晓燕

A30腹腔镜检查诊断537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 ┉┉┉┉┉徐惠成,梁志清,陈勇,熊光武 A31腹腔镜在诊断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价值 ┉┉┉┉┉ 金力,冷金花,郎景和,范光升 A32腹腔镜诊治慢性盆腔痛168例临床分析 ┉┉┉┉┉ 韩燕华,苏园园

A33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评估 ┉┉┉┉┉ 夏恩兰,段华,黄晓武 A34-1双极汽化电切技术在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的应用 ┉┉┉┉ 周蓉,崔恒,魏丽惠 A34-2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临床治疗的探讨„周蓉,崔恒,魏丽惠 A35 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子宫腔内病变准确性的临床评估 ┉┉┉┉ 庄育洪,任慕兰 A36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56例临床分析 ┉┉┉┉┉ 陈忠东 A37 子宫内膜电切术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比较 ┉┉┉┉┉ 郭淑丽

A38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分析 ┉┉┉┉┉ 陈玉清,姚书忠,牛刚 A39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子宫各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刘玉环,夏恩兰 A40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探讨 ┉┉┉┉┉ 陈正云,林俊,张信美 A41 腹腔镜辅助阴道成形术的术式研究 ┉┉┉┉┉ 凌斌,孙敏文,孙芳林,胡卫平A42腹腔镜在阴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 何畏,徐惠成,梁志清,熊光武

A43腹腔镜下女性内生殖器官全切术在性再赋手术中的应用 ┉┉┉┉ 刘彦,李文,刘晓军 A44腹腔镜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64例分析 ┉┉┉┉┉ 李光仪,尚慧玲,李秋萍,A45腹腔镜辅助下与经腹子宫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黄惠芳,赵学英,潘凌正

A46 根治性宫颈切除和腹腔镜淋巴切除术在早期子宫颈癌中的应用 梁志清,徐惠成,陈勇 A47 腹腔镜妇癌根治术 ┉┉┉┉┉┉┉┉┉┉ 张震宇,陈晨,王淑珍,等

A48-1 CO2 人工气体对裸鼠体内移植的人子宫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徐春阳,梁志清

A48-2 CO2对人工气腹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徐春阳,梁志清

A49 腹腔镜Burch氏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张力性尿失禁 ┉┉┉梁志清,徐惠成,熊光武

A50 经阴道注水腹腔镜4例报告 ┉┉┉┉┉┉┉┉┉┉┉┉ 夏恩兰,黄晓武,郑杰 A51 微型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 胡小良,徐宏里,李延河 A52 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分析 ┉┉┉┉┉┉ 刘培淑,张培海,候萍 A53 整复性宫腔镜手术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作用 ┉┉┉┉┉┉ 卫兵,潘孝华

A54-1体外模似的二氧化碳气腹环境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蒋宇林,郎景和 冷金花 A54-2 体外模拟的二氧化碳气腹环境对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蒋宇林,郎景和 冷金花 A55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T细胞亚群的影响 ┉┉┉┉┉┉ 雷巍,杨延林 A56 宫腔镜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 刘明,薛翔 A57 妇科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 高劲松,冷金花,郎景和 A58 妇科腹腔镜手术几个罕见的并发症与对策 ┉┉┉┉┉┉ 冯丽萍,黄建昭,王宁宁 A59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血管损伤5例报告 ┉┉┉┉┉┉ 王刚,李光仪,陈蔚瑜 A60 膀胱注液后行B超监护宫腔镜手术术后的泌尿系统状况分析 ┉┉ 郑杰,夏恩兰,段华 A61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子宫疾病的诊断价值 ┉┉┉┉┉┉李兰芬,宋学英,段华 A62 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内疾病的术前评价作用 ┉┉┉┉┉杨延林,王利,杨太珠 A63 宫腔镜联合三维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杨清,王永来 A64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子宫纵膈临床效果分析 ┉┉┉┉┉┉ 杨淑玲,申爱荣,白桦 A65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 孙正怡,冷金花,郎景和 A66 腹腔内留置利多卡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张怡,胡蓉,彭国庆 A67 宫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 李晓萍

A68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 龙玲,吴凤英,邓艳 A69 腹腔镜与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与护理比较 ┉┉┉┉┉┉┉┉┉┉ 刘莉 A70 内窥镜手术设备及器械的管理 ┉┉┉┉┉┉┉┉┉┉┉┉ 魏佳岩,王彩云 大会交流

腹腔镜子宫手术

B1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57例随访资料分析 ┉┉┉┉ 王荣春,郑伯双,李春芳 B2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 沈立翡,喇端端 B3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3例临床观察 ┉┉┉┉┉┉┉┉┉┉ 盛晓滨

B4电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73例分析 ┉┉┉┉┉┉ 吕伟超,郑红枫,许琴仙 B5改良式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178例分析 ┉┉┉┉┉┉ 袁晓雁,贾利平,李晓琼 B6超声刀应用于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0例分析 ┉┉┉┉┉┉ 夏艳,张玲玲 B7两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式比较„„„„„„

陈淑琴,姚书忠 B8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26例分析 ┉┉┉┉┉┉ 张萍,曾嫣,凌奋 B9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探讨 ┉┉┉┉┉┉ 徐惠成,梁志清,陈勇 B10腹腔镜子宫切除72例 ┉┉┉┉┉┉┉┉┉ 梁毅姝,江夏,孙荣生

B11复杂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 张震宇,李淑红,陈晨 B12 Laparoscopic Subtotal Hysterectomy in Chinese Women – An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33 Cases „„„„ Lo Leslie

B13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手术要点及体会 ┉┉„„┉┉┉┉ 曲维,杨丹,邵芳怡

B14腹腔镜超声止血刀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 ┉┉┉┉┉┉ 梁志清,徐惠成,熊光武 B1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2例分析 ┉┉┉┉┉┉┉┉┉ 施飞凤,周萍萍,李玲 B16腹腔镜下圈套法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 ┉┉┉┉┉┉┉ 曲维,杨丹

B17电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临床分析 ┉┉┉┉┉┉ 王英红,郭晓清 B18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性分析 ┉┉┉┉┉┉ 陈露诗,李光仪,王刚 B19 458例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 陈捷,宋一一,林元,陈丽

B20子宫肌瘤微创治疗94例临床分析 ┉┉┉┉┉┉ 冯力民,杜彬,王伟娟 B21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的处理 ┉┉┉┉┉┉┉┉┉ 桑翠琴,张震宇,陈晨 B22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30例分析 ┉┉┉┉┉┉┉┉┉┉ 岳晓燕,周应芳 B23妇科腹腔镜手术1350例临床分析 „„„„„„„„程忠平帅桂珍 B24妇科腹腔镜手术350例临床效果分析 ┉┉┉┉┉┉ 胡玉玲,杨国华 B25妇科腹腔镜手术532例临床分析 ┉┉┉┉┉┉┉ 凌斌,雷蕾,孙敏文 B26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妇科疾病103例分析 ┉┉┉┉┉┉ 张波,孙静芳 B27腹腔镜手术在老年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刘彦,候庆香

B28 Ligasure AtlasTM腔镜闭合切开器在腹腔镜中的应用 ┉┉┉┉┉┉ 杨丹,曲维 B29妇科腹腔镜手术对血液凝固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 刘彦,石晓敏 B30腹部手术史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讨论 ┉┉┉┉┉┉ 张波,孙静芳 B31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 夏秀英,罗晓,吴羽

腹腔镜附件及盆腔炎手术

C1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00例分析 ┉┉┉┉┉┉┉┉┉┉┉ 王荣珠 C2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 王延国,田柏岚,李东云

C3腹腔镜下子宫角切除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探讨 ┉┉刘剀,郭朝红,刘植华 C4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报告 ┉┉┉┉┉┉ 李红,王爱芹,周应芳 C5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103例分析 ┉┉┉┉┉┉ 王言奎,崔竹梅,姚勤 C6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还是切除? ┉┉┉┉┉┉ 关铮,李亚里,李立安 C7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 陈勇,常青,李玉艳 C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及引流的选择 ┉┉┉┉┉┉ 郭建新,李立,胡珊 C9电视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60例分析„„„„„„„„何力 李筠 陶莹 梁波 C10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杜建新 王维华 李丽华 等

C11腹腔镜对未生育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保留及恢复生育功能的处理 ┉关菁,韩红敬,沈浣 C12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 ┉┉┉┉┉┉ 罗晓利,荣贵川

C13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开窗术18例分析 ┉┉┉┉┉┉ 谭少荣,张金花,谭秋玲 C14单操作孔腹腔镜双极电凝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 赵福杰,王永来 C15腹腔镜下抽吸羊水治愈卵巢妊娠一例 ┉┉┉┉┉┉ 林舟,郑耀华,陈玉华

C16阴道B超引导下双腔取卵针穿刺注射小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78例临床分析┉王中凡,张文先

C17腹腔镜下卵巢内膜样囊肿手术的临床研究 ┉┉┉┉┉┉ 吴晓杰,刘霞 C18腹腔镜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治疗 ┉┉┉┉┉┉ 陈光元 C19子宫内膜异位症71例临床分析 ┉┉┉┉┉┉ 黄水莲,蒋义强

C20卵巢内异囊肿合并不孕两种保守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林小娜,舒静,方素华 C21腹腔镜治疗未生育妇女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龙雯晴,朱岚,吴步初 C22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内膜异位症的术后用药观察 ┉┉┉王朝华,高慧莉,姚远洋 C23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58例随诊小结 ┉┉┉┉┉ 颜士杰,沙玉成 C24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应用妈富隆的疗效观察 ┉┉王琳,常青 C25腹腔镜下手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附96例临床分析)┉夏晓梦,方小玲,黄凤英

C26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内膜样囊肿77例 ┉┉┉┉┉┉ 石晓燕,王素敏

C27应用腹腔镜行卵巢畸胎瘤剥出术45例分析 ┉┉┉┉┉┉ 金淑美,兰美连,胡晓薇 C28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黄素囊肿一例报道 ┉┉┉┉┉┉ 彭超,周应芳

C29腹腔镜处理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例报告 ┉┉┉┉┉┉ 黄晓武,夏恩兰,张洪涛 C30腹腔镜下附件囊肿剥出手术30病例临床分析 ┉┉┉┉┉┉ 刘颖涛,冯炜炜

C31腹腔镜辅助外卵巢囊肿剥除术附件切除术(附58例临床分析)┉┉┉易村犍,王晓雯 C32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 唐萍,毛嘉平,朱巍立 C33腹腔镜辅助微创直视切除附件病灶临床观察 ┉┉┉┉┉┉ 夏平,艾婷华,林红 C34腹腔镜与开腹行良性卵巢囊肿剥出术的对照研究 ┉┉┉┉┉┉ 唐桂兰,房桂霞 C35腹腔镜下卵巢甲状腺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病例分析 ┉┉┉┉┉┉ 刘海元,郎景和 C36腹腔镜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意义„„„„„„„„„„张建生 刘刚 高青 姜桂英 C37腹腔镜治疗耐克罗米芬的多卵巢综合征75例分析 ┉┉┉┉┉┉ 翟乃良,崔艳国 C38腹腔镜检查对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 ┉┉┉┉┉┉ 苟学平,徐惠成 C39卵巢热损伤的初步观察 ┉┉┉┉┉┉┉┉┉ 罗珊,杨延林,杨开选

C40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外敷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治疗价值 ┉┉┉┉┉┉ 张巧玉,梁志清 C41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 郑灵芝,潘素珍

C42腹腔镜在MRKH综合征合并盆腔痛一例诊断和治疗的应用 ┉┉┉┉┉ 施如霞,林金芳 C43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感染性疾病价值的探讨 ┉┉┉┉ 薛晓红,林金芳,孙翠翔,等 C44腹腔镜诊治盆腔脓肿59例分析 ┉┉┉┉┉┉ 施永鹏,陆勤,王敏芳,李莉,甘晓卫 C45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33例分析„„„„郑红枫 吕伟超 邱敏芬 C46腹腔镜技术革新体会 ┉┉┉┉┉┉┉┉┉┉ 焦伊胜,王永来 宫腔镜手术

D1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断及手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夏恩兰,段华,黄晓武 D2宫腔镜手术中遇到的子宫肉瘤临床分析 ┉┉┉┉┉┉ 段华,彭雪冰,赵艳

D3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段华,夏恩兰,张玫

D4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月经过多131例临床分析 ┉┉┉┉┉┉ 吴浩泉

D5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刘玉环,夏恩兰 D6达那唑预处理及TCRE术对子宫内膜EGFR和VEGF表达的影响 „„„„段钊 薛翔 刘明 D7子宫内膜电切术和子宫全切术对患者近期卵巢功能的影响 ┉┉┉┉┉┉ 黄宇,杨延林 D8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冯力民,张华,杨保军

D9宫腔镜下电切环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 ┉┉┉┉┉┉ 汪清,徐爱姝

D10宫腔电切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治疗效果的评价 ┉┉┉┉┉┉ 蒋兴伟,钟玲,胡丽娜 D11 B超监视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 ┉┉申爱荣,杨淑玲,封全灵 D12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25例分析 ┉┉┉┉┉┉ 刘能辉,张怡

D13 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40例临床病例分析 ┉┉┉刘培淑,张培海,候萍 D14宫腔镜子宫纵膈切除术后生殖预后分析 ┉┉┉┉┉┉ 赵艳,段华,夏恩兰 D15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纵隔(附38例报告)┉┉┉┉┉┉ 马葆荣,程兰 D16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作用 ┉┉┉┉┉ 温宝宁,詹雪梅,阮晓红 D17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 彭雪冰,夏恩兰,段华 D18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 汤晓秋

D19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 冯力民,王伟娟,张红霞 D20宫腔镜和B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分析 ┉┉┉┉┉彭雪冰,夏恩兰,成九梅 D21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27例的临床研究 ┉┉┉┉┉┉ 葛春晓

D22 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粘连108例分析 ┉┉┉┉ 成九梅,夏恩兰,段华 D23经腹超声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 杨延林,王利,杨太珠

D24宫腔镜诊治妊娠物残留28例报道 ┉┉┉┉┉┉ 张培海,刘培淑,候萍,张玉琴 D25宫腔镜在不全流产诊治中的价值 „„„„„„„„„„„„„„„„徐大宝 薛 敏 D26宫腔镜手术治疗宫内病变82例临床分析 ┉┉┉┉┉┉ 吴颖,王爱芹

D27宫腔镜在宫内异常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 ┉┉┉┉┉┉ 成九梅,夏恩兰,段华 D28 B超与宫腔镜联合在困难取器中的应用 ┉┉┉┉┉┉ 王海波,周艾琳,逮彩虹 D29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中应用 ┉┉┉┉┉┉ 潘孝华,卫兵

D30宫腔镜内膜热水消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例报告 ┉┉┉┉┉┉熊光武,陈勇,张巧玉 D31宫腔镜下热盐水循环灌注治疗月经过多疗效初步评价„„„程忠平帅桂珍 胡莉萍 D32宫腔镜诊断和治疗13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 ┉┉┉┉┉┉ 沈育红,吴步初,沈立翡 D33 The complementary role of endometrial sampling to outpatient hyste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intrauterine patholog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Leung Pui Ling D34宫腔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中的价值(附875例病例分析)┉ 刘培淑,张培海 D35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刘培海,董瑞英,候萍 D36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 宋晓玲

D37宫腔镜诊断绝经期异常子宫内膜的临床应用 ┉┉┉┉┉┉ 杨丹,曲维,张佐峰 D38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朱莉 董铁军 肖薇 D39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研究工作总结„„„„„„„„陈云萍 D40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112例疗效分析 ┉┉┉┉┉┉ 邵华江

D41 B超监护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诊治不孕症 ┉┉┉┉┉┉ 王晓黎,刘青,穆荣肖 D42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117例不孕症临床分析 ┉┉┉┉┉┉ 靳琳,成九梅,夏恩兰 D43应用宫腹腔镜手术诊治输卵管不孕症78例分析 ┉┉┉┉┉┉ 刘江,杨延林 D44 241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 高嵩,王永来

D45经宫颈纤维输卵管镜联合宫、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陈捷,徐爱梅,林元 D46宫腔镜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 申爱荣,杨淑玲,封全灵

D47电视宫腔镜锥切术在宫颈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 高永星,任慕兰,赵维英 D48宫腔镜诊断与传统诊断性刮宫的比较(附75例分析)┉┉┉┉┉┉ 程玲,王伟萍 D49宫腔镜诊治512例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刘晓丽

D50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在宫腔镜检查前应用的体会„„„„„„„„„„文艺 D51国产宫腔镜在诊断宫内病变中的作用评估„„„„„„张平俊 生殖道畸形、盆底结构异常和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

E1腹腔镜下盆腔腹膜移植阴道成型术 ┉┉┉┉┉┉┉┉┉ 冷金花,郎景和,李华军 E2腹腔镜子宫颈颈骨骶韧带固定术 ┉┉┉┉┉┉ 梁志清,徐惠成,熊光武 E3腹腔镜下库柏氏韧带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 朱兰,郎景和

E4腹腔镜下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在妇科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附31例报告)梁志清,徐惠成,熊光武

E5腹腔镜与剖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37例临床分析 ┉┉┉┉李光仪,王刚,陈露诗 E6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 ┉┉┉┉┉┉ 沈铿,彭澎,黄惠芳

E7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 王刚,李光仪 E8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附8例报告)┉┉┉┉┉┉ 郑红枫,金淑美,朱丹阳

E9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LAPA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WOMEN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 Pang Chung Pui 不孕症的腹腔镜诊治

F1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盆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钟玲,曾飚,蒋兴伟 F2腹腔镜(laparoscope)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梁毅姝,李秀玲,周定杰

F3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 唐均英,徐小梅 F4不孕症的腹腔镜诊治进展 ┉┉┉┉┉┉ 关铮,才金华,李亚里

F5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 栾南南,王永来

F6电视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治中应用的评价(附123例分析)┉┉┉ 金淑美,郑红枫 F7不孕症的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治疗 ┉┉┉┉┉┉ 谭笑梅,桂晶

F8腹腔镜对120例不孕症病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曲正花 戴凌 吴芸 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及防治

G1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 ┉┉┉┉┉┉┉┉┉┉┉┉ 赵辰佳

G2妇科腹腔镜手术泌尿系统损伤2例临床分析 ┉┉┉┉┉┉ 王小尚,郑红枫,吕伟超 G3腹部手术史对腹腔镜穿刺安全性的影响 ┉┉┉┉┉┉┉┉┉ 陈建玲 G4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刺致大阴唇血肿一例 ┉┉┉┉┉┉孙传信 G5浅析妇科腹腔镜并发症 ┉┉┉┉┉┉┉┉┉ 李士华

G6腹腔镜手术中脏器与血管损伤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 段华,夏恩兰 G7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杨慧云

G8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朱兰,刘珠凤,孙大为

G9糖尿病合并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出现重度钠血症1例 ┉┉┉┉┉┉ 沈进,陈丽玉 G10一次性使用医用双腔导管在腹腔镜下喷洒医用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手术创面出血的应用„„孔若琦 护理与器械维护

H1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维护与管理 ┉┉┉┉┉┉ 程勤,李永红 H2经阴道注水腹腔镜的配合 ┉┉┉┉┉┉┉┉┉┉┉┉ 罗玫 H3腹腔镜气腹机的使用与手术中监测 ┉┉┉┉┉┉ 赵霞

H4膀胱镜TVT吊带手术的配合 ┉┉┉┉┉┉┉┉┉┉┉┉ 傅东英 H5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准备与配合 ┉┉┉┉┉┉ 杨宝韫 其它

I1射频热凝固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规范初探 ┉┉┉┉┉┉ 尹格平,杨枝君,陈铭 I2 B超介入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腺瘤和腺肌病 ┉┉┉┉┉尹格平,陈铭发,朱彤宇 I3射频治疗子宫良性病变33例临床观察 ┉┉┉┉┉┉ 胡卫平,李红,凌斌 I4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 柳晓春,谢庆煌 I5现代常见阴式子宫手术的技巧 ┉┉┉┉┉┉┉┉┉┉ 谢庆煌,柳晓春 I6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子宫颈癌中的应用„„„„黄新 I7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宫颈病变 ┉┉┉┉┉┉ 唐桂兰,赵淑霞

I8阴道镜检查早期诊断宫颈上皮肉瘤病变的价值 ┉┉┉┉┉┉ 王丽华,应玉萍,陈秀敏 I9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苑中甫,乔玉环

I10电子阴道镜及Reid阴道镜评分在子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陈庆云,卞美璐 I11 1384例CCT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分析 ┉┉┉┉┉┉ 王建捷,冯凌,靳家玉 I12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三日疗法”临床总结 ┉┉┉┉┉┉ 林新生

I13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早期临床特点及处理(附5例临床报告)┉┉┉┉┉┉ 杨清,王玉 I14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变化及意义 ┉┉┉┉┉┉ 李丽娜,张颖,刘冰艳 I15外阴癌中HPV感染与MMP-

9、TIMP-1蛋白表达的关系„„姚济芬,王水英,付晓敏

新世界的妇科腹腔镜手术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00730)

腹腔镜手术作为内镜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外科革命的先锋,它把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是传统的手术技术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光导工艺技术的以及各种能量传导等结合的产物。它是医生视觉和手臂的延伸,它改变了医生的思维观念、技术路线和操作技巧,正逐步成为许多妇科手术治疗的新模式。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广泛、技术发展迅速。有人甚至预言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四分之一过去后,妇科的绝大多数手术都可以通过内镜来完成。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一预言的可实现性,但其趋势是毋庸置疑的。诚然,这种外科革命也必将带来新的问题,正如我们常说的,契机和挑战并存。

一、为微创手术的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

1、从1947年Palmer首次将腹腔镜应用于妇科临床,迄今只有半个多世纪,但腹腔镜检查和手术业已妇科最常规的操作技术之一。这其中可以分以下几个重要里程:上一个世纪50-70年代,主要用于检查,简单的手术操作,如输卵管绝育(电凝环夹)及取卵术等。70年代是一个飞跃,一是手术适应证的扩大,如卵巢囊肿、宫外孕、盆腔炎症、内异症等;二是有专著出版;三是美国成立了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及召开学术会议。这期间,我国也开始了腹腔镜的应用。1989年Reich 首次的腹腔镜子宫切除及Querlen的淋巴清除使妇科腹镜手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于是才有了近十年的迅速发展,才有了Semm的豪言壮语“没有腹腔镜下不能做的手术!”。

现今,腹腔镜手术在以下几方面显示其优点,并得到确认和广泛应用:

1、妇科急腹症——可以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如宫外孕、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和盆腔脓肿以及卵巢囊肿扭转等。早期宫外孕通常可以保留输卵管;破裂的、休克型宫外孕可以在迅速的操作下得以完成。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的实施率是衡量一个单位腹腔镜手术开展程度的指标之一,因为它标志着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概念,也是其普及的尺度的表现(有相当多数的可操作者才能胜任各个时间段的急诊)。

2、妇科良性肿瘤——主要是卵巢单纯囊肿、良性成熟畸胎瘤、卵巢冠囊肿等。腹腔镜手术应该是首选方式,有的医院对此类肿瘤的腹腔镜手术可达90%或100%。

3、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是内异症诊断的金标准,是rAFS分期的依据,是最好的治疗途径。无论是腹腔型或卵巢型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达到减灭病灶、减轻疼痛、改善生育和减少复发的目的。对于阴道——直肠内异症,腹腔镜手术虽然会遇到困难,但可以和阴道手术联合应用,以增加其安全性。重要的是,我们不主张对可疑内异症或附件包块的观察和实验性治疗,因为它可能会贻误病情(如卵巢癌),特别是血清CA125水平较高(>200iu/ml)或影像学检查提示特别者。

4、慢性盆腔疼痛(CPP)——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常见的症状,腹腔镜是明确诊断的最好方法,而且通过镜下处理(如分离粘连、切除病变),80%的CPP可以得到缓解。对于EM引起的CPP,也可以在镜下做子宫骶骨神经横断术(LUNA)或骶前神经切除(LPSN),达到70%以上的缓解率。

5、盆腔炎症性疾病(PID)——PID在20年前曾是腹腔镜检的相对禁忌证,现今认为 无论是急性或慢性PID都可以施行腹腔镜检,达到阻止炎症进展,预防败血症及休克,减少盆腔粘连及CPP、不育的目的。对于盆腔脓肿若引流不彻底,将可长时间拖延疾病,镜下切开引流或附件切除等会改善治疗进程和结果。

二、腔镜手术选择的问题和新领域的开拓

像任何一个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的选择一样,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应该是审慎的。下图表达了一个重要原则,即手术和病人或疾病必须相互完全适合,否则就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应该调整和改变。

选择合适的手术 

不合适 

病人 手 适 合

&

最佳选择

疾病 术

不合适 

选择合适的病人 

这和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是不矛盾的,我们的目的是寻找和实施最适合的手术,而不是追求和炫耀某种技术和器械。

1、子宫切除——这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先前,我们可以通过开腹或

这和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是不矛盾的,我们的目的是寻找和实施最适合的手术,而不是追求和炫耀某种技术和器械。

1、子宫切除——这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先前,我们可以通过开腹或经阴道完成,现在又可以通过腹腔镜施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或辅助下完成的,它不能,也不应该完全取而代之。它们都各具优点和局限性。聪明的医生应该善于扬其利而避其弊,聪明的医生应该善于知已知彼,已者是自已的特长,彼者是病人的情况。如是,选择才是正确的,否则不仅自己会遇到麻烦,病人也会遭遇损害。新近,有人甚至把腹腔镜子宫切

适 合

除术除了TLH(全部腹腔镜子宫切除)和CISH或Semm手术(筋膜内宫颈上子宫切除)以外细分为LAVH和VALH,即前者是在腹腔镜下处理附件、子宫上段或大部分,其余均通过阴道完成,所以称之为腹腔镜辅助的阴道子宫切除;而后者是在腹腔镜下基本完成了所有操作,只是通过阴道穹窿切开、切下子宫而已,故曰阴道辅助下的腹腔镜子宫切除。虽是两个字(L及V)的位置变化,表明了概念的细腻,也说明要根据自己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操作,所谓区别对待。

2、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剔除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若从腹腔镜进行,对其日后健康及分娩都有裨益(如可能再次手术或剖宫产等),但亦应考虑以下问题:⊙一般以单发的、<5cm的肌瘤为最佳适应证;⊙多发,特别是3个以上,或>7cm,或单发>15cm,或位置深入阔韧带,或靠近下段及宫颈肌瘤不适宜腹腔镜下施行;⊙镜下很难检查隐匿于壁间的,或粘膜下的肌瘤,增加遗留及复发的机会;⊙取出剔除的肌瘤也非易事,因有粉碎器而带来方便。否则,要切割成小块——拿出,颇费工夫,或可从切开之穹窿取出;⊙要有熟练的缝合技术,或间断8字缝合,或连续缝合,或内打结,或外打结。相机行事,灵活掌握,要确切止血,消灭死腔;⊙有报告在镜下电凝、激光或冷冻以消解肌瘤的临床价值均尚待验证。

3、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在女性生殖道癌瘤的应用充满希望又兼生异议。应该说,比较有共识的是在I期子宫内膜癌,若子宫切除后,需要清除盆腔淋巴结,则镜下施行此术,简便而安全。对于子宫颈癌,可在镜下作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tes)切除,以提示改作放疗抑或继续完成根治性子宫切除;虽然不乏有技术高超者能在镜下施行,但似乎不宜推广之。倒是对早期浸润癌有一种保留子宫颈根治术(Trachelectomy),其中一个重要步骤是先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若冰冻切片(-)性,再继续以下手术,可以说是腹腔镜的巧用。腹腔镜对卵巢癌的诊断和初步临床分期已得到充分利用,先期化疗者亦应以此为依据,“二探”虽有局限性,但毕竟损伤小,而病人愿意接受。I、Ⅱ期的卵巢似可用腹腔镜手术,但对Ⅲ、Ⅳ期者勉强为之,则不值得推崇。

4、盆腔重建——腹腔镜手术改变了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传统手术方式,可以在镜下施行Burch手术、宫骶韧带折叠缩术、骶前阴道固定术等,这些手术虽能步骤与开腹手术基本相同,但损伤小,恢复快,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有非常好的诊治经验和镜下缝合技术。

5、选择中的医学和人文原则——所谓医学原则是对疾病的诊治策略,即能针对病情给予最适宜的手术;而人文原则是愈更多地考虑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重视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同时注意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并发问题的知情理解。比如,妊娠期的腹腔镜检查和手术,原来被视为禁忌,近年已有报告在妊娠中期施行卵巢囊肿手术,效果亦可。但气腹以至CO2对妊娠的影响等均待观察,其利弊权衡应能得到病家的知情同意。

三、并发症的防治和技术训练与规范化

我们始终强调和牢记,和其他任何手术一样,并发症的防治是不可须臾忽视的。也许,我们不能完全预测和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手术问题,但是减少和避免发生严重的手术伤害却是可能和力争达到的。

非常遗憾和令人警戒的是,一位美国学者报告并预测,腹腔镜手术的并发死亡率是十万分之四,他甚至强调说,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因此,才有所谓“微创”可成“巨创”之说。

因为镜下操作视野会受到限制,器械和能量均可能带来损害,还有(CO2)气腹、体位等对身体的影响。腹腔镜手术是器械依赖性操作,经验和技巧比在其他手术更有决定性作用。

可以根据一个施术者的工作时间表,分列出两种级别的问题:初始阶段,通常发生的是“低级性问题”,如充气不成功造成的皮下气肿,充气针或 Tracar穿刺而发生的损伤、电操作所致烧伤、血管处理不确切而发生出血等。

比较有经验的内镜医师,甚至内镜专家,可能不发生诸如此类的问题,但却可能遭遇“高级性”问题,如解剖宫旁造成的输尿管损伤,清扫淋巴结时发生出血以及严重盆腔粘连手术时可能有肠管或膀胱破损等。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位施术者都有遭遇危险的机会或遭遇不同的危险!为此:

1、每个施术者不仅要注意手术程序和操作本身,也能非常熟悉腹腔镜手术各个环节和仪器、器械特征,明确并发症发生的有关因素。要掌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措施。比如要随时有改为开腹处理出血、损伤等准备等,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产生严重后果。

2、严格操作规范。《中华妇产科杂志》曾于1997年发表了专家组讨论的“两镜”操作规范(草案)、但实施得并不很好,也需要修改和完善。

3、强化技术培训及资格审评、认可制度。应该根据有些国家的手术级别和培训规划,并从我国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培训方法,规划学习曲线,循序渐进。并有审评、考核及资格认可制度,依章办事,安全行医,关爱病人,保护自己。

四、腹腔镜手术的进展与未来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技术推广和应用拓展,以及现代科技的渗入和促进,腹腔镜手术无论从器械革新和技术改进都有了新的发展,微型腹腔镜、无气腹腔镜以及经阴道水腹腔镜等,均出自微创伤、低干扰之目的。各种手术配件器具的精巧使外科医生更加得心应手。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使图像的真实还原及器械的灵活可控,机械手下的腹腔镜手术已经诞生。为了克服镜下的“无触觉”缺陷,也有以手镜联合操作之创举,即以小切口进入一、二手指,在镜下辅助器械操作,应该认为是灵活掌握和合理“武器”的聪明作法,显示一种不拘泥于一种途径及“非得以一种方式干下去”的应变观念。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宽带网络的利用,使远程会诊、手术及示教都得以实现,使腹腔镜手术的勃勃生机和丰富多彩。

作为微创外科,腹腔镜手术肯定会受到医生和病人的青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会日益完善,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经开腹和经阴道手术。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扬长避短。一个医生也该掌握各种手术方式,又善于形成自己的特长。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用一种方式完成所有的妇科疾病的手术;也不能要求每个妇科医生都能用腹腔镜做任何手术。Laparoscopy –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elix Wong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Laparoscopy was recognised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diagnostic procedure which had enjoyed a lot of popularity around the globe.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laparoscopic surgery has further pushed it into an era of huge enthusiasm and support.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has been compared to that of laparotomy.It appears to be as safe as laparotomy and generally has the advantage of shorter hospital stay and earlier return to normal activity.However, the plac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depends on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surgeon’s ability,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n learning the technique, the availability of surgical training, the safety and results of the surgery compared to laparotomy, and cost-effectiveness compared to other surgical techniques.One of the problems holding back the application of endoscopy is the difficulty learning the techniques and in some procedures, the increased time taken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s.The future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depends upon the acceptance and recognition of several of its benefits.Firstly, the economic gain because patients can return to work earlier.Secondly the health care gain as women suffer less pain, less time in hospital, and earlier return home to support the husband and children;and thirdly, possible cost benefits to the government, insurance agencies and inpiduals having such treatment.The cost of laparoscopy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in the future with the increased use of better equipment and reusable instruments.Disposable instruments will become cheaper, and reusable instruments will gradually improve to replace disposable ones.The future will also emphasize time reduction procedures.It will be recognised in the future, that more difficult procedures, such as hysterectomy, severe endometriosis, and pelvic floor repair may best be performed only by the most skilled endoscopists, as the skills take longer to achieve, which will reduce complication rates and the duration of surgery.The speed will improve by utilizing certain surgical techniques e.g.minilaparotomy, combined laparovaginal surgery and use of new instruments which are developed to make suturing easier and vessel ligation more reliable.Staples have been a great advance but their costs have reduced their relevance to many countries.Equipment improvement, such as the harmonic scalpel, LigaSure diathermy device may speed surgery by the absence of smoke and ability to control haemostasis/cut without the risks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or electrothermal injury.In the future, surgery may be performed by combining ultrasonic, magnetic resonance and other imaging with computer controlled instrumentation to perform the surgery.This is still experimental at present, and very expensive.However, it may lead to ‘spin offs’ whereby, e.g.ultrasound may be mounted on the end of a laparoscope to provide 13 views of occult pathology such as ovarian endometriomas, intramural fibroids or adenomyosis.While robotic surgery is being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need for an assistant at surgery, its use would be restricted in countries where assistants are readily available.Eve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xtreme cost makes it less feasible.As technology improves to include voice control of all theatre systems, suction, irrigation, temperature etc.the system may become relevant to operative procedures and be cost effective.Telemedicine using video broadcasting technology from the websites enables doctors to learn laparoscopic surgery at a distant.The author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laparoscopic surgery teaching website where surgery can be learned at any time without the needs of travelling.New technique also allows telesurgery whereby the expert is able to perform the surgery using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generated at the distant site and translated into surgical action by robotics at the operation site.The large expense of these systems has limited telesurgery mostly t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urgeons at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meetings.More limited use exists to talk surgeons through a new or difficult operation where the expert has constant surveillance of the operation.腹腔镜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认识、变化及发展趋势

周应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100034)

从腹腔镜的研制开发发展到技术成熟的今天经历了漫长的一个世纪。1940年以前为诊断性腹腔镜时期,之后进入了治疗性腹腔镜探索期,约半个世纪后腹腔镜手术才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监视器的应用打开了现代腹腔镜手术的大门,至1989年随着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成功实施才真正进入了技术成熟时期,10多年来又经过来众多内镜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实践,腹腔镜手术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与特定历史条件、同时代科技发展及人们的思维观念等有密切的关系。1 对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的认识

可以说,腹腔镜手术是传统手术技术的一场革命,它使用了微创技术,改变了传统手术的入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传统手术相比,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范围应该与传统手术一致。然而,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需使用气腹、需通过仪器和器械进行操作以及手不能触摸等特点,影响一些手术的开展,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至少包括以下疾病。1.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开始腹腔镜仅用于异位症的诊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CO2激光的应用开辟了腹腔镜治疗异位症的新篇章,以后电凝及电切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症的步伐。现在,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公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各期子

[1-3]宫内膜异位症均适合做腹腔镜手术。国外一些腹腔镜手术专家可以做腹腔镜下肠切除术 14 治疗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几乎无禁忌证。国内多数医院腹腔镜技术尚不够娴熟,对巨大卵巢囊肿、估计有广泛肠粘连、需行肠切除术或判定为很复杂的手术仍以开腹手术为宜。1.2 异位妊娠

1977年Bruhat首先报道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目前,输卵管线形切开术(开

[4-5]窗术)已成为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金标准”。腹腔镜手术优点为准确、安全易行、融诊断与治疗为一体,在有条件医院已将其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手术疗法。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但近年来,由于手术技巧的提高及内套圈的应用,国内外已有许多腹腔镜手术成功的报道,因此,对技术熟练者不应再视为禁忌证。

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休克也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认为,在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及良好手术设备的前提下,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者仍可安全地接受腹腔镜手术,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时的臀高头低体位对休克患者有利,加上腹腔镜下能迅速找到出血部位,迅速止血,随后进行自体血回输,从而有效地治疗休克。1.3 卵巢良性肿物

随着内套圈、打结缝合技术、电外科技术和超声刀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卵巢良性肿物的适应证。腹腔镜手术时,人们最担心的是卵巢肿物是否为恶性,因为手术中肿物可能破裂,内容物会进入盆腔甚至腹腔,如果是恶性,至少在理论上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幸好,腹腔镜手术遇到恶性肿瘤并不多见。从目前有限的资料来看,术中恶性肿瘤破裂是否影响患者预后,导致死亡率上升尚缺乏临床证据,但因病例数较少,不足以下结论。恶性肿物术中破裂时往往会用大量生理盐水等冲洗腹腔,或术毕腹腔内留置抗癌药物等,均可能减少了癌细胞种植的机会。因为早期(无转移)卵巢癌不是腹腔镜诊断的适应证,故应强调术前常规

[6-7]超声检查(尤其是阴道超声检查)和肿瘤标记物测定等,结合患者年龄帮助了解肿物性质。对40岁以上的高危患者建议做患侧附件切除术,以减少剥破恶性肿瘤的可能。

畸胎瘤是否适合做腹腔镜手术曾一度有争议。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时常常破裂,其内容物有污染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的危险。然而,十多年来的观察表明,只要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术后发生化学性腹膜炎者罕见。加上畸胎瘤恶变可能性仅约2%。因此,现在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畸胎瘤安全、可行。医生应不断提高肿瘤剥除的技巧、掌握标本取出的技巧,尽可能避免肿物破裂污染盆、腹腔。1.4 子宫肌瘤

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子宫时行保守性手术,适合于带蒂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及突向浆膜下的肌壁间肌瘤,但肌瘤直径不宜过大(直径< 8~10cm),数量不宜超过2~3个;黏膜下肌瘤则以宫腔镜手术为宜。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子宫切除术。

对肌壁间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至今仍有争议。反对者认为腹腔镜做此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缝合可能有缺陷,还可能剔除不干净。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发现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时间长、出血少、恢复快,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相似。我们认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术者应量力而行,不要勉强。近年来,有报道使用耻骨联合上腹部小切口(针对子宫前壁或宫底肌瘤)或阴道后穹窿切开(针对子宫后壁下段肌瘤)辅助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扩宽了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

腹腔镜是否适合做子宫切除术曾有很大争议。然而,10多年来经过国内外许多医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现已得到肯定,而且在许多医院正在逐步取代开腹手术。根据术者的能力及爱好可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或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子宫大小在孕14周~16周以下者。1.5盆腔炎

以往认为急性盆腔炎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主要是担心腹腔镜手术时的臀高头低位可能引起炎症扩散。经过数年来的临床实践,现在已不再将急性盆腔炎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

[8]忌证,相反可以作为适应证。因为腹腔镜不但可以及时明确诊断,同时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分离粘连、冲洗炎症部位、行脓肿切开引流,配合抗生素应用加快炎症消退过程,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急性炎症期的组织充血、水肿,粘连常常疏松,易于分离,但需注意慢性脓肿常形成致密粘连,手术难度和损伤的风险增加,手术时需十分小心。1.6 不孕症

一直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90年代以前,腹腔镜主要作为诊断,以后在诊断同时往往进行治疗,因为多数患者有异常发现。近年来,经阴道水腹腔镜技术(THL)已悄然兴起。THL是基于后陷凹镜的原理,但使用的扩充介质是温盐水而不是气体,类似于子宫镜检查,手术时间平均仅8分钟,成功率为95%,和腹腔镜诊断的符合率高达81.8%。国外已有十多篇报道使用该技术诊断不孕症,对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有无粘连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子宫输卵管

[9-10]碘油造影,有作者认为对无明显原因的不孕患者40%以上行THL诊断已足够,估计THL会逐步取代诊断性腹腔镜,还可能会取代部分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1.7 急、慢性盆腔痛

对急腹症以往腹腔镜主要作为诊断,发现问题后即刻开腹治疗。90年代以后,在明确诊断同时可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已成为许多医院诊治急腹症不可缺少的得力工具。慢性盆腔痛也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约1/3可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1/3有盆腔粘连等其他异常,其余1/3盆腔大致正常。腹腔镜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术后多数腹痛减轻或消失,但确有部分患者持续疼痛,腹腔镜治疗无效。1.8 生殖道畸形

以往诊治子宫畸形以宫腔镜手术为主,然而,诊断可能不全或不确切,还容易遗漏盆腔异常,若行宫腔镜手术还有子宫穿孔、损伤周围脏器的可能。现在,有资料表明,对有子宫

[11]者,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生殖道畸形效率高、安全系数大,值得推广。我们最近对3例先天性无阴道者还开展了腹腔镜辅助腹膜法阴道成型术,均获得成功。1.9 宫腔镜子宫手术的监测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深入开展,宫腔镜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子宫穿孔等风险亦随着增加。国外一些学者喜欢在腹腔镜的监视和指导下做一些难度较大的宫腔镜手术,比如子宫纵隔切除术,较大的肌壁间突向黏膜下肌瘤的切除术等。1.10 早期内生殖器恶性肿瘤

以往认为生殖器恶性肿瘤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因为腹腔镜手术难度大、损伤风险高、手术时间长,CO2气腹还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然而,随着术者技术的熟练、手术方法的改进、新设备(如超声刀)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步入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生殖器恶性肿瘤的行列。目前,估计我国已有近十家医院开始了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和子宫根治术。不过,腹腔镜治疗生殖器恶性肿瘤还限于早期病例,如早期子宫内膜癌、早期宫颈癌和早期卵巢癌等,手术范围同开腹手术。从目前有限的资料看来,对技术熟练者来说,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虽长一些,但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近期[12]疗效相似。但因病例数较少,确切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2 对腹腔镜手术禁忌证的认识

随着腹腔镜设备不断完善和手术技巧日趋熟练,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越来越少。刘彦 [13]编著的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1999年)中列出的绝对禁忌证为:①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患不能耐受麻醉;②严重心律失常,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③血液动力学改变;④败血症。相对禁忌证为:①神经系统疾病;②血液凝固障碍;③腹部肿块上界超过脐水平;④妊娠超过4个月;⑤腹壁疝、膈疝;⑥肠梗阻;⑦过于肥胖;⑧多次腹部手术史等。夏恩兰和 李自新主编的妇科内镜学(2001年)一书中还将“缺乏经验的手术者”作为腹腔镜手术的绝[14]对禁忌证。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于1997年发表的妇科内镜操作规范(草稿)中还认为过度肥胖

[15]或过度消瘦、局限性腹膜炎及年龄大于60岁等亦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但Nezhat [3]等(2000年)认为,妊娠、肥胖、重度腹腔粘连、既往开腹手术史、腹腔癌肿、腹疝、低血容量休克及肠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等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确实,这些所谓的禁忌证尤其是相对禁忌证如中期妊娠、过度肥胖、腹壁疝、多次腹部手术史及老龄在许多医院已不再作为手术禁忌证。随着内镜医生技巧的熟练、麻醉技术的提高以及无气腹腹腔镜的应用,高龄患者也完全可能顺利接受手术,我们曾给3例心肺功能良好的高龄妇女(72岁~78岁)成功地作了腹腔镜下一侧附件切除术。3 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的变化趋势

随着内镜医生的不懈努力、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及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相信腹腔镜能完成的手术种类也越来越多,手术的适应证必将越来越宽,禁忌证将越来越少。现在认为是手术禁忌证的疾病,可能会逐渐列入相对禁忌证的范畴,而现在认为是相对禁忌证的可能会逐渐成为适应证,这样逐步取代开腹手术,最终绝大多数盆腔手术可通过内镜等微创技术完成。

参考文献

1.冷金花,朗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53 2.周应芳,崔恒,乔杰,等.应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中国妇产科临床,2001,2(2):68—71 3.崔恒, 王秋生主译.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第2版).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5 4.Pouly JL.Strategy for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conservative treatment.In Endoscopic Surgery For Gynecologists, edited by Sutton C,Diamond MP.WS Saunders Company Ltd.Second edition, London,1998:150-158 5.岳晓燕,周应芳.输卵管妊娠治疗现状与趋势.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3):149-151 6.Audebert AJM.Laparoscopic ovarian surgery and ovarian tortion.In Endoscopic Surgery For Gynecologists, edited by Sutton C,Diamond MP.WS Saunders Company Ltd.Second edition, London,1998:150-158 7.崔恒, 王秋生主译.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第2版).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115 8.刘国礼主编.现代微创外科学.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北京,P717-718.9.Dechaud H, Ali Ahmed SA, Aligier N, et al.Does 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 render standard diagnostic laparoscopy obsolete for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investigation?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1,94(1):97-102 10.Moore ML, Cohen M, Liu GY.Experience with 109 cases of 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 2003,10(2):282-285 11.段华,夏恩兰,王岚,等.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235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6):342-345 12.李光仪,陈诗露,王刚等.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63例临床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2):105-106 13.刘彦 著.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7 1999:P126-131 14.夏恩兰,李自新主编.妇科内镜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8-330 15.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妇科内镜操作规范(草稿).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5):267-27

内窥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

姚书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广州 510080

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组成,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子宫肌瘤是否引起临床症状和接受治疗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及患者对生育情况的要求。子宫肌瘤的类型及内窥镜手术方式的选择

根据子宫肌瘤发生在子宫上的位置,子宫肌瘤主要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不同部位的子宫肌瘤引起的临床症状完全不同。子宫肌瘤可为单个,但多数为多个肌瘤同时存在,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浆膜下肌瘤指子宫肌瘤向子宫表面生长,肌瘤表面仅覆盖少许子宫肌层。浆膜下肌瘤有两种特殊的类型,分别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和阔韧带内肌瘤。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其蒂部常有明显的血管为肌瘤供血。浆膜下肌瘤是最适合作腹腔镜手术的一类肌瘤。

肌壁间肌瘤指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周围有正常的肌层包绕,肌瘤与肌壁间界限清楚,常将围绕肌瘤被挤压的子宫肌壁称为假包膜。壁间肌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可分别向子宫表面或子宫腔突出,形成壁间外突型(浆膜下)或壁间内突型(粘膜下)子宫肌瘤。

以上两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均适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

粘膜下肌瘤指子宫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大部分或全部突出于子宫腔,表面覆以子宫内膜。此类子宫肌瘤不适合用腹腔镜手术,常通过宫腔镜手术将肌瘤切除。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以及肌瘤与子宫腔的关系,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适合作内窥镜下肌瘤剔出术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双合诊检查。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有盆腔肿块、月经过多、盆腔疼痛、不孕和反复流产。双合诊可了解子宫大小及形状,初步判断子宫肌瘤的情况。通过超声波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波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一般来说,超声波检查已能够满足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并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核磁共振(MRI)也能清楚地显示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在判断肌瘤是否有蒂方面比超声波更加准确,然而由于MRI价格昂贵且使用有限,因而没有必要常规使用这一方法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检查。尽管影像

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

第一篇: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论文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汇编 中华医学会 ...
点击下载
分享: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